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改变方案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1270宋末求生!
稍后,就有人到流民中宣讲河畔城的规矩,以及到那之后能得到些什么,又要尽到什么义务,天下没有白来的东西,想要得到,就要有所付出,而他们去了之后要付出的是辛勤的劳作。
这让本还有些惶恐不安的流民百姓们渐渐放松下来,缠着宣讲的水手士兵们问东问西。
朱家咀的村民听着宣讲的内容,也慢慢围拢过来,显然也被所说的内容吸引。
虽然死了人,还有人受了罚,可包括朱家咀村民在内,好似忘记了这件事般。
犯错了就要挨打,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看似这好像酷烈了些,可一听能够有自己的田地,还不会受盘剥欺压,除了亲人,谁还会在意。
人都是这样。
吴宗昌呼出一口浊气,这样解决也算都有个交代。
处理好后,贾义问起吴宗昌正事,“你早来两日,可搞清楚那贺广宁到底怎么回事?”
“行事不密,处置不当,必受其害,此人不可依靠。”
吴宗昌说出自己的想法,明言这些人不可托付大事,贾义要谋划此地的事情还需要谨慎考虑。
“怎么没看到上次那个大勇?”
“听周平说是回南方了,走得很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留下的都是没什么用的人,哪怕大勇在,也许不会闹到如今的这一步。
“算了,先将物资找地方卸下来,之前留下来的粮食在哪?周平呢?”
贾义找起周平来,这边动静这么大,还没见人来。
“统制,我知道。”一水手说道。
“他在哪?”
“那人怕是吃醉了酒,还没睡醒呢。”
“唉,你知道仓库在哪吗?那你先带人将物资入库。”
几人又是一阵头疼,吴宗昌说:“看来,昨日他怕是醉得不轻。”
“不管他,我们还是先想想怎么将这些人送走吧。”王顺提出了一个比周平醉酒更加严重的问题。
贾义不禁反问,“什么怎么送走,将船装满,按照原定计划,送去河畔城,再回来接下一批,这能有什么问题吗?”
却不想几人异口同声说道,“有大问题。”
“看似只要将人送上船就行,可是谁先走,谁后走?”
是啊,谁先走,谁后走,谁都不愿意成为后面一个,谁知道排在后面会不会遇到什么变故?
三十多艘船,挤一挤能装一万五千人,看着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被送走,剩下的人还能不闹起来?
贾义还以为是什么问题,不以为意道,“这有何难?让他们拈阄,抽到谁就是谁。”
“你将人心想得太过简单,没抽到的人难道就不会心生怨怼?尤其是最后走的人,他们就不会觉得凭什么轮到自己这般倒霉?”吴宗昌道。
“那怕什么,我们手中有粮,又有刀在手。”
“刀在手怎的?又要杀人?”吴宗昌继续反问。
“有胆敢生事之人,当杀。”
“作乱之人,我们河畔城也容不下他,可是这些人都是沾亲带故,故里相亲的,其他人心中肯定会生出芥蒂,施恩不成反生埋怨,今日之事有法可依,可是到时候人家只会想是我们逼的。”
“那该怎么办?”贾义抓耳挠腮,处理这种事情他可不擅长,突然眼前一亮,道,“不若我们将其中青壮暂且编练为一军,到时有军法压着,也就好办多了。”
贾义想到了厢军,从前大宋就是将流民编入厢军,虽然待遇不怎么样,却暂时解决了流民问题,可是他的想法过于简单了,不说那样做会不会造成什么危害,真要闹起来,人家可不会管什么军法不军法的。
几人均是反对,吴宗昌说:“郎君本就对这种滥竽充数的军队不喜,你还这样干。”
高山对于兵源的要求很严,身家清白,底细清楚,否则只能成为民兵。
民兵可是没有军饷的,只是在后来才规定,如果临时被征召才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减少他们离开家中之后出现的损失,要是出现死伤,亦有抚恤。
他们连民兵都不够格,哪里能够直接将之编为一军?这是对其他士兵的不公平。
要知道,每次高山下令征新兵,征兵处都挤满了人。
这个时代士兵被当场下等的存在,甚至大宋士兵被自己的百姓称为贼配军,与之不同的是,高山的兵不仅待遇好,地位也高。
在河畔城,新兵就有相当于两贯铜钱的军饷,这还不算,新设的军人优先服务,虽然大家还不是很明白其中含义,只冲优先二字,就能感觉高山的用意不一般。
未来高山还有更多的针对军人的政策,通过贾义的口已经传出,得来风声的众人哪能不心动。
以高山的行事风格,说了有,就一定有。
自从河畔镇发展为河畔城之后,城内居民被划分为片区进行管理,而自砖石城墙建造完成之后,后续来的人口选择在城外建造村落,同时靠近自家田地,方便每日下地干活。
最初,高山还是派人直接下片区、去村落直接管理,可后来越管越发现力不从心,他还以为是手下懈怠惫懒,一问才知,哪里是手下不做事,而是琐碎事情太多,忙不过来。
不是什么张家和李家起了口角,就是周家和王家闹了什么纠纷,手下吏员成天忙着调解,做不了其他事。
要么就是西村抢了南村的水源,虽还没引起械斗,毕竟河畔城禁止私斗,对于违法的人处罚极重,可一直这般又极度不和谐,必须注入更多的基层管理。
想来想去,高山想到了有不少值钱多次战斗中受伤过重落下残疾,已经不能继续服役的退役军人,这些人都受过高山的教导,思想上深受高山影响,是高山的坚决拥趸。
身体残缺,不管做什么,行动上都会受到影响,还不如给他们找些事情做,让他们还可以再领一份薪水,同时由他们来推动河畔城的政策执行,还能起到带动作用。
不仅如此,未来村镇一级的基层管理人员是不是都可以吸纳退役军人来充任,还有未来的未来,比如那些正常退下来的军人,他们的安排,也要提前考虑。
