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成道天书 > 第149章 知足常乐

第149章 知足常乐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成道天书!

此一时,石中仍旧稳稳当当地端坐在那块光滑得宛如镜子一般的大石头上面。其整个人,就如同与这块巨石融为了一体,上下两面一般。

他仍旧紧闭着双眼,仿佛老僧入定,又似石象般纹丝不动。太虚静地里的一切物质,早已无法干扰到他一分一毫。

此时的他,正以一种高深冥想神游之态,处在太虚之间,若不是他那异常平稳且绵长的呼吸节奏还在,还进行着,呼吸着。他真就如一尊亘古未变的石像一般。而在其每一次地吸气和呼气之间,太虚中似乎蕴含了某种天道韵律在。

此时此刻,石中的心神完全是沉浸在了对古老而又神秘的经典《道德经》观想与参想之中。

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段段奥义玄妙又充满智慧的字句,犹如一轮神轮骄阳就那般悬于脑后。使之整个人充满了圣境辉煌之光。

石中一直试图从《道德经》中去领悟隐藏其中的天道真意,如痴如醉如寂似灭,岿然不动,完全进入了玄妙无比的状态其中。

在《道德经》第九章中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些个文字骄阳光轮,就像是一道明亮的超炫光芒,虽在脑后悬挂,却是于冥冥之中一条智慧时空纽带,照进石中心灵深处的尚有黑暗角落,使其对于人生,对于世间万物的天道运行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非是一般道行所得来之真谛在。

第九章之意是“持有而且盈满的人,不如去注重其自己。兜揣而来锋锐无比的利刃,不可能长久保留。金玉满堂,没有谁能守得住。 富贵而又骄奢淫逸,那是自己遗留下其咎由自取的祸患。功成名就之后只身隐退,乃天之大道是也。”也正是他一直所追寻的天道真谛其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中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具有着深刻的哲理。他的真我思绪,也随之飘向了另一个位面方向,大东方一名为《剖身藏珠》的故事,悄然浮于他的真意心间。

此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人,为了藏匿一颗珍贵无比的宝珠,竟然不惜剖开自己的身体将其藏匿其中。

如此疯狂的举动,究竟是对财富的极度贪婪?还是一种不顾一切去追求心中挚爱的执念呢?石中于此陷入了深深的解悟与思考之中……。

话说很久之前,在大东方世界的那处浩瀚无垠、波涛汹涌之汪洋大海深处,隐藏着一座神秘而璀璨的宝山。

而这座宝山的存在,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收藏有无数地奇珍异宝,错落有致地分布其山峡谷间,且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即使在远隔千里的大海之上,也能清晰可见得到。自是引来无数生灵人众前来寻找探访。

在那么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里,有个勇敢无畏的男人,他听闻了关于这座宝山的传说,怀揣着满心的好奇以及对财富的渴望,便是踏上了探寻宝山,搜刮宝藏的征程。

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是登上了这座旷世遗存的宝山,且他很是幸运地发现了一颗直径约寸许的稀世绝美大宝珠。

这颗宝珠圆润光滑,晶莹剔透,内部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宇宙能量,光华莹绕,其所散发出来的光芒,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一般,璀璨夺目。

这个男人怎能按捺住此时此刻的欣喜若狂,便是着了疯魔一般,奋不顾身扑向那颗稀绝大宝珠,口中嚷嚷道:“我的,我的,我的,谁也别跟我抢。”

他小心翼翼地将宝珠捧在自己的手心里,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损坏这稀世珍宝。

随后他急忙下山来到海边,也不再去搜刮寻求其他财物,便是登上自己雇佣来的坚固小船儿,准备带着这颗价值连城的宝珠,返回家乡。心中无限期许着,从此便是飞黄腾达日,过上富甲天下的豪横生活。

然而,就在他们的船只刚刚驶离开海岸后不久,小船儿还未行至航程一半时,原本风平浪静的汪洋大海那海面上,便是突然风起云涌,天变色。

仿佛海里的蛟龙到来了!一时狂风呼啸而起,掀起滔天巨浪,猛烈地拍打在小船儿身上,使得船身剧烈摇晃,似要散架一般。

就在小船上的几人惊慌失措之际,就只见海面之上忽然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黑色身影,且伴随着一阵阵低沉的咆哮声,一条身形庞大的黑色蛟龙,慕然从水中腾空而起。

黑色蛟龙噗一出水,遮天蔽日,便是张牙舞爪地向着小船迎面扑来。所带起的劲爆风浪,更是有如筛筛子一般,颠簸得小船儿“嘎吱嘎喳”的着响,船里人儿摇晃,东倒西歪。

而这条黑色蛟龙,浑身上下覆盖着坚硬如铁的黑色鳞片,在雷电的光耀照射下,闪烁着一片片刺目寒光。

黑蛟龙那一双血红色的眼睛,透露出极其凶狠与贪婪的目光,令所见之人具皆毛骨悚然,不敢声作大喊。

小船的船夫见状,也是吓得脸青而又惨白,声音不无颤抖地对包船之人喊道:“东主家,不好啦!这是海中黑蛟来了啊!看它此来这般凶猛的架势,必定是冲着您手中的那颗绝世宝珠而来。您赶快紧地,把珠子扔进水里去,还了它去吧!否则它定会取了咱们这船上,所有人的性命啊!”

