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比试终章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桃花镜之异世奇缘!
云蕾公主立刻行动起来,她召集了宫中的一部分侍卫和自己的亲卫队,与林悦一起,朝着西郊废弃庄园疾驰而去。
当他们赶到西郊废弃庄园时,只见庄园外一片混战,喊杀声震天。云蕾公主二话不说,率领着手下人加入了战斗。
“大皇子、二皇子,我们来支援你们了!”云蕾公主喊道。
云逸和云轩听到云蕾公主的声音,心中大喜,士气大振。
“大家加把劲,把这些贼人全部击退,不能让他们破坏我们的计划!”云逸喊道。
在众人的齐心努力下,李大人的守卫们渐渐不敌,开始四散而逃。
李大人见大势已去,绝望地瘫坐在地上。
云逸等人带着李大人和那堆重要文件,回到了京城。
经过一番整理和查看,他们发现那些文件和书信里记录了李大人的全部阴谋,包括他如何拉拢官员、勾结边疆将领、妄图扶植傀儡皇帝等等一系列罪行。
“这下,看他还如何狡辩!”云轩得意地说道。
云逸点了点头,“我们明日便将这些罪证公之于众,让朝中大臣和天下百姓都看清他的真面目。”
次日,朝堂之上。
云逸、云轩、云蕾公主等人将李大人的罪证一一摆在众大臣面前,揭露了他的全部阴谋。
众大臣看到这些罪证,纷纷大惊失色,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看似忠心耿耿的李大人,竟然怀揣着如此巨大的野心,犯下了如此多的罪孽。
“李大人,你还有何话可说?”皇帝的声音从内殿传来,虽然依旧虚弱,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原来,皇帝听闻了此事,也强撑着病体来到了朝堂。
李大人跪在地上,脸色苍白如纸,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走,只得承认了一切罪行。
“皇上,臣……臣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李大人颤抖着说道。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哼,你犯下的罪孽,岂是一句恕罪就能抵消的?来人啊,将李大人打入大牢,等候发落!”
立刻有侍卫上前,将李大人架了起来,拖着他往大牢走去。
随着李大人的阴谋被彻底挫败,这场皇位继承人的比试也得以继续公平公正地进行下去。
李大人的阴谋被彻底粉碎,云启国的朝堂之上仿佛拨开了一层阴霾,重现了几分往日的清明。而皇位继承人的比试,也在这一番波折之后,重新回到了正轨,继续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云逸和云轩都深知,这场比试已然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将自己的治国理念与才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不仅是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更是为了云启国的未来与万千子民的福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云逸愈发深入民间,他亲自走访各地的村落城镇,与百姓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所盼以及所忧。基于这些深入的调研,他精心完善着自己的治国方略,力求做到既能促进经济繁荣,又能保障百姓安居乐业。
云轩则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军事战略的研究与实践之中。他组织了多次模拟军事对抗,邀请朝中的将领们一同参与观摩,在实战演练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排兵布阵之法,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对国防安全的高度重视。
终于,到了比试的最后一日。
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而肃穆。众大臣齐聚一堂,皇帝依旧拖着病弱的身躯,在宫女太监的搀扶下,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凝重地注视着台下的一切。云蕾公主也在一旁静静地站着,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她深知这场比试的结果对于云启国的重要性,无论最终是云逸还是云轩胜出,她都希望云启国能在新皇的带领下走向繁荣昌盛。
云逸率先走上前,他身着一袭素色锦袍,身姿挺拔,神色从容而自信。他向皇帝与诸位大臣行了一礼后,便开始缓缓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
“陛下,诸位大臣,云逸以为,治国之道,当以民为本。百姓乃国之根基,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方能长治久安。”云逸的声音沉稳有力,在朝堂中回荡着,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他对这片土地与人民的深情厚意。
他接着详细阐述了自己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规划,包括鼓励农桑、发展商业、兴修水利等等举措,以及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诸多设想。他的理念清晰而务实,引得不少大臣纷纷点头称赞。
云轩在一旁听着,心中也不禁对云逸的见解暗暗佩服。但他也不甘示弱,待云逸阐述完毕,他便大步流星地走上前。
云轩今日身着一身黑色劲装,更显英姿飒爽。他向众人行礼之后,便目光炯炯地开始讲述自己的治国方略。
“陛下,诸位大臣,云轩深知军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保障国家和平与稳定的基石。”云轩的声音洪亮,透着一股军人的豪迈与果敢。
他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军事建设方面的计划,从军队的招募与训练、兵器的改良与制造,到边境防线的巩固与加强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他对军事的精通与重视。同时,他也提到了在保障军事力量的基础上,如何促进经济与民生的协同发展,展现出了较为全面的治国视野。
云逸和云轩的阐述完毕后,朝堂之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大臣们或是低头沉思,或是相互交头接耳,都在心中权衡着两位皇子的优劣。
皇帝微微闭上双眼,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过了许久,他才缓缓睁开眼睛,看向台下的云逸和云轩。
“逸儿,轩儿,你们二人今日所言,皆有可取之处。云逸以民为本,注重民生发展,此乃治国之根基;云轩重视军事,深知保家卫国之重要,亦是国家之所需。”皇帝的声音虽然虚弱,但却透着一股公正与睿智。
“陛下,那这皇位继承人……”一位大臣忍不住开口问道。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他莫要着急。
