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 第59章 哈十三雄的六个儿子

第59章 哈十三雄的六个儿子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谁是僰王后裔,是孙老仙儿必须找到的答案,数百年过去,身负使命的僰人子弟,如果要成功兴复僰王国,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从个人来讲,这也是孙老仙儿必须知道的答案,以他目前所知的情况,他或许是大祭司哈密嗤的后人,或是僰王后裔,难以确定。

“老族长不必过谦,即便你是僰王后裔,如今天下,也不是朱明王朝了,也没什么危险!”孙老仙儿忍不住,还是想追问下去。

“非是过谦,一者是年代久远,僰王有没有后裔,后裔是哪一个,谁说得清呢?二者在下祖上家谱记载是一位叫哈十三雄的老人。至于其他,就不得而知了。”老族长诚恳地说。

孙老仙儿明白了,老族长确实不是僰王后裔,可这哈十三雄又是什么人物?会不会是僰王化名?如果没有僰王后裔,那么孙家应该就是唯一承受僰王国兴复使命的继承人,反而少了枝节。

“老族长不避嫌疑,推心置腹,老朽感佩。此村堡垒设计,有王者之气,看来,贵祖上不是僰王,也是僰王国的将帅之流。”孙老仙儿推测着,对老族长分析道:“老族长说到贵族谱,可否让老朽一观?”

“这,族谱确是本族根本,一般不与外人看。既然老先生为鄙族生存发展而来,看看也无妨。”老族长沉吟片刻,决定让孙老仙儿看看族谱,觉得一本古书,看看又有何妨。又接着说:“老先生一定为我族兴衰存亡,做一个长远指点,鄙族人都会感戴恩德。”

“那是自然,当年的僰王国名震湘西川南,千年以降,均有实力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实属不凡。如今得遇贵族,幸甚。老朽一定竭尽绵薄,为贵族兴盛出谋划策。”孙老仙儿诚恳地承诺到。

老族长很是满意,带着孙老仙儿,下了角楼,向二进院东偏方走去。

老族长来到东厢房,在东厢房会客厅,请孙老仙儿等候。自己一人进入小北房。北房别有洞天,进去后,外面是半间,中间隔个山水屏风,屏风后又有小门,一间小房,房内供奉着祖先牌位,中间最大一个,赫然是哈十三雄之灵位。老族长对祖先牌位焚香礼拜后,将供桌上的一个古香古色的木盒取下。捧着来到外间。

孙老仙儿见了这木盒,没什么奇怪之处,年代久远,包浆古旧,其他没什么。老族长将木盒打开,里面是厚厚的三本家谱。孙老仙儿懂得规矩,不敢贸然触碰,而是出了房,找了清水净了净手,才回座。

老族长小心翼翼地取出第一本,封面写着《何氏家谱》,装帧与孙老仙儿家传的一模一样。孙老仙儿心里一震,但他不动声色,故意眯缝着眼睛,其实眼瞅像闪电一样,紧紧地盯着家谱。老族长轻轻翻开家谱,最上面的家谱还显新些,是最近一次修订的家谱。老族长取出来,让孙老仙儿看,孙老仙儿对这个肯定没啥兴趣,第三本家谱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他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认真地翻阅家谱。这本家谱最新的部分二十年前续订的,一般一个家族二三十年都会续订一次,以记录最新的子孙繁衍。这本家谱序言,从续修情况说起,并没有牵涉祖源等重要内容。孙老仙儿翻了翻,拣好听话儿,大赞何氏家族人丁兴旺,眼看着新增人丁逐代增多,令人佩服。

这些客套话,说起来没有意义,听的人却喜欢听,也是人之常情。

第二本,最早的记录已经到大明崇祯年间了,这本书与众不同的是,增开了六条分支,是六个不同的分支家族共同续订,合并到何家庄总家谱中,第二本序言也说的清楚。明崇祯年间,川南一带有六大家族长老追根溯源,认定有共同祖源,但姓氏各不相同,分别为何、周、李、林、刘、秦,六大汉姓,当时大明江山已经乱成一锅粥,张献忠占领成都,明朝廷势力衰弱,眼看着大明江山即将易主。六大家族族长分别联络聚义,完成合谱。原来,六大家族始祖皆为哈十三雄,分别为哈十三雄六个儿子各立村寨,繁衍生息。这个祖源考证,就在这最初的家谱中,六族家谱序言完全为同一篇,这也是六姓同祖证据之一,其二,共同尊奉哈十三雄为始祖。

