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太子殿下他对我图谋不轨 > 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费功夫

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费功夫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太子殿下他对我图谋不轨!

皇帝话里劝着太后,但其实他内心主意已定,不可更改。

等万寿节的时候,他就会宣布这一消息。

一月后太子就能登基。

到时候……哼哼。

自然是天高任他飞,海阔凭他跃。

他答应皇后了,两人还要再去江南一趟呢!

这回人太多,皇后又不愿意在人前露面,他们可没玩尽兴。

太后听儿子都叫了“娘”,一时之间竟也涌起了久违的慈母心肠。

“罢罢罢,你都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哀家还能劝得动你不成!只希望你自己不后悔就是!”

皇帝说得对,她的儿子她自己了解。

当年若非迫不得已,他连这个皇位都没兴趣。

先帝临终托付,她手段凌厉,终于等到他成长起来。

如今的大靖,再也不是当年的大靖。

世家被削弱,寒门崛起,就连他们李家都边缘化了。

等太子登基,那又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些往昔的旧贵族,慢慢地就会被抛弃,遗忘……

太后心情有些黯然,让皇帝退下了。

她想自己静静。

这是陛下第一次亲口说出禅位的意思。

饶是在太后宫里,也有那神通广大的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一时之间,满朝的官员眼睛都盯上了东宫。

这可是自个儿未来的主子了!

陈家自然也有那渠道,得到了这消息。

“两个月后就是陛下万寿节,你给弁林传信,让他回来一趟。”

陈家书房,

陈彦之和大儿子小儿子因为刚刚收到的消息,面色都有些凝重。

陈琢林应下,又问了一句:“那三弟那边……”

是否也要将此事告知一声?

陈彦之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你三弟跟咱们不一样,他的路走好了,日后就是福林最大的依仗,此事尚未有明确的定论,还是等事情尘埃落定了,再跟你三弟说。”

届时老三还能借此机会更进一步也未可知。

四子陈怀林也赞成父亲的意见。

“父亲说的是,三哥远在西北,就算他知道了也鞭长莫及,如今咱们应该好好想想,等太子殿下登基,妹妹怎么办。”

这也是陈彦之这段日子一直在发愁的事情。

“唉”,他叹息了一声,“都怪父亲无能,没能给你们一个好的出身。”

陈琢林和陈怀林兄弟连忙道:

“父亲这是哪里话?我们兄弟能有今日,不都是您一步一步为我们打下了基础。”

按理来说,以陈彦之的性子,是绝不会陷入如此自怨自艾的地步的。

可他这些日子越是思索,越是觉得女儿恐怕与后位无缘。

新帝登基本就动荡,而要立福林为后,百官们恐难以接受。

再者,之前太子只是太子,虚置东宫其他妾室满朝文武那张嘴尚且还能堵上一堵,可若是太子不再是太子,而是一国之君,难不成还能虚设六宫不成?

此事古未有之!

百官们也绝不会答应。

那他的女儿,又该有多伤心?

若是从未拥有过便罢了,偏偏她又被太子殿下偏宠了这么些年,一朝发现自己泯然众人……

他知道福林这孩子的性子,外柔内刚。

到时候恐怕难以脱身啊……

倒是陈琢林觉得,父亲的想法太过悲观了。

“这些年太子待小妹如何,咱们都是看在眼里的,便是太子登基,也定会给妹妹一个交代。”

“况且,如今为殿下生下子嗣的就只有妹妹一人,就算妹妹不能封后,那别人自然也不可以!”

凭什么呢?

凭她家世好?

这种话也只能在私下里说说,真正却是不能拿到朝堂上来说的。

比如文官们劝陛下纳某某某家之女,那也不是说她们家怎么样,而是说此女如何如何贤惠,宜室宜家。

所以,妹妹如今也不是毫无依仗的。

试问陪太子一路走来,又为太子殿下生下三个孩子的人都没能当上皇后,那别人又有什么资格呢?

这后位,若是福林坐不上,别人也休想!

只要能拖上几年,等秦旭长大了,等他们一家立起来了,到时候结果还犹未可知。

这是陈家父子坐在书房里商议了整整一日的功夫才商议出来的结论。

总之,若是福林有幸坐上那位置,自然是皆大欢喜。

若是她坐不上,那就拖着吧,拖到她能坐上去为止。

他们陈家虽然只是个小小寒门,但在朝中的影响力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只要他们全力出手,此事十有八九能成。

事情既然已经决定,陈家父子便不再纠结。

这段时间各自办好各自的事情,该做的准备慢慢去做就是。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白费功夫。

一个月后。

上京城内,日日都有各色宝马香车穿梭其中。

来自四面八方的域外来客,看得上京的百姓们津津有味。

“上一回上京城如此盛景,还是先帝爷在的时候呢!没想到这么多年了,小老儿还能再见到一回。”

路边卖馄饨的老叟今年八旬了,在这儿卖了一辈子的馄饨。

他家的馄饨皮薄馅多,汤汁鲜香浓郁,不少来他这儿吃的都是老顾客了。

听老叟这么一说,就有吃馄饨的客人笑了。

“孙老头,这么说你这馄饨摊子还是历经两朝了,还挺有来历。”

孙老头正在给客人煮馄饨,锅盖掀开的雾气迷蒙了他昏花的双眼。

他年纪大了,动作慢,但客人们从不催他。

听见客人这话,他也笑了:“那可不?要论起小老儿一开始做馄饨的时候,那可还不止两朝呢!”

他刚开始做学徒的时候,还不是先帝爷当皇帝嘞!

这下子客人们纷纷笑了。

在上京,还有许多这样数十年的老摊记录了大靖曾经的过往。

“也是这几年咱们老百姓吃得好了,我前些日子走商去北边,以前那边的人一个个面黄肌瘦,长得皮包骨似的,人又高,看着就吓人,现在可不一样了,那一个个,是真的膘肥体壮人高马大的,要是再跟蛮子们干仗,保管一拳一个!”

“谁说不是呢?以前一年到头要饿死多少人,现在呢?只要不是懒汉,就没饿死的。”

“是啊,都是咱们陛下和太子圣明,才有咱们的今天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