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嫁女出阁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
第二章、嫁女出阁
再说高家这边,因为高家的亲戚也不多,除了高石磊妈的娘家人外,就是高石磊大嫂的娘家。品 书 网 . . 高石磊有一个孃孃,但已经死了,死后两家的来往就不多了。当然,象高家娶媳妇这种大喜事,高石磊孃孃家的人还是来了的。
男方接亲要连续做三天。第一天是“花烛前夜”,各家亲戚或请的客人会在下午赶到男方家里,参加“花烛前夜”的酒宴。晚上的酒宴和第二天的“正酒”以及第三天早上的酒宴都是一样的,要作为正席来办。只不过“正酒”那天因为已经把新娘接到,会更热闹、更喜庆。当然,因为都是农村,酒席同样是九大碗,菜品也基本上是一样的。
花烛前夜这一天的主要事项就是男方家把准备好的彩礼,在下午时送到女方家里。为了显示男方家里的富裕,男方家里准备的彩礼是要拿出来展示给客人观看的,并且在送往女方的过程中,沿途也要展示出来给沿途的民众观看。
高家头天下午就把要送到女方家的东西准备好了。由于主要家具都已经送到女方家里了,需要准备的主要就是需要男方准备的铺笼罩被、脸盆瓷盅、日常用品以及正式接亲要送的彩礼如钱、肉类、粮食等。这些东西的多少视家庭条件而定。但这些东西都是要有的。由于高石磊的婚礼是匆忙举行的,准备不充分,加之家里的条件也并不太好,订婚时已经送了“订婚礼”,所以这次的彩礼也就不多。
花烛前夜,新郎及新郎的伴郎和男方家派去的新娘的伴娘一般是不到新娘家的。但如果路程特别远,在半天内不能赶来回的,也可以和送彩礼的人一起。
高家到朱家的路程说远不远,半天倒是能够赶来回,所以高石磊就没有随送礼的人到朱家。不过,虽然到朱家半天能够赶来回,但将近二十公里的路程,并且还要在中午前赶回家,所以高家“正期”日的早饭很早,不到七点就开饭了。
吃了饭后,高石磊在高强富的带领下,到他家的几个祖坟去祭了祖。不到八点,高石磊及伴郎、新娘伴娘等迎亲队伍一行十多个人就出了。由于大家都是空着手,所以也就走得比较快,上午十点过一点,高石磊等迎亲队伍就到了朱家。
到朱家后,王媒婆及朱家人及朱家的客人都迎出来,高石磊及伴郎王康良等在王媒婆的陪同下,到了朱家的堂屋里,等待新娘朱秀珍从闺房出来。
新郎的伴郎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当的,伴郎必须是身体健康、有出息或者是儿女双全的人才能做伴郎。这也是古时人们祈求子孙繁衍的愿望的反映。而王康良虽然还不是儿女双全(王康良结婚后,已有一个儿子),但他是吃国家饭的,农村人就认为有出息,加上他与朱家的朱世禄熟悉,因此,高家就请了他作伴郎。
高家派出的新娘的伴娘是高石磊舅舅的女子和他的一个堂妹高江英。农村习俗,新娘的伴娘要身体健康,长相姣好,未婚。当然,也可以是刚结婚不久的女子做伴娘。但一般都会找未婚的年轻女子做伴娘,实在没有合适人选,才会找已婚的女子。
高石磊在朱家堂屋里站着后,在司礼的引导下,面向朱家祖辈神龛,施行三拜九叩大礼,表示高石磊也认同朱家祖辈。之后,在王媒婆的陪同下,站在堂屋内,等候着新娘出来。但左等右等,新娘朱秀珍都没有出来。一直等高石磊进去请了三次,朱秀珍才由伴娘——她的嫂子叶凤姑和妹妹朱秀蓉从朱秀珍的闺房里掺扶着出来,当然,这三次进去请新娘的过程中,高石磊都是给了两个伴娘红包的,尽管红包里的钱不多,每个红包就五角钱。