关于为什么六子六姓分寨呢,这就有关僰王国灭亡历史了,家谱记载,王国灭亡之时,朝廷对僰人进行了灭族式屠杀,这场屠杀给僰人造成极为震撼的心理压力,而且,之后川南一带势力最大的是僰人叛徒哈苟的后裔,作为川南大土司,对非其族人,采取收编或镇压两种手段,顺其者昌逆之者亡。六姓始祖哈十三雄只好隐姓埋名,混迹于明朝军队中,差不多二十多年,一切平静下来,哈十三雄才回归九丝山,触目之下,王国已成废墟,僰人或归于哈苟部族,与朝廷沆瀣一气,或散落各处。哈十三雄为了僰人未来,在九丝城山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辟一处村寨,繁衍生息,就是核心的何家村,又将六个儿子分别安置在六个村寨,为了安全,分别安排了六个姓氏,对外坚称汉人,对僰人历史,讳莫如深,如今已经流传数百载,大明朝也寿终正寝,如今僰人历史也不再那么敏感,六大家族遂共续族谱,只是都保持了各自姓氏。

看完第二本和第三本初始家谱,孙老仙儿对这个哈十三雄,深感佩服。但是,这位僰人英雄和自己什么关系?和王国宝藏有何关系?为何六大姓氏里没有孙姓?孙氏和哈十三雄又有何关系,又是一连串难解之谜。

两位老人一边轻轻啜茶,一边静静翻阅族谱,心里想的却完全不同。孙老仙儿还仔细核对最初的《何氏家谱》与自己手中的《何氏家谱》的异同之处,虽然很多问题难解,但很多秘密应该就藏在这族谱的纸张之间。

“老族长,这六族合谱,确定是六族?”孙老仙儿问。

“当年天下大乱,六族族长才秘密集议。完成三件大事,一是六族内共同确认彼此血缘关系,六族一家。自此以后,六姓氏每年都会合族共聚,祭祀先祖,算是共同认祖归宗。二是各自将原始族谱合谱,确定世系。公推嫡系传承的何家族长为共同家族长。三是确认祖训,根据各自祖训,确定六族共同祖训。”老族长侃侃而谈。

“那祖训如何定的?”孙老仙儿继续问。

“这,这个不方便为外人道也。”老族长面露难色,迟疑了一阵,还是明确拒绝道。

老族长的迟疑,让孙老仙儿回过神来,敢情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就在这祖训上。而祖训内容为何?肯定也在这家谱中。一般情况,一本族谱首先要宣明祖训族规。孙老仙儿仔细翻看各本家谱,却是都少了这么一部分。是本来没有?还是另外地方存放?看族长迟疑的样子,肯定是有。但既然族长明确拒绝,那也只好另想办法获取。也许,王国宝藏的秘密也在这里面藏着。

孙老仙儿心理思维活跃,却也只能不动声色,只能留待以后,再思对策。

“贵族既然再次兴旺,岂无兴复之愿?”孙老仙儿问。

“我僰人先祖,在此地传承千年,至嘉靖年间才算正式灭国。如今家族人丁兴旺,如有机缘,自然愿意赴汤蹈火,复兴僰王国!”老族长说的慷慨激昂,之后,又无奈地低声道:“奈我等已然老去,兴复祖业有心无力啊。”

“难道,先祖就没给后人留下兴复的希望与宝贝?供后世子孙完成大业?”孙老仙儿直奔核心,尽一切可能追问。

“先祖哈十三雄亡国之后,混迹军旅。哪有金宝留给后人!”老族长叹了口气,摇摇头说。

孙老仙儿暗暗地观察老族长的神情,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对他的说辞,半信半疑。难道,僰王国宝藏秘密只有孙家知道?其后人反而不知道?这不合逻辑,其中又有什么蹊跷?

孙老仙儿知道,秘密,是不会轻易问出来的,只好慢慢想法。

时间过得很快,两人仔细地翻阅家谱,内容繁杂,不时地互相交流下感想,就已经日过西山,晚霞漫天了。

“老族长,请收回族谱,容老朽仔细想想,再来与族长叙话。至于贵族村寨风水,老朽还需要多走走看看,方可看明问清,定然竭尽全力,帮助贵族复兴发展。”孙老仙儿恳切地对老族长道。

老族长也已经神色困乏,便不再客套,吩咐何管家安排好孙老仙儿休息。之后,两人简单作别,各自回房。

孙老仙儿回到客房,却来了精神,点了油灯,翻开自己的《何氏家谱》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