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四合院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八零年代女财神!
经过江严将近一个月的寻找,比对,终于找到了一个离周儒家不远,又让他和许杨都十分喜欢的房子,是个四合院。
老北京最多的就是四合院,而四合院的价格普遍都不低。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兴行商品房交易了,夫妻俩便没再寻思着租房,有个自己的房子,可以一直住到老,那才是最幸福的。
四合院跟大杂院完全不同,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大杂院是大门对着大门,很多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房子,所谓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大杂院的房屋构造相对比较简单,或者说简陋,只是为了住人而搭建起来的建筑。
而四合院则是非常讲究充满了艺术的建筑。从结构道布局,一梁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首先就是前出廊后出厦,其次还有房屋房屋朝向也非常讲究,四合院的院门是必须开在东南角的,这个老北京人都知道。而且房院很大,东西跨院,感觉都可以在家里建一个操场了。
大杂院的根本不会去考虑这些。
大杂院就好比是现在的廉价出租房,只是为了有个住的地方而已,仅此而已。
许杨夫妇俩是决定在北京安定下来长期居住长期发展的,所以不管是对吃喝还是住行的质量要求都很高。加之手里也有不少积蓄,自然不会委屈了自己,那些大杂院,他们看都不看的,只看那些构造布局和设计都堪称完美的房子。
再说了,现在的房价也不贵。这一点许杨是深有体会。如果时间回到八十年代,不知道多少人会像那些抢黄金的大妈一样去抢房子。
时间证明,抢黄金的大妈是明智的,那些早年就把资金投入房市的人也是明智的。
许杨就是那个回到了八十年代的人,所以接下来她会把钱慢慢地投入房市,然后几年之后,她只需要做北京某居民区的包租婆,天天拎着一大把钥匙,一家一户地去收租就可以了。
这种收租收到手软的生活,想想就幸福。
在21世纪的世界里时,她就很羡慕那些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小就住在一环四合院里的孩子。曾经梦想这有朝一日能住进那样的房子里,那该多么美妙啊。
有朝一日有朝一日,这一朝这一日没想到这么快就来到了。
曾经她抱怨过命运的不公,然而现在她更多的是感谢命运的馈赠。
要不是命运让她穿越了,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住进四合院!
“杨杨?杨杨?”
看许杨想事情想得出身,一呆一呆的,江严叉开了五指在她面前晃。
许杨才反应过来,后知后觉地问道:“啊?怎么了?”
“想什么呢?”他问。
“哦,我是在想,能住在四合院里面,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而且,这里是北京,北京哎!我梦想中的城市,天那么蓝,云那么白,风儿那么轻柔,我以后真的要住在这里了!”许杨还是没法抑制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江严不知道这里的房价以后会翻几倍,几十倍,所以他也不能理解许杨的激动和喜悦,只是说道:“我也开心。”
许杨只是抿唇笑笑,她的喜悦,他现在是不会懂的。等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他就会知道,她为什么那么激动了。
现在的北京人,也不是人人都能住上这样精致的四合院的。能住上的,起码得是工人阶级,在国营企业里面上班的,才有这个经济能力。
“哟,赵大妈,刚从菜市场回来?”
“哟,这菜可真新鲜,在哪儿买的?等下我也过去买点。”
外面传来人声,是这个四合院的主人赵大妈回来了,邻居在跟她打招呼。
赵大妈轻松回应着,跟把邻居寒暄了几句,便进门来。看到许杨和江严两人,乐呵呵地说道:“你们这么早就过来了?我寻思着你们没那么早过来的,就先去菜市场买了个菜。不想你们已经在等着了,莫怪,莫怪啊。”
许杨一脸淡定地笑道:“没关系,我么也是刚到不久,正好走走看看,这个房子构造布局是怎么样的。”
“那你们看了,初步印象怎么样呢?”赵大妈问。
“嗯,还得进去里面看看才行。”许杨云淡风轻地说道。
即使他们再喜欢这个房子,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不然对方要哄抬价格的。
“行,我带你们进去看看。”赵大妈把手里的菜篮子放下,拿着一串亮晶晶的钥匙,带着两夫妻进去看屋内的构造和摆设。
屋外看着精致大气,屋内也是别有洞天。
走近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红漆的八仙桌,桌面上放着一套茶具,青花瓷的,一看就是江西景德镇市精品,价格不菲。墙上贴着不少名人画像和泼墨山水画,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八仙桌两旁各放了一把椅子,是那种不常见的出头官帽椅,坐这种椅子,不容易腰疼,不容易背痛。
江严是个见多识广的人,看到那两把椅子的时候,眼睛也不由得放光。这样的物件,他也只在刘禹家见过而已。仔细看过那椅子的构造、色泽、纹理之后,以他的经验,他更加确定,这两把椅子是老古董,来自明代的老物件。
他的判断不错,这个房子里的物件都不简单,这两把官帽椅尤其出彩,是明代小叶紫檀木制作而成的。
看着江严这样的眼神,许杨也预感到了这里面的家具不简单。
“大妈,这些家具都是你买的吗?”许杨状似无意地问赵大妈。
“不是,我哪里懂这些呀?都是我家老头买的,他对古董颇有研究,就爱买这些东西,说可以收藏。哎哟,老贵老贵了。要是我,我肯定不愿意买那么贵的东西的,家具嘛,用着方便顺心就行,买那么贵,不是浪费钱吗?”
江严听着,有些不淡定了,北京人真是有钱。许杨更加不淡定,她忽然想起了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