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本小姐要去上顾郎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女帝我不想努力了!
“宁采臣,浙江人。
性情慷慨豪爽,品行端正。
常对人说:‘我终生不找第二个男人。’
有一次,她去金华,来到北郊的一个庙中,解下行装休息。
寺中殿塔壮丽,颇为显眼。
然而,宁生往里一走,却发现了怪异之处。
只见蓬蒿长得比人还高,风声吹得人心发慌。
宁生眉头一皱,只觉事情并不简单。
她心中暗暗警惕:这座庙,好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过了...”
这里是京城最出名的醒早堂——水云间。
醒早,是大秦帝国的一种传统民俗。
民众早起片刻,捎上自己的早食。
来到那些个醒早堂,各自交上几个铜钱的入场费。
一边吃着带上的早食。
一边听得城内各处醒早堂说书先生讲书。
以往这个时候,老百姓们大多都是听些稀奇故事,或是古时的名人传记。
可等到《广陵候报》一出,醒早说书人们口中的故事就变了!
每日一讲《东厢记》,成了京城各大醒早堂的传统。
那些买不起报纸却想听听《东厢记》的百姓们。
平日里,大家都喜欢往这些个醒早堂里钻。
不为别的,就愿意听听那‘文人之耻’的《东厢记》。
更何况,人家说书人口上的功夫就是厉害!
分角而立,男女共有。
听来故事,鲜活生动。
耳边话音传来,竟好似眼前画面铺展开来一般。
那感觉,别提有多新鲜了!
在这个娱乐方式相当匮乏的年代。
突然间,出现了这么一批受过培训、口技熟练的说书人。
她们讲那位大才作者笔下故事。
说书之时,又用那位广陵县主提出的新颖口技讲述。
故事当中的人物、剧情、情感。
说书人娓娓道来,宛如真人似的展现在众位听众们的面前。
在今时百姓们的眼中...
这简直是划时代的创举!
其中,水云间的杨先生说书的口技最好。
虽是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大姑娘,口上功夫却是十分了得。
从她口中出来的人物,没有不鲜活、生动的。
旁人还需清一清嗓,变调说些男子娇音。
偏偏这年轻有才的杨先生,故事讲述开来不需任何一丝停顿。
男女之声,粗犷阴柔。
转变之间,格外顺滑。
正因此,这杨先生最得京城百姓们的喜爱。
今日,是《广陵候报》的第六期发售。
继《东厢记》之后,那位‘文人之耻’的新作《倩子幽魂》横空出世。
霎时间,席卷了京城所有的醒早堂。
这《倩子幽魂》第一回,便从说书人们的口中娓娓道来。
水云间,大堂之中。
杨先生说起了那宁采臣,正往寺庙中歇息,却见一书生前来,立刻心生欢喜。
宁生与这书生互报姓名,得知此人竟也是暂住于此的人。
可底下听众们却听得一阵惊疑,只觉这寺庙内似是有些不对。
如此荒芜之地,怎会突然出现一位早已暂住此处的陌生书生呢?
不对劲!
但正是这种从未听过的‘悬疑风’,却是让听众们愈发专心听了起来。
这书可是那位写出《东厢记》的不知名作者的第二部作品。
其风格从男女情爱突然转变,陡然变成这类略带诡异之风。
这种极大的新鲜感,瞬间勾起了所有听众们的兴趣。
杨先生说到这儿时,底下众人尽皆面露认真之色。
这个时候,没人愿意错听任何一个字眼儿。
毕竟稍微一出神,可能就会因此错过什么重大线索。
那可就亏大发了!
“宁采臣偶遇的这书生,自称姓燕,字赤霞。
宁生以为她也是赶考的书生,表面上笑着点头,内心却有些疑惑。
因听她的声音,不像是浙江人士。
宁生就问她是哪里人。
书生告知曰:‘陕西人。’
语气诚恳朴实。
宁生心中恍然大悟。
原来是绕道过来的陕西人。
两人相谈起来,互觉对方不错。
过了一会儿,两人无话可谈了,就拱手告别,回房睡觉。
宁生因为住到一个新地方,很久不能入睡。
忽听屋子北面有低声说话的声音。
宁生以为疑,仔细听来,心中大惊。
只听得,那方好像有家口...”
话音一落,只听得那说书人手中醒木拍桌,道出了一句近来最招人恨的话语: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杨先生却并未久留,当即熟练的快速走向后台,留下一片意犹未尽的恼火骂声。
“又断章,又断章!”
“文人之耻!”
“姊台,请问这《倩子幽魂》一书,可是那写出《东厢记》的作者?”
“正是,正是!”
“怪不得,文人之耻!”
“迟早有一天,吾等必查出此人,雇人绑其去吾家东屋,不写完《倩子幽魂》,绝不许出来!”
“早应该这么办了,气煞我也...”
