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灵气复苏:我才不是幕后黑手 > 第15章 温暖的肉汤

第15章 温暖的肉汤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灵气复苏:我才不是幕后黑手!

《午夜公交》一开始发布的时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开始,它是在读者群里内部悄悄流传的。

但很快,就因为‘我被吓到了,我也要看别人被吓到!’而迅速风靡好友私聊。

就像是病毒一般。

真要他们说为什么要把这篇文转给其他人,他们反而说不上来。

可能是因为想要有人分担自己看完后的那种幽幽恐惧感。

或者是因为分享成功的那个人笑的实在是太张狂了。

虽然他们分享成功后也一个比一个笑得张狂。

然后理所当然的,有个别更损、不拿粉丝当外人的亲切博主和营销号也开始分享《午夜公交》。

于是发酵了后,它就直接火了。

火了之后,就有了更多的读者,开始有人疑惑。

《午夜公交》居然是诡异征文里的,又没有推理又没有复仇归来,好像不太符合当下诡异的特点。

争议就这么起来了。

有人讨论着讨论着就开始真情实感地撕了,热度就这么起来了。

连带着征文活动都火了一波,虽然几乎毫无存在感,只在被批评的时候顺带那么一波。

征文火了,乌涛身为编辑,当然狂喜。

但是对于作者来说,这种发展却是致命的,特别是新作者。

如果对方是单纯的新人作者,乌涛反而不会考虑什么,就可以直接选择安慰鼓励。

但是……

看看这精简却能恰到好处勾起气氛的文笔。

看看瑟瑟发抖,甚至开始互相坑害的读者。

再看看因为在公交车上审稿,当场受惊过度直接下车的他!!!

这真的是新人吗?

你猜我信不信.jpg

除了《午夜公交》,诡异文学最近什么什么事很有热度?

那就是有关诡异的变革!

起因是诡异的某位大神,在某个节目上发表了自己对诡异的感谈。

说最近几年,诡异文学还是和自己刚接触时差不多,都是那些老调重弹,就像是一潭死水。

甚至比死水还要臭一些,是沼泽,正在被一些不着调的涩情、无脑莽所掩埋。

节目播出后没多久,这个相关话题就被节目组送上热搜了,深有同感的读者和乐在其中的读者当场打架。

打着打着,其他大大小小的作者也加入其中,然后就打出大乱斗了。

一方叫嚣着你们根本就不是诡异,一方叫嚣着你们纯属没事找事,这就是诡异!

直到前段时间,这场甚至引起大神真人pk的大乱斗才突然平息下来,因为双方约定了按作品说话。

看他们双方出的作品,哪个热度高,就说明哪个更契合读者的口味,网络文学毕竟是跟着读者的口味走的。

就连字词的意思和读音都会因为大众而发生变化,那么诡异文学当然也会。

就是在这个时间点,诡异征文的第一届公布了。

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大神出马,但是乌涛觉得,《午夜公交》的作者应该是其中一方。

可他摸不准是哪方的。

说对方是保守派吧,那也一点不符合诡异文学的传统套路,压根没有一点推理元素。

甚至连揭秘,也只是最后轻描淡写地提了最后一句。

可说对方是变革派吧,也不太对劲。

虽然文里是午夜,也有漂亮的小姐姐和香香的味道,但是看完的人直接冷汗都下来了。

好像两边都有点不沾啊?

所以犹豫了很久,乌涛试探性地给对方发了一条消息。

明面上是劝慰对方不要太关注网上的乱战,其实是想根据对方的反应推理出一点什么。

很好,消息发出去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等了几个小时,都没有收到回复的乌涛陷入沉思。

一两个小时不回,是正常的,毕竟谁都不是电脑人。

但是这么长时间不回,对方是真的没有看到吗?

而且对方明明刚刚回过他的消息,怎么可能关键时刻突然消失了。

可恶,完全推理不出来什么有用的信息

他不甘心地再次发过去一条信息。

[大大~你还在吗?]

[QAQ]

几乎没过几秒,对方就冷淡地敲了一个字回复:[在。]

然后传过来一个文档,文档的名字是[红裙子]。

乌涛:“……?”

他先是愣住,随后狂喜。

这是新稿子吗?新的财富密码?还赶在热度刚好的时候?!

然后仿佛忘记了上次惊恐的经历,直接点进去。

对方仿佛有一套成熟的写作理念,无论是午夜公交、还是红裙子,都有点奇怪。

不过可以照推,午夜公交是那篇文的重点,红裙子是不是也是呢?

可午夜里的公交,有时候确实蛮恐怖的,红裙子有什么好恐怖的?

一提起红裙子,乌涛的第一反应就是穿着红裙子的女生,裙子的颜色还能更衬得对方肤白貌美。

红裙子还有典型的代表,比如嫁衣。

总之就是和对方上篇那种惊恐,和传统诡异完全不达边,但却真的很诡异的文学,不太一样?

这样想着,乌涛还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像之前那次一样,犹犹豫豫地往下看。

开局是温馨的家庭描述。

深夜,父亲在哄调皮的儿子睡觉,女儿抱着毛发蓬松的布偶猫,也在听父亲讲故事。

厨房里的高压锅咕嘟咕嘟地煮着东西,一种温暖而幸福的肉香味道传遍整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乌涛开始摸不着头脑。

光看这个开头,对方的文风又变了啊!

本来《午夜公交》那个简短却扑面而来的阴冷气氛,让乌涛有些犹豫地锁定几位同类型的大神。

但是现在,他又开始迷惑了。

怎么第二篇,画风变得这么明显?

明明上一篇,你还是个冷漠叙述的恐吓大佬,这篇怎么就温柔地摸着读者脑壳讲故事了?!

而且这是诡异征文,不是温馨小故事啊!

乌涛想吐槽,他不明白了一会儿,继续往下看去。

再下面还是几段非常有爱的温馨互动。

比如儿子打着哈欠问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父亲就宠溺地安抚他,说妈妈充斥在家里,他现在就在看着你呢。

女儿用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了一眼父亲,乖巧地跟着哄弟弟快睡。

不知道为什么,乌涛又感觉到了熟悉的,诡异别扭感。

那是一种作者已经抛出不对劲,但是他完全没有看出来,只有直觉在不停地提醒。

但是可惜,看上一篇文时,他的直觉就带不动他,这篇也是一样。

究竟是哪里不对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