2-32 军情急变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江山纵横!
二十万大军齐聚襄阳,经过10天的整编之后,原有的编制已经被完全打散。这是赵维便宜行事的特权,谁都没法反对。
这10天的时间里,对当面蒙军的侦察一刻也没有松懈,主要由忠义社承担。忽必烈也发现,最近在蒙古国境内,巡逻的人马与宋军探马遭遇的频次明显增加了不少,于是命史天泽探查襄阳方向是否有异动。
史天泽手下细作向他报告了襄阳集结大批军队,以及赵维受命行军大元帅的情况,令他倒吸了一口冷气,若是其它的将领也就罢了,主动进攻的可能性不太大,忽必烈的空城计还能坚持到兀良合台那边动手,但是南宋的这个太子赵维,区区几百人就敢袭击几千人的蒙军辎重队,给人一种莽撞、愣头青的感觉,可以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可靠着火药和袭击,他的人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逆袭,似乎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冲动的粗浅之人……
赵维的战术风格,对蒙古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忽必烈和大汗蒙哥制定佯攻襄阳的决策的时候,什么都算到了,唯独没算到赵维,这就使忽必烈唱的这出空城计出现了巨大的漏洞,南阳、信阳甚至洛阳、汴梁都处于危险之中,要是赵维效仿16年前的孟珙“端平入洛”,大汗面前谁也不好交代……
随着前方传回来的敌军部署情况越来越完善,黄蓁开始产生了疑惑,忽必烈麾下的人马数目有诈,虽然他们大营里每天的炊烟不少,可是忠义社发现,从河南府(洛阳)往大胜关方向运送的粮草数目少得有点多,炊烟能造假,这粮草的消耗却造不了假,而且忠义社的探马还发现,蒙军在邓州、唐州等地的巡逻和警戒十分松懈,完全没有大战的样子,忠义社探马甚至可以几十上百人成群结队地穿过各交通要道的蒙军防线。
黄蓁将这些情况跟赵维、郭骥、冯晟说过之后,他们都觉得十分可疑。
冯晟皱着眉头说:“我也觉得情况不太正常,咱们在襄阳大规模地整编军队,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露,这时候如果蒙古进攻大胜关,势必会给襄阳带来一定的混乱,可忽必烈的人马却待在大营里一动不动,连一点骚扰的意思都没有,这不太像忽必烈和史天泽的风格,蒙古二十万大军,完全可以做到轮番进攻和休整,战事不应该出现这么长时间的空闲。”
“你说到这个我也想起来了。”郭骥说,“那天晚上袭击蒙古大营的时候,我就觉得蒙古人的抵抗力量太弱了,好歹20万大军,按理说作为直面大胜关的南大营,兵力没有10万也该有8万,但是根据整个战斗的过程来看,他们最多3万人,自始至终都是混乱不堪,我们的四千骑兵伤亡不过一百多人,远低于我战前的估计。”
“冯叔,你和郭叔的意思是……忽必烈跟我们使诈?”
冯晟说:“很有这个可能,尤其是这个粮草,如果忠义社的消息准确,忽必烈的二十万大军,每天只消耗7万多斤粮草,平摊下来一个人半斤都没有,这还没算战马的消耗,要知道,一匹马每天消耗的粮草是一个士兵的8倍,就这点粮草,二十多万人马,早该饿死一大半了。”
黄蓁沉默了很长时间,突然说道:“我们还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怯薛军的统帅兀良合台去哪儿了?”
所有人听她一说顿时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对啊,好像很长时间都没听说过兀良合台的行踪了,当初是由兀良合台的怯薛军带着火炮攻打大胜关,这怎么忽必烈来了,怯薛军统帅却销声匿迹了?
冯晟问:“兀良合台是什么时候开始,从咱们的视线中消失的?”
郭骥仔细想了许久,说:“至少一个月了!”
“殿下,我有一个很不好的预感,但是具体怎么回事说不清楚。”冯晟说,“我建议,动用一切的关系,调查一下蒙军粮草的详细数目和去向,汴梁是蒙古的一个粮仓,我建议至少要查清楚从汴梁运出来的粮草,究竟都去了哪里?”
“这……没问题。”黄蓁说。
“一定要快!殿下,你询问一下探事司那边,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可以。”
……
没等忠义社查明情况,枢密使余玠就从成都发来了急信,信中说,蒙古汉将汪德臣3个月前整修沔州城防,现已基本完成,并且设了官署,与剑门关的宋军对峙,10日前,汪德臣领5万骑兵借道忒剌(松潘),强攻雅州(今四川雅安)。成都府路当下兵力不足,能够快速集结和调动的骑兵也全部支援了襄阳,所以,他已经准备弃守雅州,收缩防御至嘉定府(今四川乐山),并且余玠得到消息,除了汪德臣之外,蒙古军另有大批人马和粮草辎重经过松潘向西而去,其中就有兀良合台怯薛军的旗帜!