水云间大堂闹闹哄哄的,后台却是一阵寂静。
那杨先生苦笑着的对旁边一个青衣男仆躬身行礼,语气甚是无奈的道:
“还请这位上仆回去送话。
请县主大人最近少些出门吧。
群情激荡,晚生这边都收到好些刀片催更了...”
听到此话,那名年纪也就约莫十七八的男仆,顿时也不由无奈苦笑。
“成,我回去再和公子说说。
希望下回的《倩子幽魂》,公子别再搞这大断章了。
说起来,公子今早还因此踹了我好几...
咳咳!
没什么,我这便去了。”
说完,那青衣男仆不顾杨先生惊讶的表情,匆匆转身而去,从后门走出了水云间。
刚一走到大街上,正好看到旁边一大批人气恼的喊着些什么。
这都是从各大醒早堂中出来的听众们。
不用去问都知道。
她们口中喊的,定是那‘文人之耻’!
阳光洒在那青衣男仆的脸上,映照着那张分明是阿福的面庞。
阿福见状忍不住又苦笑起来。
“少爷啊,你又断章...
故事讲到正酣处,偏偏断在这么重要的地方。
再这么下去,少爷你估计以后都出不了门了...”
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时隔五天没有出现的‘文人之耻’称号。
在《倩子幽魂》第一回后,再度响亮了起来...
...
鸾凤宫。
坤轩殿,御桌前。
秦清寒一袭凤袍,端坐于凤椅之上。
她正准备批阅一下昨日的议题。
可正好这时,一名宫人神色恭敬的走上前来,手上还拿着一份报纸。
“陛下,第六期的《广陵候报》出了。”
话音刚落,秦清寒手握凤笔的玉手一顿,旋即抬首淡淡道:
“放到这儿,你们都下去吧。”
殿内的宫人们行礼退下。
等到周围只有秦清寒一个人在此时,她立刻伸出手去,手速极快的翻阅到了小说板块。
只见版面之上,写着那显眼的四个大字。
《倩子幽魂》。
秦清寒嘴角微弯,静心看了起来。
“太阳落山的时候,来了一个书生。
她开了南边房子的门。
宁采臣上前行礼,并告诉她自己想借住这里的意思。
那书生笑了起来,说道:
‘这些屋子,其实没有房主。
我也是暂住这里的。
你如愿意住在这荒凉的地方,我也可早晚请教,太好了。’
宁采臣听到她这话,心中也很高兴。
她弄来了草秸,铺在地上当床。
支上了木板,当暂用的桌子。
宁生打算长期住在这里。
这天夜里,月明高洁,清光似水...”
秦清寒静静的看着,很快便沉入了故事当中。
等到她看到‘宁采臣忽听北面有人低声说话’这一段时...
秦清寒立刻意识到,这故事的第一个高潮点要来了!
这让她心中不免生出了浓浓的期待感,赶忙伸手翻了一页。
然而,秦清寒这不翻页还好,一翻页...
“没了?”
秦清寒俏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愕然之色,旋即下意识的翻了回来。
报纸没问题。
页数没问题。
故事没问题。
可有问题的地方在于...
“没了,没了,没了?!”
秦清寒心中顿时涌上一股无名火,洁白的秀手猛地一拍御桌。
“简直是文人之...”
说到一半,秦清寒登时反应了过来,旋即不由幽怨的叹了口气。
“坏男人...”
...
皇城。
凤阁值房。
以往从来都淡定如国朝柱石的一位位政治大家。
如今,却是罕见的慌乱起来。
“快快快,派人去府里,万不可让小公子得知第六期《广陵候报》出来了!”
“等等,还有我家府邸,今日不许《广陵候报》送进来!”
“快来人,来人呐,通知家中几个孩子,绝不许去那些个醒早堂听书!”
“还有,本官这边也...”
凤阁值守的小吏们苦笑行礼。
“大...大人,今日醒早已然结束,料想那最新的《广陵候报》也送过去了...”
此话一出,几位凤阁阁老顿时大惊。
“什么?!”
“造孽啊!!”
“都是那老顾,教出的什么孩子,天天就知道断章!”
“简直是文人之耻!”
“关我甚事,吾儿文采斐然,那是你们管不住家中的悍夫娇子,跟我家歌儿有什么关系?”
“老顾你少说风凉话,今日吾等若归家不得,全部都去你楚国公府借住!”
“说得对,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
武安侯府。
“小姐,小姐你去哪儿啊?”
柳府大门外,贴身女仆秀儿急忙跑了出来,喊着纵马远去的自家小姐。
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知那最新的《广陵候报》被报社那边专人送上门后,柳梦璃登时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可谁曾想,看了一会儿之后,自家小姐却直接牵马跑了...
秀儿见状不知所措,匆匆追到了柳府门口。
但她听到的,却只是拿着报纸上马疾驰的柳梦璃,一句模糊不清的回话。
“去上顾郎...”
秀儿闻言脸色一变。
小姐刚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