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失败贯穿人生始终!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一个王安石,一首《临江仙》,一夜之间,就引爆了整个网络。
如果单独把这首词拿出来,虽然也是千古名篇,但可能也需要发酵的时间,才能被传播到一定的范围。
如果单独只有王安石的故事,可能还起不到如此劲爆的效果。
因为王安石的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
以上评价形象来说,就如一坛陈年老酒,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才能感受出其中的韵味。
它不像苏轼李白的很多诗词一样,雄伟奇丽,气象万千,一眼就能觉其非凡。
但当这么一首《临江仙》,配上王安石堪称悲情的人生故事时,瞬间就不一样了。
安卉感觉自己今晚的情绪波动,比过往任何时候都要起伏巨大。
最初对于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王安石,是欣赏的心态,尤其是那篇《伤仲永》,安卉已经在考虑找个重量级的青年杂志发表。
妥妥的劝学正能量!
是国家层面最喜欢的激励内容了。
等到中年的王安石,又让人不由得感到心疼。
那么多的灾难接二连三,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却一点都不敢倒下,甚至连露出懦弱的一面都不敢。
只能咬紧牙关,坚持向前,哪怕步履蹒跚,哪怕风沙扑面,也只能奋力前行。
到了安卉这个年纪的人,最能体会这时候王安石的难处。
你是不能倒下的啊!
因为没有人能帮你,也没有人能体谅你的辛苦和不幸,请假超过三天,公司内就各种流言蜚语开始滋生,请假超过一周,你就要惶恐害怕起来了。
万一公司忍不住找个人事hR和你谈话,估计连死的心都有!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安卉就是处于这种彷徨不安的心态之中,她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失业,而是家里的“咖啡”,要如何度过没有罐头和猫条的日子……
等到变法开始的时候,安卉内心是激动和敬佩的。
一条条如手术刀般的变法条文,就如同医术最精湛的外科大夫,在名为“王朝”的巨人身上开刀,每一刀下去,你既不能切到大动脉,导致病人大出血危及生命。
又不能切得太浅,导致找不到里面的肿瘤,无法根除顽疾。
甚至你还要考虑在动手术的同时,要让这个巨人还能正常地行走、奔跑、运动,不能让巨人的虚弱,被其他巨人所洞察。
最后,在巨人的体内,还有许多名为“旧法派”的病毒细菌,在与你争锋,你每割除一处肿瘤,它又蔓延滋生一处新的病变战场,甚至还妄图沿着手术刀,爬进大夫的身体里,让大夫也染上一样的疾病。
难!
太难了!
可想而知,要做这么一台大手术,等同于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
而全面计划、实行这个系统性工程的,只有王安石一个人!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安卉觉得王安石做得已经足够出色了。
出色到什么程度呢?
在她看来,王安石实行的新法,是超越了时代的进步!
他的所谓“新法”,没有从加重税赋,增加百姓负担这种“简单粗暴”的偷懒模式出发,而是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
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
这是什么?
这就是现代国家的理财原则啊!
只是执行于11世纪的北宋,太过于超前,因此不被人们所理解罢了。
所谓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是疯子,王安石直接跳跃了千年,于是成了奸相,成了扰民致乱之人,成为北宋朝廷的罪人,背负了千年的骂名。
可悲、可叹!
即使以安卉的阅历和修养,在听到王安石被攻讦人品,被污蔑“十宗罪”,被天下人所抛弃,被自己人所背叛时,她的心情是悲哀的,更是愤怒的。
何至于此?!
想做点实事真的就这么难吗?
悲愤的情绪在王安石退相归隐江宁后,达到了最顶峰。
一度让安卉心里像是堵着一块土垒,不吐不快!
然而这股悲愤和不甘,随着王安石晚年生活在顾知书的声音里缓缓铺开,很快就平复了下来。
王安石在生活里修禅,听众仿佛也经历了一次佛门禅音的洗礼,褪去了浮躁,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是啊,连王安石那么性格要强的人,都能放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又何必要为之介怀呢?
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因权力斗争而结局悲惨之人,比起自己失势后被投入大牢,严刑拷打,比起全家被安上一个罪名,满门抄斩。
王安石在人生的晚年,能够安安稳稳地从政治旋涡的中心全身而退,守着自己的半山宅邸,泛舟江上,骑驴钟山,已经算是极大的幸运了。
何况,谁又能说王安石的一生,是碌碌无为的一生呢?
而所有所有的情绪,叠加在心底,最终被一首《临江仙》所彻底引爆。
滚滚长江浩荡东流,一去不返,从不回头。
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也像这翻飞的浪花一样,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争什么是与非、成与败,这些都是都是短暂不长久的事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去楼空,朝代更迭不断。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阳照常升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这词里所写,不正是王安石一生最好的写照吗?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王安石先生,若你能听到后世人写的这首词,一定会爱得手不释卷,一边品读,一边垂泪,然后发出释然的哈哈大笑吧?
顾知书把这首《临江仙》贴在你故事篇章的结尾,对我们这些听众读者而言,足矣!