“忒剌往西?冯叔,忒剌往西走,有什么可以行军的道路和城池吗?”赵维读完了余玠的信之后,问冯晟。
冯晟思考再三,摇了摇头,一旁的李曾伯却回答说:“忒剌的西边……有茶马道,这条路连接吐蕃、大理和大宋,茶叶、马匹和丝绸都经过此路进行运输和交易,自唐代起,这条道就常年都有商帮马队经过,大军行进也没什么问题,只不过现如今蒙古人控制了吐蕃,大宋和吐蕃之间的茶马交易几乎绝迹,这条道也基本没什么马队了。”
“茶马道!”赵维心里一惊,立刻翻开一张大宋全国及周边的地图,找到了松潘的位置,“蒙古这是要对大理动手了!”
“啊?”冯晟、李曾伯和郭骥都是大吃一惊,连忙凑过来,赵维已经用一支炭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线,从蒙古的京兆府(今西安),经过沔州、忒剌,沿着茶马道一路向南,经李塘(理塘)、稻坝(稻城)到大理国的旦当岭(中甸),越过旦当岭之后,一条路线直指三赕(丽江),攻取此地后,再南下,就是大理城的门户龙首关了。
“兀良合台如此不远千里绕行茶马道,还翻越旦当岭,还有足够的力气攻破三赕吗?”冯晟问道,郭骥和李曾伯想了想都摇摇头,就算蒙古军再骁勇,经高原和山地长途跋涉上千里,也是强弩之末了。
但是赵维立刻又画了另一条线,从忒剌南下,经茂州(茂汶),到成都府路的雅州,冯晟和李曾伯都发出“咦”的声音。画到这里,赵维停了一会儿。
冯晟从赵维的手里接过炭笔,说:“如果进攻雅州的这一支人马,是进攻大理的另一路,那他们应该走这条路线……”说着,他手中的笔从雅州开始,经过黎州满陀城(汉源),指向大理国的建昌府(西昌),但是到了这里,他也停住了。
黄蓁这时候说:“建昌府这里,分兵两路,一路往西,走罗共赕(宁蒗),另一路往南,攻下会川再西进,三路军队共同进攻三赕!”
这两笔画出来之后,大家都点了点头,赵维说:“我就说嘛,在没有拿下成都的情况下,忽必烈怎么会急着打襄阳,这招声东击西,手笔可够大的,动用20万大军,只为了佯攻大胜关。”
“不幸的是,我们终究还是中计了。”李曾伯苦笑着摇摇头,“忽必烈想要调动的其实就是余枢密手下的这1万骑兵,这支骑兵调到襄阳来,四川地区再无可以大范围运动的兵力,只能凭着嘉定府、兴元府和剑门关几个要地防守,没有力量截断蒙古进攻大理的东边两路人马。”
“还不止!”赵维说道,“雅州失守,余枢密要承担失地之责,本来余枢密在朝中就有不少的敌人,如今他的境况更加艰难,一旦朝廷问罪于他,整个四川的屯驻军失去统一指挥,成都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全线崩溃,这恐怕才是蒙古人的最终目的,铁木真的后代,窝阔台、拖雷、贵由、蒙哥、忽必烈,这些人无时无刻不想着亡我大宋。就连进攻大理,也是为了包抄大宋的后路,你们看,如果大理覆灭,我大宋的周围,北边、西边、西南边,全都成了蒙古国的国土,唯一剩下与大宋接壤的安南陈国(越陈朝),陈太宗陈煚肯定选择倒向蒙古以求自保,蒙古就对大宋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李曾伯急切地说:“殿下,若是如此,大理与大宋可就是唇亡齿寒,余枢密那边无论如何也要守住雅州,否则,大宋可就陷入绝地了。”
“没用的!”黄蓁叹了口气说,“余枢密手下的兵力捉襟见肘,别说他了,就是整个大宋,在兵力上都处于很大的劣势,坚守四川尚且困难,根本无暇顾及大理的存亡。大理覆灭,包围圈的形成,是早晚的事。”
冯晟想了许久,说:“我们虽然阻止不了大理的灭亡,但是可以迟滞蒙古军的进程。如今我们已经确认兀良合台的人马已经走晏当路去了,晏当路虽然可以供大军行进,但是这么长的距离,蒙军的粮草补给需要依赖沿途的吐蕃各部,以吐蕃诸部的实力,最多满足三四万骑兵的需求,所以主力大军还是要通过雅州,各位有没有想过,这两路大军的兵力和将领从哪里来?”
赵维说:“这种开疆拓土的大功,忽必烈没理由不参与,蒙哥也不可能将这么大的功劳交给汉人主帅,兀良合台是西路军,汪德臣又要伺机攻取四川,东边的两路军里,必有一路是忽必烈为主帅,另一路可能是阿里不哥,也有可能是其他的蒙古宗室贵族。”
“没错。”冯晟说,“现在蒙古国远征大理的兵力还没有就位,忽必烈还在大胜关外面,如今襄阳有20万大军……”
赵维点点头:“我明白了,难怪从洛阳来的粮草每天只消耗七八万斤,难怪我带义军去偷袭他的粮草,从大胜关到墨斗关一路都畅通无阻,忽必烈现在手里根本没多少人马,就算加上史天泽常年驻扎邓州和唐州的人马,撑死了不过六七万。我们现在兵力占优,又有火炮的支援,如果出关包围忽必烈,甚至进攻邓州,一定能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