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休夫后嫁入王府,我傻眼了 > 第228章 开办私塾

第228章 开办私塾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休夫后嫁入王府,我傻眼了!

林婉儿缓缓说道:“是这样的,我打算办个私塾,将那些从西郡来的孩子们收到私塾读书,但一时半会还找不到先生,你可愿意做个女先生,替我教那些孩子?待我找到合适先生,再交给先生。”

王莞尔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婉儿,我没听错吧,你让我去做先生?”

林婉儿不假思索的点头,“你可是琅琊王氏嫡女,从小熟读史经,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琅琊作为名门望族,对孩子的的教养自然是非常重视的。

就算是女子,也会给她们举办开蒙礼,请先生到府上教她们读书识字。

所以别看王莞尔平日不着调,她可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

若不是林婉儿后来才知晓这些,当日中秋宴她就不必如此刻苦学琴了,直接让王莞尔替她去便是。

反正两人长得一样,旁人也分辨不出。

“可…我教不好她们怎么办?”

王莞尔依旧有些犹豫,她倒不是不愿做这个先生,而是从来没人如此信任她,她怕搞砸了。

她自小就与别的名门闺秀不同,别人绣花吟诗,她就上树掏讨鸟蛋。

反正别的闺秀越不能做什么,她便反着来。

起初她是为了气她爹的,后来慢慢的也就养成这样的性子。

别人只当她个草包,没想到婉儿竟知晓她精通琴棋书画。

林婉儿眼里却满是信任,“怎么会?他们年纪还小,不需要教太复杂的东西,只教他们识字便好。”

王夫人也在一旁说合,“娘也觉着你可以,如今娘身子大好,身边有翠湖照顾,你且放心去,再说有那么多孩子,娘见了也欢喜。”

王莞尔得了她们的鼓励,沉思片刻,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好,这个忙我帮了,不就几个小屁孩吗?我不信教不好她们!”

林婉儿喜笑颜开,“太好了!”

王夫人亦满意的笑了,女儿大了,是该拥有自己的生活了。

谁说女子一定要在后宅相夫教子?能在这世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凭自己的本事安身立命,也未尝不是一种好活法。

“婉儿,你这私塾打算开在哪儿?”王莞尔问道。

最好不要离王宅太远,这样她给孩子们放了堂也能回来看看母亲。

林婉儿自然也知道她的想法,冲她神秘一笑,“私塾就在王宅后门,我想将对门的宅子租下来,这样一来,你回家也方便,娘想见你随时都可以见。”

临安城重商重文,官府并不干预民间开办私塾,反而私塾若遇到困难,还可以寻求官府的帮助。

所以林婉儿办私塾也不必征得官府的同意。

找到地方,再置办一些桌椅便可。

她想过了,届时从城外难民中找几个妇人,到私塾照顾孩子们。

日后孩子们吃住都在私塾了,若他们以后有出息,便去考取国子监,若不愿做官,学个手艺养活自己也是好的。

“那太好了!”

王莞尔双手交握,神情激动,没想到婉儿早就将这些事考虑好了。

原本林婉儿想在王宅办私塾,但考虑到孩子们太过跳脱,打扰到娘休息就不好了。

再者,王宅还有几个麻烦的人在,恐怕孩子们也不能安心读书。

三人正说着私塾之事,门外牛婶牵着巧巧走了进来。

巧巧一迈入门槛,便小跑进来,“婉儿小姨。”

林婉儿也有好几日没见到巧巧了,心里想得紧。

俯身接住她,将她抱到怀里,狠狠亲了一口她的小脸蛋。

“巧巧,最近在家听不听话啊。”

巧巧的小短手环抱着林婉儿的脖子,甜甜的说道:“巧巧可听话了,小姨不信可以问姥姥。”

牛婶在她们身旁的椅子坐下,“听话,就是天天嚷嚷着要出去玩儿,可磨人了。”

巧巧不好意思的看着林婉儿,伸出一根手指,“小姨,巧巧是有一点不听话。”

林婉儿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安慰道:“巧巧是个好孩子,偶尔想出去玩儿也不是错事。”

这孩子自小在乡下生活,疯惯了,来到临安城也没个玩伴,可不闷得慌吗?

她打算让巧巧到私塾和西郡来的孩子一块儿读书。

这样一来,孩子有了玩伴,还可以读书识字,牛婶也能轻松些。

所以她到了王宅之后,便让车夫去李宅将牛婶和巧巧接来,她得问问孩子的意思。

巧巧已经快五岁了,却还未读书识字,是有些晚了。

普通人家在孩子三岁时便请先生上家里开蒙了。

“巧巧,你可愿意去私塾,与你一般大的孩子一齐读书识字?”

巧巧并不晓得私塾是什么,不过她听说那里有与她一般大的孩子,便来了些兴趣。

“小姨,会有很多人与巧巧一起玩儿吗?”

林婉儿点头,柔声说道:“对,会有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跟着莞尔小姨读书识字。”

巧巧想都没想,兴奋的拍着小手,“姥姥,巧巧要去私塾。”

牛婶宠溺一笑,“你这孩子,到私塾可不是玩的,要听先生的话。”

而后牛婶又看向林婉儿,“婉儿,你当真要送巧巧去私塾?是哪里的私塾?远不远?”

“牛婶,我打算开个私塾,让莞尔做先生,私塾就在王宅后门,不过这事儿还得问问你们的意思,看你们愿不愿意让巧巧去私塾。”

林婉儿解释道。

牛婶听说是她开的私塾,大手一挥,“这有什么不乐意的人,离家近,我接孩子也方便,能读书识字是好福气啊。”

林婉儿也没想到牛婶会答应得那么痛快,毕竟如今许多庄稼人都认为读书无用,男子只要有一身力气,会种庄稼就成,女子会做女工,会洗衣做饭就成。

更别说巧巧是个小女孩,林婉儿没想到牛婶会同意让巧巧去私塾。

牛婶笑着说道:“虽说女子迟早要嫁人,但读书识字是好事,到了婆家才不会受人欺负。”

私塾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接下来几日,林婉儿都在忙着租赁宅子和置办桌椅。

宅子是她决定办私塾第三日租赁好的,正对王宅后门。

林婉儿向人打听过,那宅子长年不住人,主人在别的地方有宅子。

她辗转问了好几个人,才将主人找到。

起初主人家并不同意将宅子租赁,不过听说她是用于办私塾,收容难民孩子以后,主人家很快同意下来。

租赁好宅子,置办桌椅就交由下面的人办了。

几日过去,私塾已经归置得差不多。

林婉儿便让顾王府的侍卫前去城外将孩子们接过来。

林婉儿与王莞尔两人也早早到私塾等着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