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高考从赤壁赋开始单开族谱 > 第194章 浣溪沙

第194章 浣溪沙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高考从赤壁赋开始单开族谱!

整首诗不仅能够正着读,还可以倒着读,而且对仗同样工整,可见李云的遣词造句的方面,怕是已经登峰造极了吧。

如果说顺着读是从月夜江景到日出破晓,那倒着读就是晓日黎明到黄昏孤人渔舟唱晚了。

读着诗,人们甚至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那金山寺外两种不同的景色。

“诗,还能这么做!”

众人也终于明白之前直播间几位文学大佬的感叹了,看来不仅是他们这群不从事文学一途的普通人,就算是沉浸此道十几年几十年的老教授们也第一次见到此等情况啊。

众人也理解为什么朴智敏再看了一眼李云所作之诗后就投笔认输了,就这种质量的回文诗,别说是给他十分钟,一百分钟,十个小时恐怕也够呛。

想到这众人看向朴智敏的眼神充满了同情,你说你比啥不好,非得跟李云比诗,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嘛!

观众们看向李云的眼神也再次发生了变化,李云实在是太稳了,稳定的不像话,而这首回文诗的意境也让无数人激动不已。

用古言题材写出来的东西,在华夏人听来是那么的舒服畅快,仿佛整个毛孔都舒张开了一般。

诗词爱好者们兴奋的嗷嗷叫,期待着接下来的一局比试。

苏轼的这首《题金山寺》是回文诗精品中的精品,虽然不如他其他的诗闻名于世。

但由于这个世界文化断层的缘故,此诗的特殊性远远超过某些顶级作品。

李云写出这首诗的原因无他,不抒情不言志,纯粹只是的炫技罢了。

或许是朴智敏也看出了李云的想法才干脆认输,也好让自己看起来体面一些。

作为号称棒子国百年难得一遇的诗才天才,朴智敏绝对有能力写出一首不错的诗,但是和这首回文诗比起来那就是关公门前耍大刀了。

朴智敏深深的看着李云,李云面色沉静如水,见朴智敏的目光望了过来,就淡淡笑了笑,光从站姿来看朴智敏就知道眼前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

强的可怕!

托马斯看到两人交汇的目光,拍了拍朴智敏小声安慰起来:

“此人乃华夏文坛超级新秀,更是有东方宁和韩正阳倾囊相授,或许是正好撞到了他擅长的题材。”

“你不必灰心,莫要太在意第一局的输赢。”

朴智敏无所谓的笑了笑转过头看着托马斯。

“领队,我自出道以来未尝一败,现在能够遇到一位有意思的对手,我很满意!”

“他——李云,只不过是我四冠路上最有厚度的垫脚石罢了。”

这时,休息时间到了,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了第二局的时间倒计时,东方宁走上前随意的拿出一颗彩球。

“端午!”

时间倒计时开始,两人也迅速返回了各自的桌案。

以节令为题的诗词并不难做,节令之时相会,团聚,宴饮,庆祝,等等之事总会激起文人豪客的创作之情,有那文采飞扬的没准还能留下惊世之作。

可正是因为每年都会流出许许多多的作品,想从这些作品之中突出重围倒是有些困难了。

台上台下气氛紧张,散贝凝三人屏住呼吸尽力不发出一点声响,整个礼堂安静的可怕。

朴智敏再次闭上了眼睛,自从第一局闭眼之后,有人就去特意搜索了此人,相传着朴智敏作诗爱闭眼沉思,当他睁眼之时,就是诗成之时。

或是舞台上太过安静的原因,所以一阵突兀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

李云迈步走到书桌之前,提笔就写。

众人脸上的笑容再次僵住,托马斯淡定的表情也彻底不复存在。

从东方宁抽出题目这才多久,看着电子屏幕时间还没过去半分钟,李云这就想好一首诗了。

直播间内网友们再次炸锅。

“不是,李云大大这就想好了?”

“嗯?我拉个粑粑的时间,李云大大这就开写了?”

“噢噢噢,我头有点晕,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李云这家伙是人工智能吧。”

华夏各处。

考古现场,老专家取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拉着身旁的年轻人指着屏幕中淡然书写的李云,一脸怀疑的开口问道:

“这个叫李云的小子是华夏人?”

身旁的年轻人如小鸡啄米般点头。

“你确定这是文化交流会,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两国综艺节目?”

年轻人飞快的摇头,又再次点头。

“那就纳闷了,这北大的东方宁文学造诣都这么高了?”

“还是说这里有猫腻?北大为什么不选一个演技好的?这小子的演技也太拙劣了吧。”

在众人诧异的注视下,不过一会,李云就再次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心中一个和李云长相一模一样的小人正恭恭敬敬的跪在一处墓碑前小声念道:

“东坡先生,苏老祖,晚辈李云要再次借诗一用,若先生泉下有知请去报复那自由联邦的托马斯,李云一切所行之事是他要挟作做,此人尖嘴猴腮獐眉鼠目尽显小人姿态......”

做完这些李云朝着托马斯嘿嘿笑了笑,走到了东方宁身边。

托马斯一脸问号,你跟我笑屁呢?

怕不是有什么阴谋。

“老师。”

东方宁点点头脸上虽是在笑,可心中也讶异万分,这小子写诗怎么这么快,不过此时面对直播东方宁也只好装的淡定。

而这时,工作人员已经将墨迹未干的纸给挂了起来,众人这回的眼神和上一次却截然相反。

和上一首诗相比,这首诗并未刻意炫技,无论内容还是格式都极其工整,就算把此诗放进教科书里也没任何问题。

《浣溪沙·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