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老子西出函谷之谜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史上最坑小道士!
壁画五彩斑斓,形象生动,实难想象,几千年前的古蜀国人,竟然有如此高超的雕刻和绘画技术!
首先说说第一幅壁画,只见上面刻画了一名骑着青牛,白发垂肩,白衣飘飘的老人。
老人气质出尘不凡,一幅仙风道骨的模样。
那头青牛正驮着老人,沿着一条青色的江水缓缓而行。
……
第二幅壁画,依然是在那个青色的江水畔,但画面中却多了一个神秘的青衣人
为啥说他神秘呢?
因为只能看到青衣人的背影,却无法看到他具体的长相。
青衣人就那样负手而立,静静眺望着江面…
可唐文六人从青衣人的背影当中,感觉到了一股王者般的霸气,以及丝丝的孤独…
此时,白发老人也早已经从青牛上面下来,恭敬的站在那位神秘青衣人的身后。
看情形,俩人当时肯定是有所交流的,只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二人究竟说了什么…
……
第三幅壁画,上面刻画了一座云雾缭绕的仙山,在仙山之巅,白发老人与一名手持青筇之杖的黄发老人盘膝对坐,俩人相谈甚欢言的样子。
那头青牛在不远处悠闲地吃着青草。
唐文六人发现,黄发老人的气质丝毫不输白发老人。
……
第四幅壁画,内容相当的震撼人心!
只见白发老人骑着青牛,浑身大放金光,从仙山之巅缓缓飘起,天空之中五彩祥云缭绕,各种鲜花坠落…
虽然只是一幅壁画,但其壮观的场面,依然让观看的唐文六人惊奇不已。
这就是第一面墙上的四幅壁画!
不难看出,这四幅壁画中的主人公,就是那位骑着青牛的白发老人,而且是一个连贯的故事。
那么壁画上面的白衣老人是谁呢?故事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这时,唐文和王博识二人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越来越亮,然后一脸震惊的深深吸了一口气,继而互相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老子!”
其他四人也瞬间反应了过来,无不吃惊连连…
“好家伙!白衣白发、骑着青牛、仙风道骨…可不就是老子吗?!”小余惊呼道。
老子是何许人也,在场的六人恐怕没有一个不知道的,因为他实在是太有名了。
老子,原名李耳,春秋末期人物,出生不详,籍贯也不详。
但他是华夏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庄子并称为‘老庄’,是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神奇大人物!
老子还是道家的祖师爷,后来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乃是三清之一的至高神!
他所写的五千字《道德经》,可以说是震撼古今,流传千古!
不仅如此,老子还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
那就是他在给尹喜留下《道德经》,然后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以后,就此便杳无音讯,不知所踪了…
……
王博识稳定了一下激动的情绪,幽幽说道:“自从老子当年西出函谷关后,究竟去了哪里,世人猜测不已,众说纷纭,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小余接着老师的话说道:“没错,有人说老子出了函谷关后,一直向西而行,游历多年后,最终得道飞升了。
也有人说老子教化万民,布施传道去了…
甚至还有的人说,老子西出函谷关没多久后,便‘化胡为佛’了。
关于他‘化胡为佛’的传言,在《后汉书——襄楷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上面说‘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
不过老子毕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化胡为佛’的传言太过匪夷所思了,别说是佛门中人不信了,就算是道家的大部分人也不愿意相信吧…”
唐文道:“余教授说的没错,我们道家的确不认同这个说法。”
小余转头看着王博识道:“学生记得还有一种说法,说老子当年出了函谷关后,一路直上巴蜀之地。
因为在《蜀王本纪》中说‘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时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子在函谷关告别了弟子尹喜,然后约定千日之后,在如今巴蜀之地的青羊宫相见。”
唐文习惯性的摸了摸鼻尖道:“青羊宫,原名青羊肆,始建于周朝,位于巴蜀之地!
即现在的成都一环路西二段,它被誉为是‘川西第一道观’,或‘西南第一丛林’,是国内和道家最著名的宫观之一!
据说,如今的青羊宫之中,还供奉着一尊老子骑青牛的塑像,难道这一切只是巧合吗?!”
王博识看着壁画,再次激动的说道:“是的!这绝对不是巧合!
因为事实就在眼前,这个说法现在已经被证实了!”
若我所料不差的话,壁画中的江水应该就是有名的青衣江!
而那个身着青衣,背对而立的神秘青衣人,也应该就是古蜀国的第一代君王,传说中那位大名鼎鼎的‘蚕神’蚕丛氏!”
唐文点头道:“晚辈也是这么认为的,即使是一个背影,也难以完全掩饰他的王者霸气。
还有!传说蚕丛喜欢穿着青衣,经常巡行在郊野之间,所以后来就被人们称之为‘青衣神’。
而老子进入古蜀国后,所走的那条青衣江,正是由‘青衣神’蚕丛而得名的!
因此,通过这些论据足以证明和说明,壁画中的神秘青衣人,就是古蜀国的第一代君王蚕丛氏!
《蜀王本纪》中所描写的这段内容是真实的!”
听到唐文、小余和王博识三人之间的对话,其余三人瞬间恍然大悟。
就听常龙呆呆的说道:“原来如此!原来老子当年西出函谷关后,真的来到了巴蜀之地!
而他来巴蜀之地的目的,竟然是为了寻找传说中…以蚕桑兴国、并且敢于称王的传奇人物,古蜀国的第一代君王蚕丛氏?!”
王博识又说道:“古籍中还有这么一段奇怪的记载‘惟有黄发友五人,手扶青筇之杖,出入室中与老子谈。’
这段话的意思是‘老子到了古蜀国后,曾居住在瓦屋山上,并常常与一名拄着青筇之杖的黄发老人交谈。’
据传,后来老子就在瓦屋山上飞升得道了!
你们看!第三幅壁画中出现的仙山和持杖老人,不就是古籍中描写的瓦屋山和黄发老人吗!
第四幅壁画中展现出来的,不就是传说中…老子在瓦屋山飞升得道的画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