当船夫的话语传入那人耳中时,瞬间,他就如同遭到雷击电射一般,呆立在摇晃着的小船上,其内心被一股非常强烈的矛盾感所吞噬,整个人瞬间就坠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他知道,这黑蛟龙,是个具有令人胆寒又拥有恐怖力量和凶残本性的家伙。然倘若自己不听船夫所言,执意不肯舍了这颗绝世宝珠,那么此一次来,恐怕当真是再无生路可言了!必然是葬身于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成为黑蛟龙腹中餐。

光是想到这里,那恐惧之感便是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再也按压不住,令其身体不由自主地便是颤抖起来。

然而,绝世宝珠,如此稀世珍有,且一阵阵还散发出诱人光芒。其珍贵程度,放之于世间,那是何等的超乎想象,实乃是世间罕有的奇珍异宝呀!要让他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拱手相让,割舍掉这无价绝世宝珠,谈何容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都是这般讲来的么!?

他每一次凝视手中的宝珠,都能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吸引之力,仿佛这颗绝世宝珠已经与自己的灵魂紧紧相连,再难分割开去。

而这种深深的眷恋之意,与不舍之情,混合在一起,犹如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噬着他的心脏一般,令其痛苦不堪,而又难以决断。

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思想挣扎后,最终,对生存的渴望以及对宝珠的贪恋之心。使得他一咬牙,举起手中的利刃,强忍着剧痛,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大腿内侧,就狠狠地刺了进去。

锋利的刀刃划破肌肤,鲜血四溅,他闷哼一声,忍受住巨痛,手上的动作并未停歇。随着撕开的伤口不断加深扩大,他终于成功地将宝珠藏匿在身体之中。

然此时的海面依旧风高浪急,黑蛟龙仍旧在四处寻觅那颗感应到的绝世宝珠的下落。

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始终未能有所发现,感应之力也无用了!渐渐地黑蛟龙便失去了耐心。

它抬起龙尾,一尾巴扫了过去,小船儿转瞬间即是稀碎不堪。黑蛟龙庞大的身躯便缓缓向远方飞去,不多时便消失在茫茫大海深处。

与此同时,原本汹涌澎湃的海面,也逐渐地恢复了往日平静,一切似乎又重新回归到安宁景象。

十多天后,伤痕累累的人,拖着他们疲惫的身体,一个个艰难地爬上海岸,一个没死!

归了家,那个得珠人,顾不上处理身上的伤口,便迫不及待地从大腿中,取出了那颗险些让他丧命的绝世宝珠。

然而,当宝珠重见天日,显露世人面前之时。过上了富贵生活的他,这才惊觉,由于当时长时的被海水所浸泡,大腿上的伤口已经发生严重的溃烂,这会儿还散发出了阵阵恶臭。

尽管他遍寻代夫找来稀有药物,试图医治好这处伤口,但一切为时已晚,其自剖藏珠的那处大腿伤口,伤势恶化得极其迅速。也没过多久,感染带来的毒素,便沿着他的血管蔓延至他的全身。算来回家也才月余,他便被病魔无情地夺走了生命。

而那颗他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也要拥有的绝世宝珠,最后却被皇家索要去,作为上贡献礼给了,其后人也难保留住,这颗他用生命留存下的稀世奇珍。

唉!在这个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凡尘世界里,此一则寓意深远的寓言,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多少迷茫前行人的道路。

似乎时刻地告诫着人们,一定要自珍自重,自惜自爱。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舍去生命即是放弃更多美好,哪怕重入轮回,你又怎还是你,一碗孟婆汤下肚,前程往事皆尘封。

悉心地去呵护好自己当下无比珍贵的身躯,方才是此一世生存意义之所在,切不可因身外之物,金钱财获粪土类给迷乱了明珠般的心智。

此一则寓言之中,主人公原本过着平淡却安稳的好日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那颗渴望财富的心愈发躁动起来。

他对那些身外之物的贪恋也日益膨胀。渐渐地,他忘却了自身的健康与生命值,忘记了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宝藏。

其实凡尘世间,生灵人众多是如此,且个个不输此故事中人物。都是为了追逐所谓的荣华富贵,没日没夜地追求财富,忘我工作,全然不顾身体早已发出的疲惫信号。

而且基本上都是长时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饮食毫无规律可言,睡眠也是严重不足。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身体终于不堪重负,亮起了红灯。可即便如此,依旧没有停下追逐权钱利益的脚步,许也是停不下来了吧!依然执迷于,对那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的执着。

最终,悲剧降临了!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和忽视健康,身体彻底垮掉,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曾经为钱而活,今时花钱求生!可悲可叹!自有可怜!

想一想,曾经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如今变得无比的憔悴,一副病入膏肓之态。尽管此时懊悔不已,但一切都已为时太晚,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无法换回逝去的健康和生命。

悔之晚矣,悔不当初,是一句“天道不公”了得!还是一句倔强之客“我命由我,不由天”!

其实一切无非人所为,何必轻言巧语胡乱安慰自己个呢!三思而后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才是天道使然。

此一则发人深省的寓言,无疑给普世凡尘敲响了警钟,它郑重地提醒着每一个人“人在旅途,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明智地去权衡利弊得失。切莫因一时的贪欲,而迷失了方向,丢了本初之心。更不能为了追求虚幻的财富,而轻易地牺牲掉自己的身体,健康实乃至尊宝贵的生命形态。

毕竟作为一介凡人,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和鲜活的生命,才能真正去享受生活所赋予的种种美好。贪多嚼不烂,知足方常乐!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

(《家书·谕纪泽、纪鸿》清·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