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新火药、新火炮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江山纵横!
忽必烈终究没有足够的兵力四处搜寻赵维的人马,只是派了1万人马守住大胜关附近。
大胜关自然是走不通,却不妨碍他绕道墨斗关回到大宋,而且从大胜关到墨斗关,一百多里的路程,两天的时间,他没有遇到过任何追兵,这一点赵维也有些奇怪,按理说忽必烈手里20万大军,没理由被他一顿手雷吓破了胆。
本来赵维都考虑过如果再遇上追兵,他是不是该把所有的骡子全部放走吸引敌人,然后率军徒步穿越山林回襄阳?或者主动找一支人数少的敌军,干掉之后换上他们的军服和铠甲,蒙混过关?抑或是化整为零、昼伏夜行?想了这么多,最后一个方案都没用上,他手下剩余的300多号人和400多骡子安然无恙地抵达了墨斗关……
当赵维回到襄阳城的时候,却看到冯晟、贾似道、李曾伯等人在城门等候。
贾似道站在头里,赵维从骡子上下来,走上前,问:“贾参政、冯将军,你们怎么来襄阳了?”
贾似道作了个揖,随后从袖中取出一份赤黄色的卷轴说:“殿下,臣奉官家上谕,任荆北路宣抚副使、监军,并且向荆湖北路各级官员下传圣谕。殿下,请接旨罢!”
他手里那赤黄色的卷轴正是理宗皇帝赵昀颁下的圣旨,按照大宋的规制,即使在大朝上朝见皇帝,也无须跪拜,唯独迎接圣旨的时候,任何人都必须跪拜听候。赵维也不例外,虽然来到大宋,他还从来没对父母之外的人行过跪拜大礼,如今要跪贾似道,总觉得别扭,但是规矩终究是规矩,还是得遵守。
赵维仅仅迟疑了一下,就立即伏拜:“太子赵维接旨!”
“大宋皇帝诏曰:(每个朝代的圣旨有不同的抬头,比如唐初的圣旨抬头就是‘门下天下之本’,而后世为人熟知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8个字是朱元璋标榜自己功绩,才开始使用的,宋朝的圣旨抬头就很简单:大宋皇帝诏曰)”贾似道打开圣旨,念道,“蒙古蛮夷,奸猾狡诈,背弃盟约,贪得无厌,犯我大宋疆土……合江南、两浙、成都、夔州及禁军共10万,防守襄阳,抵御外侮,加太子赵维荆湖北路宣抚使,并荆北军行军大元帅,于襄阳战事便宜行事,所致之处,如朕躬亲。钦此——”
“赵维领旨谢恩!”赵维从贾似道手中接过圣旨,站起来,问冯晟,“冯叔,贾参政来襄阳是出任监军,您不远千里来这儿,不会把禁军交给我就回去了吧?”
“当然不是。”冯晟呵呵一笑,“末将受命行营参议兼督粮官。”
“参议?那可太好了,虽然父亲对我很是偏爱,让我做这大元帅,可是我自己有多少能耐我自己还是清楚的,冯叔,这一仗您可得好好替我出出主意啊。”
“殿下尽可放心。”
贾似道在一旁说道:“太子殿下过谦了吧?臣听闻,殿下数日前奇兵突袭了忽必烈的粮草和火药,这等气魄和胆识,可谓少年英才。”
赵维并不接贾似道的话,只是问道:“圣旨中说本宫在荆北路可便宜行事,不知是否包括官员和将领的任免?”
“吏部和枢密院公文中,明确指定制置使李曾伯为行军副帅,襄阳防御使郭骥为前军都统制,鄂州防御使吕文德为中军都统制,其余的并未明确指定,太子殿下可自行决定。”贾似道回答。
“哦?”赵维没想到朝廷还指定了前军和中军的统帅,“既然如此,那咱们就遵照圣旨行事,可是如果之后有人作战不力……”
冯晟立刻说道:“如果有人不遵军令,或者借故推脱、作战不力,理当军法从事,殿下便宜行事之权,就该用到实处了。”
贾似道心里猛然一惊,突然觉得冯晟和赵维两人一唱一和,矛头似乎指向了自己:“这……殿下、冯参议,如此恐怕不合规制吧?”
“兵法云:将在外,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再说了,父亲允我便宜行事,贾参政,您说哪里不合规制了?”赵维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贾似道说,“就像前任襄阳知府和团练使,隐瞒厢军常年缺员之事实,贪墨银钱,甚至行贿朝廷大员,欺上瞒下!这类人,贾参政,您说……在不在本帅便宜行事的职权内呢?”
听到“行贿朝廷大员”这句话,贾似道顿时冷汗直冒,他曾经担任荆湖北路制置使,任上的时候,那襄阳知府没少往他这里“疏通关系”,难道这厮把他给供出来了?不对啊,太子和李曾伯联名给大理寺和刑部的公文中,只申明了襄阳知府贪墨厢军空饷,以及巨额资产来源不明,按理说,太子年少气盛,真要查出了什么肯定是满朝风雨,而现在看赵维的神色,贾似道有些摸不准。
惊恐归惊恐,多年来混迹官场,贾似道已经达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凭着多年的经验,贾似道觉得,太子应该是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故意跟他讨论便宜行事的职权范围,可能是一种政治交换吧?于是他说:“此贼罪大恶极,按律当诛,无可辩驳,殿下蒙圣谕,拥便宜行事之权,若是有人触犯律法,危害社稷,自是在殿下职权处置内。”
赵维脸上浮现一丝神秘的微笑,对贾似道点头说道:“监军所言,本帅深以为意!”随后便和冯晟进了城,留下一头冷汗的贾似道跟在后面。
……
“没想到,贾似道刚到襄阳就让你给来一个下马威。”听说赵维和贾似道在襄阳城门口的交锋,郭骥便乐得哈哈大笑,但是随即又有些担忧,“可是殿下,大军刚刚集结,主帅和监军就不和,会不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战事?”
