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史上最坑小道士 > 第464章 青铜大立人

第464章 青铜大立人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史上最坑小道士!

那个叫小余的中年男子就是王博识的学生。

王博识心直口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数落自己的学生,不仅让小余尴尬,也让站在边儿上的那些教授专家们…即尴尬又害怕,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小余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连忙说道:“学生的意思也是一切从简,可…可这些同仁们非要热情迎你…”

“额…王老请息怒,都是我等的错,您要骂的话就骂我们吧,请莫要怪罪余教授。”一名两鬓斑白的老教授忽然说道。

王博识转头看着老教授微笑道:“李老说笑了,我怎么会骂你们呢,走走走,带我去转转,咱们边走边聊。”

于是乎,大部分人全都被遣散回去继续工作了,剩下李老、小余及四名专家带着王博识五人向远处的遗址群方向走去…

三星堆遗址规模巨大,范围非常广阔,在李老和几名专家的介绍下,唐文等人了解到,整个遗址南北大约宽两到三千米,总面积达到了一千二百公顷!

遗址群被专家们划分为了四期。

第一期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

第二期到第四期属于青铜文化,也是巴蜀地区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迹!

……

来到巨大的遗址跟前,除了王博识以外,唐文四人的内心无不震撼连连。

三星堆遗址主要是有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和‘真武宫’…

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仁胜村’和‘大堰村’等组成。

在这些地方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浓厚而又鲜明的地方文化。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和考古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

而它的发现同样也证明了,该地区是夏商甚至更早时期的一个文化中心!

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曾经的确存在过一个不亚余黄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并强有力的驳斥了传统史学家们认为,中原周边文化滞后的观点。

……当众人临近南部的‘三星堆’后,唐文和常龙不约而同的浑身一震,俩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惊奇与兴奋…

原来就在刚刚,唐文怀中的‘魔刀’和‘彼岸花令牌’震动不休,几乎同时产生了反应。

常龙那块儿‘彼岸花令牌’也一样,产生了剧烈的反应。

这说明什么?

说明‘彼岸花令牌’的确和三星堆文明,有着某种未知的神秘联系。

那么唐文的‘魔刀’为何也会出现剧烈反应呢?

难道‘魔刀’与三星堆之间也有联系吗?

肯定与黄巢的残魂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唐文刚刚通过心神与黄巢交流过…

“是‘魔刀’的自主反应…能够让‘魔刀’引起反应,看来这里有好东西啊。

难道当初老道说的收获就是与‘魔刀’有关…”唐文心中激动的思索道。

……

看完遗址群后,李老又带着众人去了三星堆博物馆,因为那里有近期出土的大量精美器物。

在门口,他们见到了巨大的青铜大立人像,它通高二点六二米。

整个的大立人高一点七二米,这和我们现如今的真人一般大小。

但是它的身材比例却和今天的真人有些不一样,如同变形人似的,给人的感觉很夸张…

可诡异的是,从整体看的话,它却显得很协调、很自然,毫无违和感…

因为三星堆一直都没有任何文字出土,所以出土的一切东西全都显得颇为神秘。

展现在众人面前的这座青铜大立人,它代表的究竟是谁呢?

……

“关于这座青铜大立人像,很多专家均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从他站立的姿势和服饰上面来推测,青铜大立人代表的,很可能是某个巫师或祭祀之类的人。”李老说道。

王博识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继续仰头观看着大立人象…

不过通过李老刚刚那句话,众人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个画面:一名代表神权的大祭司站在高高的神坛之上,神态庄严,双手环握,似乎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

过了半响,李老又开口说道:“还有一些专家则认为,它很有可能是古蜀人的祖先,其中也包括我。”

王博识眉毛轻轻一挑道:“哦?那你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李老走近青铜大立人跟前,指着底座说道:“王老请您细看,青铜大立人脚踩的这块儿底座之上,有长牙和鼻子图案,模样形似一头大象…

在著名的《韩非子》一书中曾经有过一段记载,上面说:‘昔者黄帝和众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有辖,蚩尤在前。’

所以这个底座代表的,很有可能就是黄帝的象车。”

王博识点头道:“嗯,李老请继续说。”

李老便接着说道:“而整个青铜大立人从头到脚的着装、装饰以及身上的纹饰,都非常漂亮精致。

细看的话就能发现,它总共穿了三层衣服,最外一层只有右手上衣,中间的一件略短,前后有大v领,最里面的内衣很长,长到一直下垂到脚踝的位置…

在最外层的衣服上,有很明显的五龙图案纹路,再加上被外衣遮挡住一条虚拟龙纹,数量正好是六条蛟龙,显得及其庄重和威严。

所谓的‘毕方有辖’中的毕方指的是一种上古神鸟,对于此鸟,在《山海经》中有详细的记载。

传说毕方也是黄帝的指路鸟, 青铜大立人的中衣上恰好有八只毕方鸟。

最后一句‘蚩尤在前’也很好理解。

据说涿鹿之战时,黄帝打败了蚩尤,感觉很不解气,又在自己的衣服上画了蚩尤凶恶的画象。

再就是他的底座,与精致的大立人相比,显得格外粗糙。

这个可以用《山海经》中的一句话来解释,里面说:‘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

这句话的意思是‘轩辕黄帝所居住的轩辕之丘,是一个草木不生的荒台。’

六蛟龙、象车、毕方鸟、蚩尤、轩辕之丘!这些东西通通都吻合。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青铜大立人很有可能指的就是轩辕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