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史上最坑小道士 > 第635章 风雨不动安如山

第635章 风雨不动安如山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史上最坑小道士!

宁遂远反应过来后震惊的说道:“唐半圣超度女鬼的手段堪称一绝啊。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你居然还是地府的‘阴差’?!贫道今日大开眼界了!”

唐文嘿嘿笑了笑…

第二天早上,事主杨先生听说彻底解决了凶宅,高兴的不得了。

从此以后,‘摩卡筑小区’紊乱的磁场彻底恢复了平静。

令人谈之色变的304号房间,将再也不是一个凶宅了。

……

唐文和虎妞随便吃了点儿早饭,然后就搭了一辆车,直往‘杜甫草堂’而去…

俗话说‘无草堂,不成都。’

有人说来到巴蜀地区,如果不去参观一下‘杜甫草堂’的话,那就白来巴蜀了。

本来呢,唐文此次巴蜀的所有行程中,并没有‘杜甫草堂’,可他仔细一想,反正时间很充足。

加上自己又是个喜欢古典文学的人,为了尽量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所以唐文最终还是决定去一趟。

‘杜甫草堂’位于巴蜀省青羊区的青华路38号!

半个小时后,唐文抵达了目的地。

“好一个‘杜甫草堂’!不愧是‘诗圣’杜甫的故居,不愧是文人心目中的圣地!”

看着眼前规模不小,文化气息非常浓郁的‘杜甫草堂’,唐文心中感慨万千…

‘杜甫草堂’是华夏唐代时期,著名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的故居。

据说杜甫前前后后在此居住了近四年多的时间,并且还创作出了二百四十余首诗歌。

后来,唐末时期的诗人韦庄寻找到了草堂遗址,他看到草堂有些破旧,便重新翻修了一遍。

然后宋、元、明、清时期,都有人对它进行了翻修和扩建,才使得它一直保留了下来。

如今的‘杜甫草堂’占地总面积约有三百多亩,依然非常完整的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年翻修扩建时的建筑格局!

‘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

两侧是对称的回廊与其它的附属建筑。

草堂内还珍藏了各种古籍和资料,大约有三万余册。

一九五五年的时候成立了‘杜甫纪念馆’。

一直到一九八五年时,又更名为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

‘诗圣’杜甫曾在诗中写道“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虽然如今已是冬季,无法完全看到那种情景,可唐文依稀间还是可以感觉到其中的韵味…

首先!唐文抱着虎妞,举步踏入了‘正门’,因为这里是整个‘杜甫草堂’中轴线上的起点。

作为华夏最大,且保存最为完整的杜甫故居,这里的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

虽然经历过战乱的洗礼,但被多次修建,保存至今,殊为不易。

若是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这里会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绵绵。

也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生机勃勃。

进入园林后,唐文发现这里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环境十分的优雅。

“难怪当年杜甫在此写下了二百四十首诗歌!果然是一个搞创作的好地方!”唐文忍不住赞叹道。

……

接下来!唐文来到了中轴线上的第二站:‘大廨!’

‘大廨’一般是指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所以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杜甫曾经办公的场所。

往前走了没多久,就是第三站‘诗史堂’。

因为杜甫的诗歌揭露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经过,故此才被称为‘诗史堂’。

中轴线的第四站叫‘柴门’,此地原本为杜甫搭建茅草房时,所造的院门…

穿过‘柴门’,就是第五站‘工部祠’了!

来到‘工部祠’后,唐文仿佛见到了杜甫被表荐为‘捡校工部员外郎’时的情景。

也仿佛见到了亲朋邻里们都亲切的尊称他为‘杜工部’的时的情景。

此地就是因为杜甫的官职而得名。

……

杜甫的‘少陵草堂’碑位于‘工部祠’的东侧,上面的字乃是果亲王允林所写。

欣赏完碑景,唐文来到了‘唐代遗址’。

在这里,唐文似乎是走入了唐代居民的生活,心中特别想看看三彩陶工艺是如何制作的…

据说二零零一年的时候,草堂内发掘了大量的唐代生活遗址及文物,因此才得名‘唐代遗址’。

穿过一片红墙拱门,唐文来到了风景秀美的‘盆景园’。

非常有名的‘杜诗术法木刻廊’就在不远处!

唐文快步推门而入,他看到里面陈列着百余件杜诗术法木刻作品,把杜甫的诗歌和术法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

顺着花径红墙一路而过,唐文来到了‘浣花祠’…

花径东端是‘草堂影壁’,这里可以说是‘杜甫草堂’里面的标志之一。

没走几步,就看到了‘大雅堂’!

‘大雅堂’之名出自北宋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的一首作品…

堂内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像等艺术品,唐文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杜甫草堂’东侧是‘万佛楼’,整座佛楼充满了浓浓的佛家色彩。

……

茅屋景区位于碑景北面。

来到茅草屋,唐文整个人仿佛是进入了杜甫的梦境之中!

在梦境中,他看到了天空之上乌云密布,忽然一阵狂风吹来,卷走了茅草屋顶上的几层稻草…

一时间无数茅草四处乱飞,飞过浣花溪,飞到了对面的岸上…

在梦境中,唐文看到了杜甫坐在浣花溪旁,摇头晃脑,咏诗苦作乐的景象。

在梦境中,唐文又看到了南村的一帮群童们,公然抱起稻草,然后躲进竹林的画面…

而杜甫只能唇焦口燥的连连叹息,充满了深深的悲凉与无奈…

在梦境中,唐文还看到了杜甫坐在茅草屋内看书,外面却大雨倾盆,使得屋顶漏雨,雨水不停的向屋内滴落。

杜甫却充耳不闻,专心读书。

他那种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与胸襟,令唐文敬仰不已。

突然!唐文想到了杜甫一首名篇当中的名句。

于是乎!唐文情不自禁的大声吟诵了出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绝美诗句,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