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再嫁春鸢 > 第26章 状元

第26章 状元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再嫁春鸢!

魏公铭没听清,“你说什么?”

“主子不在家啊,公子不妨改日再来,但您若闲着不着急,就在门口等一等?”门房没了之前的戾气,却也没卑躬屈膝。

魏公铭拳头攥紧,大年初八,她能去哪儿?如果她不在府中,刚才他来求见时,门房就已经说了,还用再进去传话么!

他已经是京县衙门的实权人物,柳月初竟还不屑的打发他?她知不知道,她名下的商铺已经在他管辖内?

一整日的好心情,就这么荡然无存。

魏公铭气得头晕脑胀,他上了县衙马车,“我就在这儿等着她!”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柳月初是真的不在家中,听说魏公铭求见,她就从后门偷跑了。

魏公铭突然来见,摆明了以权谋私,要拿她一把。她虽然有陈郡主做挡箭牌,却又不够,还要再找一个他惹不起的。

但她一时没想好人选,毕竟这个人身份要高、人品够好,性情与她能合得来,也不怕沾上麻烦。找合伙的东家,一点儿都不比选亲简单,甚至更难。她心中不是没有人选,但总觉得差一点儿什么。

柳月初在大街上悠悠荡荡,边逛边想,突然看到侯来在一处铺子门口扫地,她才想起是袁厝所在的书坊。

袁厝正在装订零散的书稿,分门别类记录在册。

看到柳月初的马车停了门口,袁厝轻声吩咐了一句“去倒茶。”

侯来扛着扫帚回来,眨眼的功夫,便有一壶陈皮普洱上了桌,透出醇厚浓郁的甘甜香。

柳月初进来就已经闻到了,还闻到她最喜欢的香茅。

袁厝停下手中活计,坐在她的对面,“天寒,适宜暖茶。”

柳月初端详着书坊,之前杂乱破损的小书铺焕然一新,“有你在的地方,总是生机勃勃,主页草纸都有生命了似的。”她不是恭维,是真心实意的夸。

袁厝身上的宁静朴华,可让急躁焦迫的时间都停下来,她的焦虑也荡然无存了。

他静静地看她半晌,转身去箱柜中拿了不少小零食。

山楂糕、甜奶豆和冰糖葫芦。他还舀了一勺蜂蜜在壶里,重新为她倒了一杯茶。

柳月初端起尝了一口,醇香的黑茶加上蜜甜,入口不腻且清淡,心旷神怡。

“甜味儿可去浮躁,多喝两杯心情好。”他说。

柳月初笑了,他怎知她心情不好?但她的确被魏公铭的事惊扰沉闷,接连喝了好几杯。

坊内无声,只有两个人吧嗒吧嗒吃零食的落嘴声。

零食几近吃饱,柳月初惰在此处一动都不想动弹。可她还要去解决魏公铭找茬,想找的人有好几个,先去哪家合适呢?

袁厝看她魂不守舍的模样,突然提起一个人,“初五那天,书坊的原东家来过,他准备今年春闱参加考试,信心十足。”

柳月初一愣,她几乎把这个人忘了,甚至不记得他的名字,“叫什么来着?”

“方子行。”

“对,房子行。”柳月初难得逗笑。

袁厝嘴角上扬,“他让我见到你时,代为道谢,若没柳娘子的资助,他怕是要错过春闱,也难拜良师,没有今日的好成绩。”

“他有信心便好,也不亏他爹做了这么多年的小书坊……他师从何人了?”

“杨斩春。”

柳月初愣了一下,她听过这个名字?

袁厝介绍此人道,“庆历十一年的状元郎,做过一年翰林院编修,如今又去了国子监。”

柳月初目光深邃,盯他半晌。

庆历十一年的状元郎,不就是三年前面圣时,控告魏公铭的弟弟包庇贼犯的状元郎?!

“那是一位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好人。”也是魏公铭的仇人,她佩服此人的胆量。

袁厝点了点头,“是啊,是个好人。”他也不再说,默默地递给她一串糖葫芦,那是在外凉着的,屋中放久了糖会化。

柳月初一边吃着一边想,把那串糖葫芦吃完便带着丫鬟们离去了。

侯来挥手送她们离开,转回身看向袁厝又调侃,“想帮柳娘子还不直说?万一她没听懂怎么办?”

袁厝轻笑,“她又不是你,岂能不懂?”吃那串糖葫芦的功夫,她就已经想明白了。

“您咋知道她为何事烦躁的?”侯来理解不了,他们并不熟,只见过四次,却默契得似至交老友。

袁厝:“我说卜了一卦算出来的,你信么?”

侯来:“……”

袁厝无奈,“动动脑子,只需要动一动脑子,就知道她为何事发愁了。”

……

柳月初离开书坊去了国子监,她是去找方子行。

见他时提了袁厝转述的话,也问他还需要些什么,又打探了国子监的情况。

国子监有三类人读书。萌生监生是官宦子弟和用钱捐到的学子资格,好比方子行。他就是卖了书坊又拖关系,才得以进国子监读书。

还有一类是贡生,这是各地的拔尖人才,被地方一步步推举上来的。

后者出类拔萃,但家境平平甚至经济堪忧,如今朝廷受灾国库空,国子监的食堂不包吃住,需要交钱……

柳月初让他引见杨斩春,她有事情谈。

若是其他娘子,方子行都不敢答应这件事,但开口的人是柳月初,他硬着头皮去见老师了。

杨斩春性子再傲,听到柳月初的名字,也特意到门口相见。

柳月初也未寒暄,直接说了目的,“……学子们撇家舍业到京中求学,实在不易,京城灾后物资紧缺,物价也高了不少。若先生名下有遇到困难的学子,可到我的店中半工半读。做些零工贴补家用,我可管一日三餐。”

杨斩春是寒门出身,想起求学时的荆棘坎坷,内心仍如惊涛骇浪,无法平静。如今有人乐意伸出援手,助“曾经的他”一臂之力,他立即拱手鞠躬,“柳娘子大善,更有大德。”

她没趾高气扬的捐钱资助,而是提供了零工赚钱的路。既解决了学子们的生计问题,更维护了文人不吃嗟来之食的清高。

柳月初接下了恭维,也发自内心,“我是羡慕他们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