“朕以为,这皇位并非仅需一人之力便可担当。云逸、云轩,朕决定,封云逸为太子,日后继承皇位,主理内政,发展民生;封云轩为摄政王,辅佐太子,主管军事,保家卫国。如此一来,你们兄弟二人齐心,定能将云启国治理得繁荣昌盛。”皇帝缓缓说道。
皇帝的这一决定,让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大臣们先是一愣,随后纷纷回过神来,不少人都觉得皇帝此举甚是高明。既平衡了云逸和云轩之间的关系,又能让二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共同为云启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云逸和云轩听闻皇帝的决定,也皆是一愣。但他们很快便回过神来,相视一笑,心中明白这或许是最为妥善的安排。
“儿臣多谢父皇圣裁,定当竭尽所能,不负父皇所望。”云逸和云轩齐声说道,同时向皇帝行了一礼。
随着皇帝的这一决定,皇位继承人的比试算是落下了帷幕。云启国也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一切都将步入正轨之时,皇宫之中突然传来一阵惊呼。
“陛下,陛下您怎么了?”宫女太监们惊慌失措地呼喊着。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皇帝原本就苍白的脸色变得更加惨白,他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仿佛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父皇!”云逸和云轩惊呼一声,急忙朝着皇帝奔去。
云蕾公主也快步上前,眼中满是担忧。
太医们闻讯赶来,急忙为皇帝诊治。但片刻之后,太医们便纷纷摇头,面露难色。
“陛下……陛下他……怕是不行了……”一位太医颤抖着说道。
云逸、云轩和云蕾公主听闻,心中如遭雷击。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皇帝的病情竟然会突然恶化至此。
皇帝艰难地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儿女们,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逸儿……轩儿……蕾儿……朕……朕走之后……你们……一定要……好好治理……云启国……”皇帝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
“父皇放心,儿臣等定当谨遵父皇遗愿,将云启国治理得繁荣昌盛。”云逸、云轩和云蕾公主泪流满面地说道。
说完这句话,皇帝便缓缓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
整个皇宫顿时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哭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而云逸作为太子,即将继承皇位,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这悲痛之余,他必须迅速地振作起来。
皇帝驾崩,整个皇宫乃至整个云启国都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云逸身着素服,面容冷峻,却难掩眼底的悲痛,他深知,从这一刻起,自己肩负的不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与命运,而是整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按照皇室的规矩,皇帝驾崩后需停灵七日,以供百官与百姓前来吊唁。这七日里,云逸每日都守在灵堂前,接受着各方的拜祭,同时也在心中默默思索着未来的治国之路。云轩虽为辅政王,但此刻也收起了往日的锋芒,与云逸一同处理着繁杂的丧事事宜,兄弟二人在这悲痛时刻,倒也难得地齐心。
云蕾公主则强忍着泪水,协助皇后打理着后宫诸多事务,确保后宫在这特殊时期能保持安稳,不生事端。
七日过后,便是新皇登基大典。这一日,京城张灯结彩,可那喜庆的装饰却也难掩空气中的凝重与肃穆。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他们既为新皇登基而好奇,又因老皇帝的离去而感慨。
云逸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皇冠,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位。每一步,他都走得沉稳而坚定,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将肩负起云启国的未来。
登基大典顺利完成,云逸正式成为云启国的新皇。朝堂之上,他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台下的群臣,心中感慨万千。
“诸位爱卿,朕今日登基,深感责任重大。朕定当以父皇为榜样,心系百姓,勤勉治国,愿与诸位一同努力,让云启国更加繁荣昌盛。”云逸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群臣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新皇初立,诸多事务亟待处理。云逸虽在之前的比试中有过诸多设想,但真正付诸实践,却发现困难重重。
首先是朝中势力的平衡。虽李大人的阴谋已被粉碎,但朝中仍有一些势力在观望,他们或是对新皇的政策心存疑虑,或是企图在这权力更迭之际谋取私利。云逸深知,若不能尽快稳住这些势力,将会对国家的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
于是,云逸决定采取怀柔政策,一方面对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加以重用,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力与赏赐,让他们感受到新皇的信任;另一方面,对那些心存疑虑的大臣,他亲自召见,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并解释自己的治国理念,试图消除他们的顾虑。
在经济方面,云逸推行的鼓励农桑、发展商业等政策虽得到了一部分大臣的支持,但也遇到了不少阻碍。一些保守的贵族认为商业发展会破坏传统的农耕社会秩序,纷纷上书反对。云逸为此事头疼不已,他深知若不能打破这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云启国的经济很难实现真正的腾飞。
云轩在一旁看着云逸忙碌的身影,心中也不禁对这位兄长生出几分敬佩。他虽为辅政王,但在军事方面的事务也并不轻松。边境时有外族侵扰的消息传来,他需得加强边防部署,同时还要训练新兵,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
这日,云逸正在御书房处理政务,突然听到太监来报:“陛下,苏婉晴在门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