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相见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1270宋末求生!
听得人家应该会同意,三贵又忙问道,“他们有这许多船吗?要想将如此多人运走,算上来回,怎么也要百艘大船。”
三贵没见过踏浪者,故而有此问。
大勇为其解惑,“哥哥不知,那高郎君也是个能人,自己新造了一种大船,名唤踏浪,疾驰起来犹如在浪尖行走,在海上飞驰,原本需要十日的路程,只需三两日便可到了。”
三贵感到惊讶,世上真有如此快的船?
常年奔走在外,各类船只他都乘坐过,怎么也想不通什么船能够跑得这么快。
他只能猜测,这种船可能很轻,“这船载重几何,能装多少人?”
大勇曾在广州见过,尤其是那次叛乱的时候。
“挤一挤应该能装下500人,都是千料级别的大船。”
三贵开始在心中计算,假设人家答应的情况下,这种船真就能装下500人,算十天一个来回,扣除十来天的准备时间,只能来回三趟,那就是1500人,这样就至少需要36艘船。
这怎么可能,这可不是那些老旧的船只,要弄来百十艘也不是没有办法。
忙问道,“他们有那么多船吗?”
这却将大勇问住,他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这么多船。
“大不了让运到福州去。”三贵道。
却不想大勇却摇头说:“怕是不行,福州那边没有多少田地,当初陛下南狩时,跟来了不少百姓,还是靠人家供给粮草才养活下来,再送人过去陆、称二位相公也要难办了。”
“那先送到福州,再让他们迁往广南路。”
“广南路也没多少粮,你知道的,韶州那边还在打着呢,而且从福建路去广南,路途遥远,沿路消耗粮草谁给?”
“哎,还是等人家到了再说吧。”
海风冰冷刺骨,不断带走两人的温度,一直站在这里吹风,可是要感染风寒。
身后是一间简易窝棚,破败,但是能遮风避雨,也可以看清眼前的海面。
将快要熄灭的篝火重新燃起,旺盛的火焰温暖着两人的身体。
三贵拿起一旁的酒壶,里面还有周平昨夜喝剩下的酒,大清早喝酒可不是个好习惯,但是比起这,辛辣的酒液可以让身体更快暖和起来。
“希望他们能够按约而至吧。”
今天刚好是一月之期,虽说海上不比陆地,行程会受到诸多外因的影响,晚上一两天他也能理解,但是他此刻无比希望赵大海能够如期而至。
大勇接过酒壶,也喝了一小口,“哈,爽快!”
感受着肚中的火热,大勇又说道,“哥哥不用忧虑,差个一两日也不打紧,说不定此刻人家就到了这附近呢。”
说完他指着海面,接着说道,“此处视野开阔,有船来,老远就能发现...”
大勇话没说完,定在当场,手指着海面,片刻之后便激动起来,“哥哥,来了!”
只见海面上有五艘三贵没见过的大船正在飞驰,逆风而行,速度也很快。
“你如何确定是他们?”三贵问道,他上次见赵大海时,赵大海的船可是一艘八百料的海船而已。
“这就是踏浪,除了他们能有谁家有这样的船?”
得到大勇肯定的答复,三贵急忙从火堆中抽出一根燃得正旺的柴火,走出窝棚。
海滩上,堆放着三堆柴火,柴火堆被淋了油,这是他们的信号。
在大勇的帮助下,俩人略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将柴火堆点燃,风的作用下,火堆越燃越旺。
……
海面上,贾义正用单筒望远镜四处查看。
随着工匠手艺日渐纯属,镜片的打磨速度也快了起来,也不像第一个望远镜的镜片那样还能看到细微的划痕。
数量还没积累起来,勉强能够保证每个纲首有一个,将他们在海上的可观测距离延伸到了几里之外。
镜筒内的视野清晰无比,可是就是没有见到约定的信号。
越来越接近昌国,贾义也越来越焦急。
难不成错过了?
不应该啊,自己这边也挂出了约定了信号,三面大红旗帜,每艘船。
再往前就会进入国昌县的视野,也就意味着会被水道上船只看到。
为了来这里,他们一改往常的原理陆地的航线,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一旦惹来蒙元水师,将会是麻烦缠身。
“快看!”
有水手发现岛上突然亮起了几个亮点,距离这么远,又是白天,并不显眼,但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亮点变成了火光,同时有黑烟升起。
贾义赶忙用调转镜头看去,口里不断问着,“大海哥,是他们吗?”
赵大海用自己的望远镜自己看了下,仔细分辨了下。
“是他们。”
“太好了,快靠过去。”贾义高兴得指挥起水手,朝小岛靠了过去。
“找到了吗,总算,可把我给冻坏了。”吴宗昌搓搓手,身为一个南方人,这里的寒冷是他受不了的,直说还要去更北面的东瀛要怎么办。
这是一个无名小岛,没有码头,因靠近钱塘江的出海口,泥沙淤积,水深很浅,这也是几乎没有船只选择走这里的原因。
“快快快。”贾义催促着水手用力划桨,此刻他有些迫不及待了。
因为船上太冷,在船上待不住的吴宗昌也跟随赵大海同乘另外一艘小船紧跟贾义而去。
当他们靠岸之后,只见到一个黑炭以及一个猴。
“是你。”
赵大海自然认得三贵和大勇,之前见过一面,可是发问的是吴宗昌。
吴宗昌记忆力很好,他认得三贵,当初在文天祥府上的那个黑脸汉子,他记忆犹新,当时他可是被三贵的那个眼神给吓到了。
“你们认识?”赵大海奇怪道,他们应该没见过才是。
“见过一面。”吴宗昌答道。
“不想先生还记得。”
“怎么不记得,原来此次是得你相助。”
贾义在一旁听得焦躁,打断还要寒暄的几人,问道,“我五哥呢?”
三贵认得贾义,贾义的大名早在临安就有耳闻,也曾远远的见过一面,那时的贾义还是个翩翩少年,眼前少年还是少年,却成熟了许多,英武逼人,眉眼间有股杀意。
三贵不敢让贾义久等,恭敬地在前引路,“衙内请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