…………
“今天晚上,有很多听众给我们发来了反馈,说王安石的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一个如此优秀的思想家、政治家,位极人臣,却已然办不到他想要的变法,让人难免感到悲观绝望。
本期的《深夜巷话》,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看看能不能解决你的心头疑惑。
首先,我觉得,人活在世上,要接受一个大概率的事实——
失败,总是会贯穿你人生的始终!
这种失败,不仅王安石经历过,王阳明、苏轼、苏辙、苏洵、尼采等人,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
他们有人从失败中爬了起来,最终取得让人羡慕的成功,但也有人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也只能不甘咽下失败的苦果。
即便天才如他们,都尚且如此,对于平凡普通的我们而言,就更应该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失败观,不要视失败为洪水猛兽,它赶不走,却也吃不掉我们任何人。
我们总是会把诸如‘天道酬勤’、‘人定胜天’、‘胜天半子’、‘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些话挂在嘴边,激励自己。
这也没错,毕竟勉励自己,才能加倍努力,去奋斗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但我并不建议任何人把这些话,当作是内心所供奉的信条,以最严苛的标准去要求苛刻自己,为了这份信仰奋不顾身。
因为时间做任何事情,无非是两种结果,成功,或者失败。
希望没有调皮的听众在这里插一句‘我选择摆烂’之类的玩笑梗,摆烂是一种人生态度和选择,在客观上它也得被归入‘失败’的范畴之中。
而一旦你发自内心地坚信,人定胜天,那当失败的结果向你袭来时,你就会陷入到无尽的自我怀疑和挣扎之中。
我是不是哪里做得还不够好?我是不是过去还不够努力?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下次要如何避免等等。
甚至你会开始怀疑,是否一切的理想都是骗人的?
我明明已经足够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会失败?为什么天道并不酬勤?为什么别人天生就赢在起跑线上,而且一路领先,从未被超越?
你会陷入到虚无当中。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任何事情,都逃不过成功或失败两个结果,哪怕从最简单的概率学上分析,两者也各占50%的概率,哪由得你说改变就轻易改变的呢?
过于执着,理想主义就会滑向虚无主义、犬儒主义、放纵主义的深渊,让你难以自拔。
当现实世界无法解答你内心的疑惑时,你可能还会去寻求宗教的解释,是不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后天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先天的宿命注定?
王安石的故事,至少带给我本人最大的启发就是——
做你该做的事情,然后坦然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我们需要努力吗?当然需要!
因为即便是方仲永那样与生俱来就有写诗才华的天子骄子,后天一旦错过了培养与积累,最终也会变成泯然众人矣。
王安石也提醒过我们,连天才都尚且如此,你一个普通人还不好好学习努力,你想堕落到什么地步啊!
虽然哪怕我们努力过后,结局依然可能是一地鸡毛,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努力的意义就在于,你还有获得成功的50%机会。
是的,人生所拼搏的,不是必然的成功,而仅仅是那50%可能成功的概率,就是这一半的概率,就足以让我们竭尽全力,身心俱疲,甚至是遍体鳞伤!
但如果你因此就畏惧了,退缩了,不去做了,那失败的概率,将会是百分之一百!
还记得我之前讲过的罗老师吗?嗯,就是凭借一己之力创造出‘法外狂徒张三’这个可爱形象的法学老师。
他分享过一位学生的故事,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高考失利了,没考上本科,然后有人告诉他,只要交钱,就可以让你先上车后补票,获得进入大学读书的机会。
年轻人欣然接受了交易。
他果然获得了学生证,得以进入一所学校读书。
每天都和其他同学在一个教室听课,在一个饭堂用餐,在一个宿舍就寝。
一切都和其他人一模一样。
就这样过了四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毕业证书,并且由于他品尝过失败的苦楚,在这四年大学时光里,他格外努力。
不仅考研成功,而且还通过了难度系数极高,号称‘天下第一考’的法考。
可能很多听众不知道法考有多难,网上有过一个段子,是这样描写法考难度的——
让你在一天时间内,把大学一学期的功课全部考完,这就是法考!
可想而知,这位年轻人是何等珍惜他的大学四年光阴,刻苦用功,终于为自己赢得了一份领先于大部分同龄人的资质。
然而,就在人生最志得意满之时,一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轰在他的头顶。
自己的毕业证书,居然是假的!
他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机会,是被骗了!
因为这次欺骗,他的研究生资格被取消了,法考的成绩也作废了,就连本科生的身份,也就沦为空想。
也就是说,他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四年时光,结果却是一事无成!
你能说这次失败,是因为年轻人的不够努力,不够勤奋吗?
换做是你,面对这样的困境,又会如何处理?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痛哭崩溃,会从此不再相信这个世界的任何美好,对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都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
会变得自闭,会变得愤恨,会仇恨这个世界,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冲动。
我的人生被毁了!
然而,大家知道那个年轻人是怎么做的吗?
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去自考,补上了自己空缺的本科学历,又重新去参加法考和考研,都再次顺利通过。
最终迈进了全国最顶级的法学学府,追随了最顶尖的法学教授学习。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我们登上并非我们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
人的一生能决定的东西很少,出身、智商、外貌、身高,这些东西都不受我们的主观意愿所控制。
我们也无法决定自己一生中能否有贵人相助。
所以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没有谁的剧本值得被羡慕,演好自己的剧本,就是对此生最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