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史上最坑小道士 > 第564章 一千八百多岁

第564章 一千八百多岁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史上最坑小道士!

宁遂远便赶紧说道:“由于我们青城山的气候比较湿润,木质建筑往往会容易生出白蚁。

因此在修建它的过程中,‘建福宫’的主要梁柱都以水泥浇灌内心,再以木质为外皮包装。”

唐文竖起大拇指说道:“哈哈!此法绝了,既美观又实用,把二者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亏你们想的出来。”

宁遂远嘿嘿笑了笑,能够得到唐文的夸赞,似乎是让他感觉非常的骄傲、自豪和开心。

很快!唐文的目光被院子里的一株山梅花所吸引!

“这…这难道就是传说中…从故宫移植过来的那朵太平花?!”唐文惊讶道。

宁遂远点头道:“没错!正是那株太平花!”

“枝叶茂密,花色乳黄而清香,沁人心脾,好一株太平花!

以前只是听闻而已,今日能够有幸看到它盛开,实在是太幸运了!”唐文由衷的赞叹道。

太平花又名‘山梅花’,是一种比较耐寒的植物,也是非常适合种植在庭院中的一种花类。

唐文再次忍不住吟诗道:“紫芝奇树谩前闻,未若斯花叶气熏,种向春台岂无象,望中秀色似卿云!”

……

唐文进入大殿拜了拜神灵,然后和宁遂远师徒俩一起离开了‘建福宫’。

“听说你们青城山的天师洞中,有一棵千年银杏树,可否带我去瞧瞧?”唐文转头看着宁遂远问道。

“当然可以,请唐半圣随我来。”宁遂远说罢,便和弟子带着唐文向天师洞而去…

到了天师洞,唐文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千年天师银杏树’。

只见一棵十分高大粗壮的银杏树屹立在那里,气势磅礴,灵气逼人!

现在是冬天,树叶早已枯黄,枯叶落满了周围房屋的瓦片上面,别有一番美丽的韵味,场面依旧壮观之极!

唐文缓过神来后说道:“据说你们青城山天师洞的这棵千年银杏树,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宁遂远连忙回答道:“是的,此树的树龄达到了一千八百多岁。

而且这棵‘千年天师银杏树’,不仅是咱们青城山的‘镇山之宝’之一,也是‘天府十大树王’之首!

相传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忽一日,张天师在青城山盘坐,无意间看见山前的平川村舍,使得他无法好好的静下心来修炼。

于是他就亲手在那里栽下了一棵银杏树,此树一被栽下,随即便迅疾拔地十丈多高,绿屏陡立,锁住了山之灵气,终得大道早成!”

唐文抬头仰望着眼前的千年树王,心中感慨万千…

“同样都是千年树王!同样都是通灵神树!虽然此树的树龄没有‘杉下书院’那棵千年杉树高。

但此树乃是道教祖师爷亲手栽种,意义非同凡响!

再加上此地乃是道教祖庭,灵气浓郁,如此一来,此树便有了巨大的造化,让它成为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唐文心中说道。

……

宁遂远师徒俩又领着唐文到其他地方转了转,恍然间太阳落山,一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今晚想在青城山住一宿,明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先观赏一下日出,然后再顺便请教你一个问题,完了之后我就离开。”唐文微笑道。

宁遂远道:“可以可以!唐半圣能够住在我青城山,乃是我等的荣幸,别说是只住一宿,就算是一直常住下去也可以!”

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唐文早早的起床,并向宁遂远要了一身崭新的道袍,把原来的旧衣服暂时先换了下来,毕竟新年新气象嘛。

换上道袍后的唐文,说不出的洒脱自然,让宁遂远眼睛不由得一亮…

唐文抱着虎妞,跟在宁遂远的屁股后面,向斋堂走去…

青城山的所有道士早已在斋堂等候,他们安安静静的坐在各自的座位上。

待到宁遂远和唐文到来后,齐刷刷的全都站立了起来。

唐文的位置在最中间,那是宁遂远以前的座位。

现在让给了唐文,以表示宁遂远对唐文的尊敬。

唐文一落座,宁遂远才抬了抬右手,示意其他弟子们落座。

今天是唐文第一次身穿道袍后,以道家弟子的身份,在道教祖庭青城山用斋。

心情既激动又好奇…难以具体描述…

每个人的面前摆放了两只白色的小瓷碗。

经过宁遂远的介绍后,唐文才知道,原来左边那只是用来盛饭的,右边那只是用来盛菜的。

筷子的摆放很讲究,它是横在小碗与人身之间的桌面上。

这时,两名身穿道袍的中年大师傅缓缓进入了斋堂,一人手中端的是一大盆白米饭,另一人手中端的则是一大盆菜。

两名大师傅当先走到斋堂的香案跟前,在一只金黄色的小碗内各盛了一勺子。

然后上了三炷清香,这才走到唐文跟前开始盛饭,接着是宁遂远,这样按顺序依次盛饭…

饭盛好后并没有立即开吃,只见所有人再次站起身来…

唐文自然是学着众人的样子照做。

而那两名大师傅又走到香案跟前,先是拜了三拜,紧接着口中大声唱念道:“大众请斋!”

众人这才重新落座,端起碗筷吃了起来…

吃饭时谁也不说话,就静静的吃饭。

唐文吃完后发现,如果修行者没有吃饱,想要添饭的话,就会以双目注视行堂,用筷子指左碗。

这时候,大师傅就会麻溜儿的端着盆子走过来添饭。

相反,想要添菜时,则用筷子指右碗…

想要多少,以筷子在碗内画圈为标准。

吃完饭后,大家再次全体起立,两名大师傅走到香案前念道:“大众结斋!”

直到此时,用斋才彻底结束,众弟子们有条不絮的离开了斋堂。

所谓‘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一餐一食皆为大自然的丰厚馈赠。

所以剩菜剩饭并没有胡乱倒掉,而是给了那些猫猫狗狗们。

青城山这些年收留了不少流浪猫和流浪狗,因此大师傅们在做斋饭的时候,宁可多做一些,也绝不少做,为的就是让那些猫和狗们吃饱肚子。

唐文的虎妞也混在那些流浪猫里面,饱饱的吃了一顿青城山的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