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八零年代女财神 > 第549章 上初中

第549章 上初中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八零年代女财神!

“爹,我们以后的生活,你完全不用担心的。”许杨耐心地跟父亲解释:“现在北京的房价还是一两千两三千,可是再过个十年八年就不一样了。等过段时间,我再攒一些钱了,还要多买几套房子,等到房子翻倍的时候,你们就会知道我今天做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了。”

许老头自然是不懂这些,只是说道:“闺女,你就按你的计划来走就是了。爹没读过什么书,没有文化,啥也不会,只希望自己不要拖了你的后腿就行。”

“爹,你这说的是哪里的话!”许杨对许老头说的这番话表示非常的不同意,“我刚才说了,我一点都不会觉得你拖了我们的后腿,反而,我有能力让你过上好的生活,让你在老年时候享受天伦之乐,这是我的本事也是我的福气,我觉得很开心很幸福。”

许老头感动得热泪盈眶,点点头:“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生了个这么本事的闺女,真给爹长脸啊。”

这话,许杨最爱听了,她从小到大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可以让父母依靠的那个人,成为父母的骄傲。现在的她,做到了。

没有什么,比让自己爱的人幸福更幸福的事情了吧?

1990年6月,许苏10岁,上了初中一年级。之前他因为生病落下了一些功课,来到北京,也没有从落下的那一个年级补起,干脆直接参加了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不负众望的还是第一名。第二名与他仅仅相差了一分。许苏第一次感觉到了危机感,他觉得要更努力,把班上的同学甩开几条街的距离,他才能放心。

去学校那天,是江严开车送许苏过去的。入学之日这么重要的日子,许杨当然也不会缺席,一家三口早早到达了朝阳中学初中部。

对的,这是一家同时接收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中学,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高中部的学生会多一些,初中部的学生相对少一些。而且,这里的学生很多都是北京本地人,外地人是极少极少的,许苏就是他们班上唯一的外地人。

上了初中,就得住宿了,只有周末两天才会回家。为此,许杨感慨惆怅了好一阵,她一周才能见一次她家儿子啊,想想就有些难过。

许苏摸摸许杨的手臂,安慰她:“没事的妈妈,你要是想我了可以经常来看我。刚来学校,也不知道这里的饭菜吃不吃得习惯,我还是最想吃妈妈做的饭菜。”

给孩子带饭这件事,偶尔带带还可以,如果说每天都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许苏不可能每天一到饭点就去学校的大铁门拿饭,她也没有那么闲一日三餐给他送。再者,明明是住校生却不吃食堂,不跟室友或者是同班同学一起吃饭,会显得他不合群。所以,心疼也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还是要让儿子自己适应学校的环境的。

许苏的宿舍在三楼,小小的一间宿舍十个人,分为上下铺。浴室和洗手间是一体的,不在宿舍里,在一整层楼走廊的尽头,一层楼公用。学校宿舍的环境跟家里自然是没法比,但许苏考上的这所朝阳中学,已经是北京市区设施条件最好的一家公办学校了。许苏其实是收到了好几所中学的录取通知书的,许杨跟江严经过精挑细算之后,最终是给他报了这一家。教育条件要好,生活环境也得跟上。许杨看到有些中学破破烂烂,连风扇都没有,有些学校教室好不容易有风扇吧,那风扇整天吱呀吱呀的响,都是环境很差的。她送孩子去学校是去学习的,不是去吃苦的。

站在走廊外头,许杨忍不住对许苏唠唠叨叨:“苏苏啊,要是学校里住不惯,或者是饭堂里的饭菜实在吃不惯的话,回家住也是可以的。每天晚上下晚自修了,妈妈就来接你。”

许苏言词拒绝了她:“妈妈,你想太多了,我觉得宿舍挺好的。刚才我也跟初二初三的师兄师姐打听过了,我们学校饭堂的伙食不差,你不用替我担心。而且,我才初一呢,刚进来就搞特殊,那不就妨碍我适应新环境交新朋友了吗?万一我被同学们孤立了,那日子才不好过呢。”

帮着许苏铺床,整理东西,一直到中午吃午饭的时候,一整个宿舍的男生才来齐。

见到许多杨在那里,都有礼貌地叫阿姨。他们都比许苏大上个三四岁,所以格外的照顾这个小弟弟。

其中有个各自长得高高的,很自来熟,对着一宿舍的室友说道:“今天是我们302会面的第一天,一起去食堂吃个午饭吧!”

“好!”大伙都异口同声地说好,宿舍气氛还是十分融洽的。

许杨看到大家这么友好这么热情,来时的担忧都慢慢散去了。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打开行李包,从里面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糕点小吃分给大家。又跟他们聊了几句话,好生叮嘱了许苏一番,才起身准备回家。

“阿姨,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吃了饭再走?”那个高个子男生说:“我听他们说,今天食堂做了烤猪脚,猪脚可以美容的哦。”

许杨笑笑说道:“等下次吧,苏苏他爸还在楼下等我呢。你们快去食堂吧,不然一会儿好吃的菜都要被抢完了。”

“好嘞,阿姨再见!”

“妈妈再见!”

许苏跟许杨挥挥手,也跟着小伙伴们一起跑去食堂了。

在食堂里,十个小男生一起做了自我介绍。

人太多,各人也只介绍了一遍。但许苏还是用他超强的记忆力把每个人都跟名字对上了号。

这其中,跟许苏最聊得来的,是一个叫做汪洋的男生。他还担心地偷偷问许苏:“苏苏,我听说你不是北京人,来到这边会不会觉得不适应啊?”

许苏摇摇头:“我来北京已经有两年多了,早都适应了。”

汪洋放心下来,“这就好,那我就放心了,我还怕你不适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