朱秀珍上身穿一件印着大红花的大襟新衣,下身穿一条毛蓝宽腿裤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后,按照司仪——朱秀珍的幺舅舅的指挥,面对大门靠右站立,并让高石磊在朱秀珍的左边站立,然后喊道:“闺女出嫁,拜别祖先!”朱秀珍先是面对朱家堂屋的神龛,行了三拜九叩之礼,之后,又面向并排站在神龛前的朱谢恩、罗瑞花夫妇行磕头跪谢之礼。再之后,司礼高声喊道:“拜别父母!”朱秀珍再面向并排站在神龛前的朱根福和李翠菊磕头跪谢。在整个这个过程中,朱秀珍都一直在嘤嘤地哭泣着。在朱秀珍磕头跪谢祖先和父母时,高石磊也陪在旁边鞠躬致谢。习俗规定,除了刚才因为要把女方家的女儿娶走,必须跪谢女方祖先,以求女方祖先认可外,其他时间女婿一般不拜女方祖先。
在朱秀珍磕头跪谢父母后,朱根福接过李翠菊递过来的红纱布,把朱秀珍的头盖上,并牵出朱秀珍的右手,将其交给高石磊。此时,外面鸣放鞭炮,高石磊则牵着朱秀珍,从堂屋里走出大门。
此时,高家前来接亲的队伍早已经将要抬回高家的东西捆绑好了。而王媒婆在朱秀珍从房间里出来时,就已经离开堂屋,到了男方的迎亲队伍前面。当朱秀珍的幺舅见朱秀珍已经走出堂屋,便面对高家的接亲队伍大声喊道:“起轿”时,王媒婆马上就开步往前走了。因为传统的习俗说,因为媒婆把女儿勾走了,新娘的娘家人找不到出气的地方,就只好找媒婆出气,往媒婆身上泼水等。媒婆为了免受报复,就会趁新娘家的人不注意时,尽快离开。
抬嫁妆的队伍见媒婆已经走到了前头,也各自抬起自己负责的东西,快步前行,离开新娘家。新郎则在抬嫁妆的队伍后面,新郎的后面,才是新娘和新娘的伴娘。
迎亲队伍的前后顺序是有一定讲究的。传统的队伍是媒婆在前,之后分别是吹打队、新郎官、花轿、嫁妆、送亲人员。而由于“破四旧”,新娘坐花轿已经被破掉了,以后姑娘出嫁基本上就都是走路(当然实在太远了的,就只有坐汽车,坐汽车就不会有这些讲究了),而队伍的前后顺序也生一定的变化。
一般地,新郎的伴郎只有一个,而新娘的伴娘可能的好几个。
朱秀珍的伴娘则有好三个:叶凤姑、朱秀蓉、她幺孃孃的一个女伍红梅。加上高家来的两个伴娘,一共就有五个伴娘陪伴朱秀珍。女方之所以要派伴娘,并且数量可以不止一个,就是表示女子尽管嫁出去了,但女方家随时都有人在陪伴,在关心、关注,希望男方家要好好对待嫁去的女儿。
当迎亲和送亲队伍走后,朱根福马上将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往迎亲队伍走过的路上撒去,表示女儿已经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娘家再也不过问,并且祝福女儿在婆家家庭和睦、儿女成双,生活幸福。
而待接亲队伍走出有一里多后,朱家李翠菊、朱翠花、朱碧花及朱世禄、朱世寿、朱世财几个人也从家里出,往高家赶。按照习俗,新娘的娘家人要在新娘拜堂后才能到新郎家。
老五朱世喜一直就不喜欢热闹场面,这一次朱秀珍出嫁,他同样不愿意去,就留在家里陪爷爷婆婆和朱根福。
迎亲的队伍和送亲的人都走了,朱家的客人也都陆陆续续走了。尽管每一个客人走时,朱根福、朱世喜都要客气一番,并且把该给客人的扣肉都让客人带走,但等客人一走,朱根福、朱世喜包括朱谢恩两夫妇的心里都一下子感到非常落寞。一方面是刚刚热热闹闹的场面突然就清静了下来,心里上一下子有些不适应。更主要的,是眼看着在家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从此就再也不在家里了,想起来心里多少有些伤感。中午几个人也没有吃饭,直到晚上,朱世喜明显感到饿了,才热了一些早上的剩菜剩饭,请几个老人吃。四个人围坐在桌子上,同样是冷冷清清地吃完了这顿饭,虽是喜事,但几个人的心里却都感觉有些凄凉。虽然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毕竟家里突然少了一个人,心里毕竟还很不习惯。这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