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 第60章 玉成三尺,再兴王城

第60章 玉成三尺,再兴王城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深度阅读手中《何氏家谱》序言最后一句。“三木从权,七星中枢。”孙老仙儿心中一动,这句话的真正意思,他一直没想明白过,如今再次深读,已经有所感悟,经过了九丝废墟和老祭司密室,权字似乎印证天权星,七星似乎是表示北斗七星布局。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这个意思,具体还不清楚。不知道老族长的家谱中,是否也有这么一句?白天时间仓促,没有在这个地方注意,今天一定注意一下。孙老仙儿打定主意,夜阑更深,心事满腹,便和衣睡下。

第二天一整天,老族长便亲自带着孙老仙儿走遍整个山庄,然后登上九丝山半山坡,居高临下,俯瞰村庄。孙老仙儿仔细观察村庄,这个山村完全是军事堡垒设计,登高看,印证了自己的另一个想法,老族长的宅院,在七星北斗的天枢星位置,顺着看山庄,正是七个高点,在地上按方位画线,正好北斗七星星象。祠堂方位,正在天权星位。孙老仙儿将另外五个高点指给老族长,问:“这五个宅院,都是什么人家?”老族长仔细辨认了一番,道:“都是我的宅院。”“族长六所宅院?”孙老仙儿大为惊讶。“确实如此,这是先祖留下的规矩,这六所宅院也算是族中公产,只传给嫡传子孙,也就是每代族长。其他族内子孙均不得入住。”

孙老仙儿听族长这么一说,大为惊讶,这种安排,说明这七个点位对于家族的重要性。他们分别做什么用呢。

“族长这么多宅院,作何用途呢?”孙老仙儿单刀直入,直接追问。

“这些宅院,有的是族中库房,大部分作为村寨防守需要的器具。”老族长轻描淡写地说,“我村虽然偏狭,数百年来也没有匪患。但先祖当年未雨绸缪,还是存储了不少军械物资。而且不准后世子孙擅自毁坏变卖。如今太平盛世,自然也用不多了。”

“贵祖上真是深谋远虑,让人佩服!”孙老仙儿由衷地佩服老祖先的安排,这里多了个疑问,这种设计与安排,与大祭司的思路如同一辙,这何十三雄到底与大祭司是何关系?

“贵山庄龙盘虎踞,对外,只要守好瑶光不破,老族长就可以高枕天枢高卧!”孙老仙儿开始搬出看家本领,将七星北斗星相学结合山庄布局,给老族长详细解说山庄的运势与各个方位的意义,听的老族长如醍醐灌顶,倾心佩服,对孙老仙儿更多了十分信任和敬重。

孙老仙儿见时机已到,便提议道:“贵祖上如此深谋远虑,布置下如此铜墙铁壁石城一座,供子孙安居乐业。也必定对后世有特别属望?”

老族长长叹一声,道:“不瞒先生,先祖确是留有秘嘱。只是世世代代,都不敢透漏半字,知道我的爷爷那辈,时过境迁,也就淡化了。对我们的祖源和使命,也都有所透漏,也不算秘密了。只是我等后世子孙未经祸乱,长期在先祖荫庇下安居乐业,已经消磨了建功立业的斗志。如今先生问起,我也没什么可隐瞒的,无非就是希望后世子孙,有朝一日能再次兴复僰王国罢了。”

这个秘密,其实孙老仙儿早已心知肚明,只是想试探老族长到底知道多少秘密,到底先祖留下多少秘密,如今看老族长对此兴趣缺缺,大为失望。心说即便有黄金万两,这些后世子孙也不见得愿意赴汤蹈火,为恢复僰王国而战。想想自己,也是一大把年纪,又非常理解老族长的想法。安逸天平日子过惯了,又有几人愿意身赴战乱!想到这里,孙老仙儿自己也感觉迷茫,但是想想,无论是否兴复僰王国,先找到宝藏再说吧。即便这一代无人承担使命,说不定下一代就有精英子孙愿意承担呢。

“若有有人振臂高呼,老族长可愿号召族人,积极响应?”孙老仙儿漫不经心地追问一句。

“老朽老矣,真有人出头,也需六族公议,才可决定啊。”老族长确是毫无斗志,一派黄昏之象。孙老仙儿也只好为之叹息。

“今日看遍山庄地理,如此精妙设计,必定有高人谋划。老朽想再次细读贵族谱,领回先贤意旨可否?”孙老仙儿找个理由,想再次观看老族长的原本族谱。

老族长沉吟了一下,爽快答道:“族谱老先生已然看过,再看也无妨,我们这就去吧。”

