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发生甚么事了?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21号逃生者!
“该出发了。”
傍晚,四人在客厅里碰头,准备去往现实世界,开始为期三十天的“度假”。
他们携带的东西五花八门,差异很大。陈铭是背着一个背包,拎了一个行李箱。
夏青青是大包小包扛了一大堆,由于实在是拿不了,她还给陈铭身上挂了三四个。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刚从大卖场里面杀出来的。
宋平是一如既往的技术流,他共装了四个方块大箱子,每个都包装得一丝不苟,像是刚从厂房拉出来的崭新家电。
他用小推车推着四个箱子,说他不是送快递的估计都没人信。
而马修则只是拎了个手提箱,嗯,就是电影里面装钱的那种箱子。
“你为什么一定要拎这么多现金呢?嫌东西少,不如帮我多拿点。”夏青青说道。
“嘿嘿。”马修神秘兮兮地笑了笑,将手提箱放在地上,说道,“谁说里面是现金的?”
“刷!”他将手提箱打开。
里面确实不是现金,而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黑金卡。
好家伙,一张黑金卡就是一亿,这箱子里最起码摞了一千张。
一千亿。流动资金一千亿,怕是世界首富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你这是要做什么?”夏青青问道,“你带这么多钱干嘛?”
“消费啊。”马修很兴奋,挥舞着双手说道,“好不容易回去一趟,不消费怎么行?”
“你这样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宋平说道。
“怕啥,美利坚前两天还放了19亿美元的大水,我这点钱算啥?”马修回答道。
“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这不是一个概念。”宋平摇摇头。
他没有再解释下去,因为要涉及到很复杂的经济学概念,到时候就又变成了天书大会和科普大会。
宋平是个很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但来到避难所之后,他同样是遭受了“毒打”。
在以前的科研圈里,大家都会拿逻辑、数据说话,遇上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才行。
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领域也不例外。
但到了避难所,宋平发现时代变了,除却陈铭之外,其他人并不喜欢听天书。
他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直接告诉我结论是啥就行!”
经受过各种毒打之后,宋平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所有人都爱听科普。
于是他只好将科普在心里碎碎念给自己听,将几千字的小作文总结成一句通俗易懂的结论。
然而就是这样,依然有人听不懂。
比如说马修,他显然没有放下那个手提包的意思。
于是宋平只好使出了他在避难所习得的第二招——
爱咋咋地,关我啥事。
“所以,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马修问道。
“你们有没有想要去探望的亲人?”陈铭问道。
“……”马修的表情很精彩,“你什么意思,我觉得你是在故意刺激我。”
可怜的马修没有家人,如今的他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孤儿。
呃,没有嘲笑的意思。
陈铭转过头,看向宋平和夏青青。
宋平摇摇头,说道:“我会在真正离开避难所之后,再去见他们。”
夏青青咬着嘴唇,有些犹豫:“我……想去看看我的家人。”
陈铭看看夏青青身后的大包小包,点头道:“看出来了。我们先去你家。”
“你呢?”夏青青眨眨眼睛,问道。
“不用担心我。”陈铭回答道。
“你是想等到真正离开避难所之后,带着温雅去见他们?”夏青青问道,她的表情有些复杂。
“不知道。”陈铭叹了口气,“说实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他们。”
“你们到底走不走啊?我都等半天了!”马修催促道。
“走吧。”陈铭向着客厅门口走去。
四人拿好东西,驻足在门前,夏青青将一张便签纸贴在了门上,纸上正是她的家庭住址。
她推开门,门外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已然是现实世界。
众人来到了夏青青家所在的小区门口。
“你家住在这里?”马修打量着眼前显然是有些年头的小区,问道。
“不然呢?你以为谁都住得起别墅?”夏青青反问道。
“有些不太对劲。”宋平指指小区门口,问道,“怎么有穿着防疫服的人,发生什么事了吗?”
小区大门已经被封闭,旁边只留下了一条人行道,人行道上还有两名穿着防疫服的人。
夏青青心头一紧,就要过去询问情况。陈铭立刻拉住她,说道:“不要着急。”
刚好有个学生模样的路人路过,陈铭问道:“你好,请问这里是发生什么事了?”
“什么发生什么事?”路人疑惑道。
“那边的小区门口站着穿防疫服的人,是怎么回事?”
“啊?”路人更疑惑了,“那不是很正常吗?”
……
陈铭只好继续问道:“为什么有防疫人员站在小区门口?”
“因为有疫情。”路人回答道。
“是小区有疫情吗?”
“不是。”
“小区没有疫情,为什么要防疫?”
“外面有疫情,你……”路人终于想到了一个不可能的可能,“你该不会不知道新冠疫情吧?”
“新冠疫情?”陈铭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
“我着急去上课,你在手机上查查就知道了。”路人说道。
他往前走了两步,又回头狐疑道:“你会用智能手机么?”
得,这是把陈铭当成元谋人了。
“会,谢谢你!”陈铭无奈地笑笑。
四人马上在手机上找到了相关信息。
原来在去年年底,也就是在陈铭进入避难所之后,全球范围内爆发了名为“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
疫情最初在哪里爆发,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基本可以确定是在国外。但首次曝光,是在华夏武汉。
从那时候开始,华夏就开始了科学且艰难的抗疫工作。今年3月,也就是2021年的3月份,将疫情控制在了最小范围。
其他国家没有华夏的组织力和基层动员力,如今已经被疫情折腾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抗疫成为了常态化,如今恰逢年关,人流量庞大,防疫工作再收紧也是必然。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他们该上哪弄口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