“骥哥哥,我想你是多虑了。”黄蓁说,“兵家大忌是将帅不和,又不是监帅不和,贾似道区区一个监军,从二品参知政事,按理不能干涉军事指挥,就算给官家的奏疏中,造谣污蔑太子又能怎样?官家的亲儿子,只要大事上没有问题,有点错误又能如何?大不了回去,当爹的数落几句,谨以为戒罢了。”
“可万一这贾似道在给朝廷的文书中,恶意中伤前线将领,殿下也不好做啊。”
“郭兄,维儿既然敢正面威胁贾似道,那肯定是有底气的,拿住了贾似道的七寸,姓贾的不敢轻举妄动。”冯晟说着,看向赵维。
赵维笑了笑,说:“其实也没多少底气,就是从襄阳知府的嘴里抠出了点巨额不明资产的去向。而且在襄阳,民间有忠义社,官府中又有探事司,就算是阴招,贾似道也玩不过我们。”
此言一出,郭骥、黄蓁和冯晟会心地笑了。
太祖赵匡胤设立大宋的监军制度,本意是更好地向各路将领传达朝廷的决策,并且对主帅形成监督,但是落到坑爹的太宗赵光义手里,监军的权力就被放大了不少,甚至有些胆小怕事的将领对监军言听计从,监军俨然成了实际上的主帅,如此外行指导内行打仗,一个青铜指挥一群王者,能赢就见鬼了!而且之后大宋的历代皇帝,都是这样,没一个有太祖那样的头脑。所以,赵维现在是主帅,他就必须把朝廷指派给自己的这个监军给压住,况且,像贾似道这样的,军事素养无限接近于零,就决不能让他搞事情!
各路屯驻军奉旨增援襄阳的人马已经全部抵达,余玠从成都府和夔州两路给赵维派来了3万人马,其中包括王惟忠率领的1万具装骑兵,这是整个四川地区全部的骑兵力量,禁军的1万人马之中,有两千骑兵,另有从江南和两浙四路屯驻军里调来的四千骑兵,再加上襄阳剩余的4000骑兵,赵维手里总共拥有了两万骑兵部队。
所有的骑兵被赵维全部整合到一起,成为直接听命于行营的骑军,由王惟忠任骑军都统制,郭骥的副将朱奎任骑军副都统制。
荆湖北路原有的8万屯驻军,在两个月的战斗中,总共伤亡了近5万人,轻伤员恢复之后,又从剩余的5万厢军里面选了3万人补充进入屯驻军(另外的2万人因为老弱、训练效果差的原因直接被解散),使得荆北路本路正规军也有实实在在的10万之众,加上其它路的10万屯驻军,现在在襄阳的大宋军队,总共是20万,从兵力上来说,已经和忽必烈的力量平齐!
禁军的部队除了两千骑兵之外,其余还有3000炮兵,配备了军器监最新改进的五公斤炮100门。禁军驻扎在临安,军器监生产的火炮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冯晟是个很有远见的武官,从第一门五公斤炮列装禁军开始,他就专门在禁军中成立了炮兵队,而且他也很擅长数学计算,半年的训练之后,总人数不到3万人的禁军拥有了3000名优秀的炮兵,可以说,这是整个大宋火力最强大的一支部队。
他们从临安带来的火炮是军器监最新改进的五公斤炮,赵维缴获了两门蒙古人的火炮,送到了临安,军器大匠秦九韶带着人在测试的时候,直接用了2公斤的甲药,20度仰角下,把15斤重的弹丸打到了1200-1300米之间才第一次触地,对比最初型号的五公斤炮,蒙古火炮的射程把官家给吓住了,在秦九韶向官家保证能够造出射程更远的火炮之后,赵昀也不管朝廷里有些人的反对,直接下旨户部拨款……有了拨款之后,军器监没花多长时间就拿出了成绩:新火炮的口径和炮弹重量没变,但是身管加长了40厘米,壁厚增加20毫米,总重增加90公斤,标准装药量从1.5公斤增加到了2公斤,使用最新的“甲改”颗粒火药,15度仰角下,弹丸一次触地距离可以超过1500米!
这种代号为“甲改”的颗粒火药,是天机院最新的成果,由于军器监几乎承担了全国的甲药供应,所以从临安往各路军器司和屯驻军运送火药就成了常事,长途运输的颠簸,或者长时间的储存,使得原本混合均匀的甲药粉末逐渐分层,实际爆炸力难以达到出厂的水平。这个问题在旧火药上也存在,只是旧火药本身比例就不完美,分层的毛病对爆炸力的影响不明显,而甲药的配比恰到好处,一旦火药的各成分出现分层,对爆炸力的影响就大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风扬(已从军器监转隶天机院)提出,用1份浆糊混合9份的清水,将粉末状的甲药调为泥状,然后自然风干。风干后的甲药呈很大的块状,压碎后经过筛选,选用米粒大小的火药味为成品,没有通过筛网的大颗粒继续破碎,直到大小符合为止……如此得到的甲药,呈大小均匀的颗粒状,不仅固化了火药中比重不同的3种主要成分,使之不再分层,还因为调泥用的浆糊里面主要含淀粉的成分,风干后的甲改火药里面就包含了少量的淀粉,颗粒火药中的间隙就有一定量的空气,这样在火药爆炸的时候,淀粉同样会燃烧和爆炸(参照面粉爆炸原理),结果就是增加了火药的爆炸威力,所以同等重量的甲药和甲改药,后者的威力大概比前者增加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