高山有一个激进的想法,等到将来,自己的地盘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是否可以将这一级的管理直接下放,比如成立村议所,但是想要加入就必须为村子发展做出贡献,或者是退下来的军人。
也许正是有些激进,他没敢让贾义知道,只是问过贾似道的想法,结果以贾似道为首的旧派文人极力反对,担心这会让军人做大,希望高山懂得平衡。
其实,在高山心中还有一个更加激进的想法没敢说,那可是能短时间内凝聚起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能够打造一个极富进取心和侵略意志的国家。
“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是还有其他办法吗?”贾义的问话,让众人陷入沉思之中。
“诸位,暂且能不能想到办法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必须尽快做决定,人员登船要时间,即便真的要抽签也要时间,我们并没有多少时间,看,已经有不少百姓开始打点行囊了。”
海边,山坳中,树林间,可能是以同姓或者是同乡为单位的流民百姓,在听过宣讲内容之后,聚集起来,有的激烈争吵,有的则是在某些人的带领下,比如村老,之后都开始回到自己的窝棚中搬出一堆他们自认为不可舍弃的东西,手脚快的则开始拆起窝棚,争先恐后开始为搬家做准备。
如果不能控制,必将出大乱子。
就连朱家咀本地百姓,亦是回到各自家中开始打点起来。
“这还了得。”
贾义赶紧让亲兵将自己带来的两队士兵集结,还有小野和深田。
集合起来的士兵动静不小,惊动了百姓,水手们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也开始集结。
百姓们不再收拾,诧异地看着岸边集合起来的军阵,心中慌乱,不知道又出什么事,让这些兵士严阵以待,本就因刚刚死人而不安的心,更加担心起来。
贾义没想到自己一个命令,让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但是他很满意,他能看出,大家的训练非常有素,行动也十分迅速,尤其是这些水手,没有因为人手短缺,平时操帆驾舟辛苦,而将原本的训练荒废。
都是好苗子啊。
高山说过,这些人不会抽调到未来的水军去,但是不妨碍他们成为候补。
“不用紧张。”贾义让水手们解散,各忙各的,还有那么多物资要卸船。
也没要让流民帮忙搬运的想法,还是不让他们靠近大船的好。
想了想,他又让人去通知百姓中各自领头的,不论是村老,还是村正,全部过来。
而后又问吴、王几人,“几位,如果大伙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我只能让他们抽签了。”
吴宗昌突然说:“等等,我想到一个办法。”
众人问,“什么办法?”
“还是抽签,不过不是我们让他们来选,而是让他们中的领头之人选。”
几人不解,“这是怎么说,有何区别?”
“其领头之人多为村老,或是村正,在他们当中素有威望,由他们来决定,比我们来说要便宜得多,我们只需要计算他们总共分出多少股人,然后按比例分派给他们第一次能带走的人数,让他们以家为考量,自行指派或是内部抽签,一来是他们自己决定的,能够服众,而且每村人都有人能够离开,不存在说我们偏私不公,即便有人闹也会有他们自己压制,二来不致使得骨肉分离,他们应该更容易接受。”
吴宗昌的办法却是将矛盾转嫁到百姓自己内部去了,倒的确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不错,说不定可行,还有丁见山不是在留求建中转据点吗,我们可以先将人运到那里。”王顺首先对这个办法表示认同,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
“可是留求那边粮食够吗?”
“粮食好办,我们也不会空手而去,粮食我们就不要卸完了,留一半带过去,然后到了留求还可以让他派人回河畔城求援,顺便将这里的消息汇报给郎君,郎君自有决断。”
“而且人去后,还可以帮助丁见山做事,他还得感谢我们呢!”
“是极是极。”
几人将问题暂时的办法商讨完毕,可吴宗昌还是不放心,“既然如此,此地离丁见山那里也近,来回不过五日路程,至多二十日就能全部送到,贺广宁的事情我要先回去给郎君汇报,看郎君有什么决断,之后再来与你们汇合,顺便还能再运些粮食到留求。”
“如此也好,我就留在这里,在此地勘探一番,到底还要不要在这里筑起堡坞,还望你早日传来消息,还有就是昌国百姓怎么办。”贾义道。
商议完毕,暂告段落,因为那些村正、村老已经来了。
见到贾义他们,就要行礼。
贾义阻止,道,“快搀起来。”
有人性子急了些,也容不得他不急,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没有别的路可走,必须要跟着贾义他们走,去他们口中那被说得跟老天赐予的宝地去。
“诸位郎君,小老儿有礼了,敢问将我等唤来,可是有事要吩咐,但有所命,无敢不从,还请诸位郎君示下。”
说话之人两鬓斑白,却未显得老态龙钟,有几分谨慎矍铄的样子,刚才走来时步伐也十分稳健。
想想也是,都逃难了,如果身体不好,半路上就会因颠簸而丧命,哪能够渡海来到这里。
“诸位都是各自族人中有名望的,现有一事要你们去办,如大家所见,我们带来了许多船,一次能运走一万多人,可是先送谁走呢,这就是要你们去办的。”
然后贾义将需要他们做的事情一一交代清楚,不容他们有任何辩解,将还想说话的众人赶走,让他们尽快决定好,将人送来,同时要安抚好排到后面的人,并且他们还要留下协助,不能先行离开。
这些人回去之后,传来阵阵无奈地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