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史上最坑小道士 > 第563章 四合院模式

第563章 四合院模式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史上最坑小道士!

青城山的冬天,除了有一种别样的美丽以外,还可以体验到一种…不同于俗世的宁静祥和之感。

‘樵语落红叶,经声留白云’!

对唐文来说,这也算是一大收获!

顺着苍楠翠覆的丹阶拾级而上,神圣的‘建福宫’映入了唐文的眼帘。

‘丈人祠西佳气浓,绿云拟住最高峰。倩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当年诗圣杜甫于离乱中失意入蜀,探幽青城山后,留下了这首著名的《丈人山》。

诗中所提到的‘丈人祠’,便是如今青城山的左侧,丈人峰下的‘建福宫’。

青城山在古代被称为丈人山,因为黄帝的老师‘五岳丈人’宁封,曾经在此山炼形修真而得名。

黄帝到此山问道,宁封便向其传授了可以飞行腾云的法术,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华夏民族。

功成圆满之后的黄帝,便在青城山中筑坛,拜宁封为‘五岳丈人’。

当初黄帝筑坛拜山之处,就是现在的‘丈人祠’,宋朝时期,朝廷又赐名为‘会庆建福宫’,后来简称‘建福宫’。

诗人陆游曾在《丈人观》诗中,描述其盛况说‘黄金篆书榜朱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若天地分,千柱耽耽在其垠!’

这里是游览青城山的起点,也是领略青城山道家文化的第一宫殿。

如今的‘建福宫’,是清朝光绪十四年重新修建的,听说近年来又大规模的重修过一次。

只见宫观四周古木接天,五峰周匝环列,前有亭楼映衬,后有丹岩树林掩覆。

转折入宫,一股清幽之气迎面扑来,顿时令唐文心旷神怡!

……

道教的宫观,是从古代华夏传统的宫殿、神庙、祭坛等建筑中发展而来的。

是虔诚的道教徒们祭神礼拜的重要场所,同样也是他们隐居修炼的地方。

放眼望去,青城山间的宫观星罗棋布!

这里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建筑群,它们始于晋朝,兴于唐朝。

跨越了晋、隋、唐、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完美的体现了华夏西南民俗民风特色!

作为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实践,青城山的宫观建筑,从‘道法自然’出发,往往都是依山取势,灵活布局。

唐文在风水上面的造诣不低,他举目四望,发现所有的宫观建造,在‘隐、藏、幽、奇’四个字上下足了功夫。

这样一来,就使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趣味十足,韵味不凡!

‘建福宫’选址于丈人峰山麓,坐北朝南,背山面水,负阴抱阳。

唐文习惯性的摸了摸鼻尖,忍不住赞叹道:“好一个‘建福宫’,好大的手笔!

从传统风水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地形…十分有利于对‘气’的疏导、汇聚和回收,使其在建筑内形成一种适合居住的气场!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无形中的这股气场,将宫内与宫外区分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出则尘世喧嚣,入则心静如水!”

啪啪啪…!

“唐半圣真是好眼力!”一阵掌声伴随着一道苍老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唐文转身一看,只见一名须发皆白的高冠老道士,和一名身穿青色道袍的年轻人站在不远处,正一脸恭敬的望向自己。

高冠老道士乃是通灵初期境界强者!

年轻小道士则是得道中期境界强者!

唐文眼睛一亮,瞬间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宁掌门,唐某不请自来,希望别见怪啊,嘿嘿!”唐文向着高冠老道士抱拳说道。

唐文猜的一点儿也没错,这名高冠老道士不是别人,正是青城派掌门宁遂远。

旁边的年轻道士便是宁遂远的亲传弟子舒长命。

宁遂远快步上前,双手抱作太极印,以道家之礼,躬身行了一礼道:“唐半圣说笑了,您能来青城山,是我们青城派所有弟子的福气。

贫道宁遂远!携弟子舒长命!恭迎唐半圣大驾光临!”

舒长命也麻溜儿的弯腰作揖。

“眼前这位爷…不光是年轻一代的第一人,就算是在老一辈之中,也很少有人能够望其项背啊!”见到偶像的舒长命心中兴奋的说道。

从其微微颤抖的身体!以及好不掩饰崇拜之意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此时此刻,舒长命的内心是何等的激动…

唐文右手轻轻一挥,悄悄释放出一丝不可抗拒的绵绵灵力,缓缓托起宁遂远师徒俩说道:“咱们都是道家一脉,二位不必多礼!”

师徒俩无不被唐文深厚的修为所震惊。

……

接下来,在宁遂远和舒长命师徒俩的带领下,唐文抱着虎妞,仔细参观起了‘建福宫’。

过了良久,宁遂远主动为唐文介绍道:“整个‘建福宫’采用了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的道家建筑传统手法。

表现了严肃而又井井有条的传统理性精神,以及道教追求平稳、自持、安静的审美心理。”

唐文点头道:“嗯,‘建福宫’充分的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以林掩其幽,以山壮其势!

如此布局,将建筑层次巧妙的与山势相结合,造成了前低后高,突出主殿威严的完美效果,妙不可言!”

说着,三人缓缓进入了‘建福宫’里面。

这时只听宁遂远继续解说道:“唐半圣您看,‘建福宫’内的布局为传统的四合院模式。

道教认为这种格局对应了金、木、水、火四正,而土居中央,正好五行俱全!

道祖老子也在他的《道德经》中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主张‘慈’与‘俭’。

因此,当年建造‘建福宫’时,便就地取妙材,所采用的是传统的木式结构。”

唐文幽幽说道:“以木架为骨干,以砖砌为墙壁,以瓦盖为屋顶!从表面上看起来,‘建福宫’显得朴实无华,完全符合道家的理念!”

宁遂远又说道:“而事实上,‘建福宫’中还另有玄机…”

唐文好奇道:“哦?是何玄机?宁掌门快快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