孙老仙儿大喜,正中下怀,这一次一定用心记忆。不知道下次还有什么机会能看到了。

两人走下山坡,向族长宅院而去。

一整天的奔波,两人都有些疲惫,毕竟年岁大了。回到族长主房客厅,孙老仙儿端坐品茗,显得对《何氏族谱》既在意,又不那么在意。他担心自己显得急切,反而引起族长疑心。

少顷,族长将家谱取出,孙老仙儿忙净手接过,将木盒打开,从上到下顺序,翻阅家谱。

再次翻阅家谱,孙老仙儿多了更多心思。第一本,他仔细查看序言,读过发现,最后一句果然与众不同。“玉成三尺,再兴王城。”孙老仙儿喃喃自语。

“这是先祖对我们的属望啊,可惜,老朽无能,只能寄望于后世子孙了!”老族长叹息道。

“族长不必过于灰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若天时地利人和皆利于僰人,尚有复兴机会也未可知。”孙老仙儿一半是安慰族长,一半是自勉。

“谢老先生教诲,如有机会,老朽定会鼎力相助,共赴盛举!”老族长表态道,当着列祖列宗,当着外人,过于悲观灰心显得自己这个族长太过无用,太过不孝。

孙老仙儿又翻开第二本,仔细通读序言,目光留在最后一句,果然还是这句话。孙老仙儿明白了,这句话就是这个家族先祖代代相传的使命秘密。

然后翻开第三本,果真如此,只不过,第三本是原始版本,非常薄,共五代人。孙老仙儿又有新的想法,这原始版本莫非就是其始祖亲自编修的?若如此,这本族谱则代表了始祖本意,也会藏有始祖所有的秘密。想到这里,孙老仙儿聚精会神,仔细阅读,拼命往心里灌,务必要牢记序言中的而每个字。最后一句,不多不少,就是这么一句。孙老仙儿对这句话的用意,基本明白了。觉得记牢了序言内容,就翻阅薄薄的谱系,除了人名世系,没有发现异常,连翻了三四遍,也没找到异常之处。孙老仙儿只好放入木盒,恭敬地交付族长。

天色已完,掌灯时分,孙老仙儿记着回去默写原本序言,便借口身有小恙,辞了族长晚饭,回到自己的客房。

一回到客房,孙老仙儿便掌灯,奋笔疾书,将自己记住的原本需要一字不差,用小楷默写在纸上。这时候,马管家派人将晚饭送到,孙老仙儿谢过,吃了晚饭。到灯下仔细阅读序言。这序言写的水平挺高,文笔通顺,应是有很高素养的老学究。可僰人僻居一隅,怎么会有这么高水平的人呢?莫非是老祭司?孙老仙儿明白过来,不管这何十三雄是不是老祭司,这家谱一定出自其手笔。

也许,在僰王国城破之日,何十三雄与老祭司共同逃出九丝山,共同设计、安排了族群撰写了族谱,给后人定下复兴使命。

虽然这只是设想,但孙老仙儿还是被老祖先的良苦用心打动,尤其对老祭司的学识折服,老祭司肯定是一位上通天文下识地理饱读诗书的能人,孙老仙儿觉得自己与遥远的老祭司有心理共鸣,他倾向于认为,自己应该是老祭司的后人,继承者老祭司的使命。这么一想,他忽然明白,也许,六族中之所以没有孙家,说明孙家是老祭司的后人,而六族是何十三雄的后人,如此解释,似乎就通了。

这何十三雄到底是谁呢?自己如何找到宝藏,如何与万三等人汇合?时间不短了,和万三等人离别已经月余,只知道他们从老祭司安排的另一密道进入,不知道未来他们还能不能相聚。

想起这些,孙老仙儿觉得自己真的是无法安睡,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况且突然身负使命,已让他单纯的探宝之路平添负担。

既然我们两家家谱最后一句各不相同,具体什么意思呢?另外六家家谱是否与何家一样呢?是否每个家族各有一句?

孙老仙儿觉得,老祖宗太有学问也不好,如此复杂的安排,真是难为了后世子孙。但是,不管怎样,都要继续前行。

“嗯,找到其他五本族谱原本,一定要看到,再决定下一步。”孙老仙儿拿定主意,思考如何才能看到另外五本家谱的办法。

好在,有了何家老族长的支持,应不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