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赏赐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富贵璧人!
能够站上金銮殿的大多都是有些背景的官员,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为官这么些年来,要说他们全然清廉,那是不可能的。
那些官员们看着阿萝的眼神都有些害怕了,只觉得这丫头甚是邪门。
他们心中皆期盼着她快快去西北上任,到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她的军需特使去,莫要再留在京城祸害群臣了。
不然,谁知道下一个倒霉的会不会是自己。
当众臣心中皆惴惴之时,赵拓却是颇有兴味地看着阿萝。
在沈焘的授意下,阿萝将她今日在街市上如何遇见赖五爷,又如何发现假银票一事对皇帝缓缓道来。
周围站着的人皆不敢作声,心中惊讶于这小山村中出来的姑娘竟也懂得这许多门道。
沈焘正要开口接话,却又听见阿萝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沈大人说,这案子怕是还有些时日才能有结果,因此若是民……微臣想要得赏银,就需得找陛下讨……”
阿萝小声地说。
赵拓听着这小丫头自称「微臣」,差点就笑出了声,可这是在金銮殿上,他只得生生忍住。
“哦?他是如此对你说的?”他挑了挑眉,看了沈焘一眼。
沈焘心中叫苦不迭,这糟心丫头噢……怎么还实话实说了?!
“是……”阿萝点了点头。
昨日回到客栈,她略微思考了一下就发现压根儿不是那么回事,想来应是这大理寺卿不愿将这针对京兆尹的锅背在他一人身上,这才拉了自己来凑数。
阿萝心中忿忿,可又无奈,于是想着倒不如实话实说。总归在这沈焘的眼中,自己可是个好忽悠的乡下丫头,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此时她不用看也能猜到大理寺卿脸上是何等精彩的表情,低下头悄悄弯了弯嘴角。
只是,还不待沈焘说什么补救,就有一人出列,将他从皇帝戏谑的目光中解救了出来。
顾文方才一直站在一旁听着沈焘与阿萝讲述这假银票一案,这时才出列,对着皇帝拱手进言。
“此番能侦破盗刻银票印版一案,阿萝姑娘当是有功劳的,加之她在军粮一案中的作为,臣以为,这赏银她是拿得的。”
阿萝是个小财迷这件事,金銮殿上的其他人不知道,顾文还能不知道?
方才又听她自己说,此次是为了领赏方才跟着沈焘一同上朝的,顾文想着,不若就顺水推舟帮她个忙。
果然,赵拓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转头就吩咐王海:“赏银一千两,外加东珠一斛。”
阿萝一听圣上的赏赐果然要丰厚许多,这也不跟沈焘置气了,笑嘻嘻地跪下领旨拜谢。
下朝后,赵拓将沈焘唤至御书房,待他一进门就埋汰道:“沈爱卿,你这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跟一个小姑娘耍心眼,丢人否?”
沈焘被噎得话都说不出来,心中呐喊道:陛下,微臣不过而立之年呐!
了却了一桩案子,赵拓却依旧在为一件事情烦心。
如今户部上下已有逾三十人被革职法办,这军粮一案被贪污的赃款高达几十万两银子,抄家抄出来的银锭在大理寺的库房中堆积成山,看着都叫人心惊。
户部如今人才空缺,急需新鲜血液递补进来,这新人选,就成了赵拓考虑的头等大事。
他很早就想要动户部了,奈何其中官员铁板一块,一直没有突破口。
正所谓不破不立,如今恰巧能借着这个由头将自己想要栽培的人塞进去,倒也算是因祸得福。
赵拓正犯愁呢,忽然就想到了方才在大殿上的阿萝,赶忙让王海将人召回来。
阿萝抱着赏赐开开心心地坐在马车上正准备出宫门,却被黄门内侍拦了下来。她正纳闷呢,就看见王海小跑着追在马车后头,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
“姑、姑娘……陛…陛下召见。”
阿萝看着王海满头大汗的样子,心中纳闷:这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吗?
于是,她又被一路带回了御书房。
赵拓正埋首在御案上写着什么,见阿萝来了,连头都不抬,指了指殿中放着的椅子示意她坐下。
赵拓写了好一会儿,这才放下笔,端起茶盏喝了口,问道:“你此番去西北,可打算在当地雇佣农人?”
阿萝愣了一下,不明白圣上为何忽然关心起这种细节小事。
“回陛下,开田拓荒是大工程,必然是需要临时找人手的。”
“唔……那你预备如何选人?”
阿萝想了想,答道:“具体章程还未定下,但是微臣应当会首重挑选生活贫苦,难以为继之人。”
“哦?为何?”赵拓一听这话便来了兴趣。
阿萝看着皇帝这模样,虽没有弄明白他何来这一问,却还是将其中缘由与他细细道来。
“微臣选人手,首先看重的是他们对待手中活计的态度。”
“若是挑选家中条件尚可的人,哪怕微臣开出的工钱再高,对于他们来说也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若是优先择取生活困难之人,他们会将这活计当做一家老小的出路,这便是雪中送炭,必定会比他人更加用心,微臣用起他们来,也更加安心。”
赵拓略微一思考,觉得果然就是这个理儿,当下就觉得唤这丫头回来说说话果然是个正确的选择。
于是,阿萝在御书房仅仅待了一盏茶时间,回答了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就又被王海带了出来,手中还多了一个白玉的鼻烟壶作为赏赐。
直到她回到客栈,整个人都还是懵的——方才究竟发生什么事啦?
而屏退了旁人的赵拓,正在用心思考着阿萝方才对他说的那些话。
他若是想要完全掌控户部,那就必须保证户部官员能完全听他号令。
倘若他直接让如今已在户部的其他低品级官员递补职务空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多大的皇恩,倒像是公事公办一样。
对于科举出身的官员来说,最大的恩惠莫过于知遇之恩,于是,赵拓将目光锁定在了近几届春闱脱颖而出的寒门学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