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不宣而战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大秦铁骑!
大武六百零二年,宣武二十二年,二月下旬。正当大武洛启,如火如荼般举办武举大赛之时,山东之地,东倭寇不宣而战,旋即北倭寇也相继不宣而战,双方各五万兵马,大举入侵青、鲁、扬三州。同日,倭寇撒旦鬼冢麾下大将六田登、筱田三郎,率领两万倭兵拿下扬州怀化炮台,怀化五千守军及将领,全部阵亡。如今挺进寿光城下,在寿光坡口,大败一万武军,将领赫然逃窜。一部分倭寇大军入侵鲁州,几十大小战船,挺进鲁州葫芦口,葫芦口一万守军拼死抵抗,但终究守不住敌方大量战船的狂轰滥炸,在葫芦口即将失陷时候。抗倭名将方守科,率领鲁州本部五万备倭兵,驰援葫芦口,才保住葫芦口阵地未能失守。而青州之地,面临的北倭寇,一支五万装备精良的倭寇兵,同日入侵号称拥有十万守军的台州(实则方才三万地方军)。结果,台州守将余万光战死沙场。台州三万大军,在逃窜之时,让倭寇的火铳军几乎歼灭。短短数日,山东就阵亡将领十余名,阵亡士兵六万余。两日后…极武殿!早朝!呼啦!“一群废物!一群废物!大武国养你们有何用?”手中揣着来自山东的战报,宣武帝头疼欲裂,差点就气死在龙椅上。“给朕说说,山东除去备倭兵,每州十万大军,总该有吧!可从山东副总督哪里传来的消息,备守台州的守军,为何只有三万?其他的七万青州守备军去哪了?”“叶伊,朕的大丞相,朕将整个山东总务交给你,你这位山东总督,就是这样做的?”“你看看这满桌子的奏折,都是来自三州紧急求援的书信以及地方失守的战报。短短数天,山东损将十余名,阵亡士兵六万余。我大武士兵,就如此不堪一击呢!”“还有!山东三十万地方军去哪了?叶伊!你最好给朕一个交代,否则!本王不介意将你的丞相之位,换给别人去做。”怒了!宣武帝这次是真的怒了!整个山东人口近千万,领土广阔,短短几天,就丧失了不知多少领土?再如此下去,恐怕!丢的就不是沿海地区了,而是整个山东。扑通!叶伊吓得连忙跪了下来,话道:“请陛下恕罪!”没办法!山东那边,吃空饷的官员太多了!连他自己都吃。能将饷银发在士兵手里的,与实际粮饷少了尽一半。这自然导致了山东士兵,集体罢工,跑的跑的,逃的逃,本来三十万地方守备军,到后来!勉强到十万。“哼!”“朕倒是错你了!”宣武帝气道,“大将军,山东总务,谁可提领?”反正!这山东的兵权,二十万备倭兵,可不能全部交由柳文龙。柳文龙自是明白宣武帝的用意,兵权削就削吧!他也不是非常在意,“陛下!臣心中有一人选,就不知陛下肯不肯了!”哦!宣武帝脾气稍稍缓和不少,问
:“大将军所指何人?”柳文龙道:“五兵尚书,张天正。”五兵尚书就相当于唐朝时期的兵部尚书,在大武隶属三品大员。其中!五兵又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张天正,年三十五岁,十二年前,同年考入进士,皇榜第三,后五年里,功绩卓著,拜五兵尚书。协助王铭章、柳文龙,治理兵部。后成为宣武帝直隶下属。宣武帝可是心痛啊!好家伙!你倒是会挑啊!张天正乃是他手下不多的忠臣,这要是被派去山东任总督,无异于在他身上割皮掉肉。不过!为了稳住山东局势,他不得不忍痛割爱。“五兵尚书,张天正,若朕任你为山东总督,面对气势汹汹,占领沿海的倭寇,你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调兵遣将。”宣武帝朝着殿下张天正问。张天正挪动一步,踏出百官朕列,居于殿前正中,拜道:“陛下!”“若陛下任臣为山东总督,臣以为,当调领豫州屋口关守将戚蓝尹,领麾下五千戚家军,收复台州各地,并调五万备倭兵,由抗倭大将宗净,沿海驻扎,重新设置哨所,防务海边倭寇。”张天正分析道。哦!宣武帝插了话,想了许久,总觉得这戚蓝尹,似乎在哪里听过,在记忆深处,找出这么一段小片段,问:“你说的是,是三年前,收复鲁州葫芦口的戚蓝尹?”“正是!”“你这样说,我就记起来了!这小子脾气可倔的很,当年横扫倭寇的时候,方才二十二岁,算算时日,现在也该二十五了吧!胡子也该留一脸子喽!不过!此人倒是个不错的抗倭名将。”“好!就调此人前去!”宣武帝应道。而后!张天正直接道出了自己抗倭战略,以及提领山东总督后的想法。令鲁州方守科,直接领鲁州所有海防,鲁州余下的地方大武军,直接由防守科率领,领三万备倭兵,驻守葫芦口要塞。而后!又让李述仁等诸多将领,五万备倭兵,以及扬州守备军,直接收复怀光、寿光等地。在扬州渔港,三艘大型大舰、中型、小型等五十余艘战舰,纷纷出港,由炮战将军罗谦,直接率领。罗谦,可是海战大将哪!同倭寇战争的这几年里,他指挥的海战,几乎只赢不输。而这些将领!几乎是所有山东等地的抗倭名将。一时间,都全由张天正一人调遣,堪称大武盛世哪!“好!山东有你张天正在,朕也该安心了。”听了张天正一言,宣武帝可是释怀了不少,“来人,拟旨!”“着令五兵尚书张天正,任山东青、鲁、扬,三州总督,可有权调领山东一切将领。另外,齐王东方天,协助山东总督张天正,退军倭寇,收复失地。”“另外!文试大会,明日照常举行,齐王东方天,可参加诗会后,在回鲁州封地。”张天正、东方天,连忙恭拜道:“臣(儿臣)遵旨。”如此!任由倭寇再如何嚣张,
宣武帝便不信,二十万备倭兵,加上十几万地方守备军,还打不过十万倭寇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