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望而生畏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史上最坑小道士!
不知不觉间,众人来到了博物馆的中央大厅,而在这个非常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两件青铜大面具。
“好家伙!第四件拥有神性的器物了!”看着眼前的两件大面具,唐文心中吃惊道。
只见李老首先指着左边儿的那件大面具说道:“这一件面具高七十二厘米,宽一百三十二厘米,重达八十多公斤。
它似乎是用翻模浇铸而成,双耳所采用的是建筑法连接,面具上有五个方形孔洞,两边的耳垂上还各有一个圆孔。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的就是面具上的这些孔!
耳垂上的圆孔是铸造出来的,而面部的方孔则留有比较明显的切割痕迹。
所以一些文物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这些方孔是先经过切割,然后再凿出来的。
至于当时的三星堆人借助的是什么工具,至今依然是一个谜…”
介绍完左边儿的青铜大面具后,在王博识的示意下,李老又指着右边儿的青铜大面具说道:“大家请看,这件面具的眼睛凸出十分夸张,所以我们就把它称之为青铜纵目面具。
它出土于二号祭祀坑,高六十六厘米,宽一百三十八厘米。
其夸张的眼球呈柱状凸出达十六厘米,带有回纹的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
于是人们又给它取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千里眼,顺风耳’!”
王欣怡忽然大笑道:“‘千里眼,顺风耳’?哈哈哈哈,别说还真的挺像哎!”
王博识瞪了王欣怡一眼,王欣怡吐了吐舌头,紧紧的闭上了嘴巴,表示接下来不会再随意插嘴了。
李老莞尔一笑,继续说道:“纵目面具的眉心正中间和两侧有五个方形小孔,我们猜测,它可能是用来连接其他装饰品的,也可能是用来悬挂这件面具的。
据史料记载,古蜀国的始祖蚕丛,其眼睛就是向外凸出的。
所以这件纵目面具所代表的,也很可能就是蚕丛的形象!”
王博识点头道:“嗯,这一点我也十分赞同你们的观点。”
最后,李老总结道:“在三星堆当中,出土的青铜人面具总共有二十多件,而这两件可以说是体量最大的了。
而且它们也是咱们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意义非凡!
经过咱们专家团的研究以后推断,如此之大的青铜面具,其本来可能是固定在某种礼仪建筑之上,陈设在宗庙或者是祭祀活动中。”
王博识打趣的说道:“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两个兄弟可能要称霸整个三星堆博物馆了。”
众人听后,尽皆大笑。
这时,唐文幽幽感慨道:“这两件青铜大面具厚重沉稳,散发着古老神秘的气息,望而生畏,呈现出了其作为膜拜对象的显赫威仪,令人为之震撼!”
……
绕过中央位置的两件青铜大面具,几人在李老的带领下,很快来到了摆放着一座精美神坛的柜台前。
初次见到神坛的唐文几人无不惊叹连连。
“第五件拥有神性的器物了…”唐文嘴角一抽,心中道。
李老却指着柜台中,神坛脚下的一张大型彩色照片说道:“这是近期在八号坑之中发现的大型青铜神坛。
它正在被提取当中,提取成功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会立马对它进行修复。
想必大家也非常期待,能够早日一睹它的全貌!”
唐文几人通过照片清晰的看到,一件巨大的青铜神坛静静的躺在坑内,下部分还在黄土之中,但上部分却已露出表面。
虽然尚未完全提取出来,但从其显露出来的部分,已经让唐文等人震撼不已了。
相信用不多久,它一定会重见天日,惊艳亮相!
“而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青铜神坛,乃是一九八六年,曾在二号坑之中发现的一些残片修复而成的。
古蜀国人把它敲烂,再用大火焚烧后,分成多层深埋于地下。
这些大大小小的残片很多已经融化在了一起,氧化锈蚀痕迹严重。
在经过长期大量的工作,并做了很多种方案以后,我们的文保专家们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神坛进行了研究性复原。
皇天不负有心人!青铜神坛最终被修复成功了!”李老激动的大声说道。
“把青铜神坛恢复到如此程度,可以说是一大奇迹啊!你们真的用心了,都是好样的!”王博识竖起大拇指说道。
能够得到王博识王老的充分肯定,对于在场的考古专家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承认,因此他们都流露出了非常开心的笑容…
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后,李老接着说道:“这座青铜神坛共分为三层,而且每一层图像的象征含义均不同。
学界认为,三层结构式的神坛,所反应的应该是天、地、人三界!
比如最下层头尾顶承着大地的怪兽象征着地界!
中层做祭祀通神状的立人与神山象征着人界!
最上层的人首鸟身之神、四方众神及四维凤鸟等,则构成了一幅庞大的天界图景!
它应该是古蜀国人祭拜天地的礼器,和之前咱们看到的青铜大立人、青铜大面具一样,是整个三星堆最神秘的青铜器之一。”
听完李老的讲述后,王博识习惯性的摸了摸下巴说道:“整个神坛造型奇特,奇幻莫测,体现出了三星堆人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层面。
青铜神坛是遗址中最神圣的器物之一,它身上集结了神秘的宗教理念和色彩,以及王权思想等诸多要素,对于探索三星堆文明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而且它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古蜀国人是如何祭祀的!
如果说以前仅仅只是猜测的话,那么现在就有了实物的证明,它非常形象的再现了当时古蜀国人祭祀的场景!
一些西方学者们经常说,如果没有文字就不算是文明。
对此,我只能说‘呵呵’了。
因为对于我们华夏的三星堆文明来说,不需要文字来证明,也不需要他们西方人的狗屁标准依据!”
“王老一针见血,说的真是太好了!”李老一脸佩服的说道。
尤其是王博识的最后一句话,说的相当的霸气威武,场中之人无不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