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367章 千里战线

第367章 千里战线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随后。

大家前往侧殿用膳。

饭菜很丰盛,却不显奢华,大多是本地的一些特色吃食。

其中有数道豆腐做的菜肴。

据说。

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倍受当地百姓喜欢,做成各式各样的美食。

最具特色的一道小吃就是——“豆腐脑”。

口感细腻,味道鲜美。

搭配蒜泥,豆豉,香油等调料,其味更加美妙。

另外。

还有烧饼,糯米圆子等传统吃食,以及一些河鲜。

野生河鱼,河虾,河蟹经过烹饪,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喝的酒是淮南郡当地的米酒,因淮南王刘安特别钟爱,被当地百姓称作——“王酒”。

酒水微黄,烫过后酒气颇浓,尝起来香甜无比,特别好下肚。

“此酒不错,难怪淮南王喜欢!”

宇文衍和众臣喝了一杯,放下酒杯夸赞道。

作为当地父母官,慕容三藏顿感脸上有光,拱手谢过皇帝赞许。

小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随意,端起碗,开始大口干饭。

他的胃口向来很好,也不挑食,吃什么都香。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也多。

盛汤用的大海碗,不论是米饭还是面食,每顿吃一碗不在话下。

饭后。

宇文衍在众人陪同下登上城墙。

龙武卫第一时间接手了寿县城防,按照皇宫规格布置。

城外还有近万军士护卫。

内外结合,形成了数道铜墙铁壁般的坚固防御。

城墙上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城门楼还架设了八牛床弩。

这种既可单发狙杀,又能多矢齐射的远程大杀器,用于城防再好不过了。

士卒看到天子驾临,全都立正敬礼,眼神中闪耀着崇敬的光芒。

宇文衍下过一道诏令,凡当值在岗军士,见圣驾只需要敬礼即可,不必单膝跪地,拱手见礼。

小皇帝点头示意,有时还驻足询问几句。

“陛下,此地当真是好啊,二水交汇,交通便利,民风质朴,还是鱼米之乡……”

韦孝宽立于城头,略显沧桑的脸上尽是欣慰之色。

“好山,好水,好风光,这还是郧国公六年前伐陈的功劳呢!”

“对了,如今身临其境,和朕好好说说当初的寿阳之战!”

那次出征,宇文衍让王鹰,元氏兄弟,李药师以及三十名暗卫随军历练,增长见识。

暗卫提前潜入城池,获取情报,为攻城贡献了一份力。

城破后。

王鹰在千军万马中小试岳王枪之威,直接挑杀想要突围的守城主将。

元氏兄弟也有英勇表现,最先冲锋入城,数十斤的双锤和狼牙棒杀得陈军人仰马翻。

李药师在乱战中推开郧国公,惊险躲过敌军冷箭。

说起当年的战事,全在笑谈中,已经没有了战场上冷血残酷的气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当年的小屁孩如今都成先锋将军了……”

韦孝宽看着朝气蓬勃的李药师,仿佛见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郧国公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在您面前,吾等永远都是孩子!”

你看看,这就是现在的李药师,谁还敢说他情商低,不会做人?

比起历史上不善言辞,不善交际,只顾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的“军神”,性格有了很大的不同。

“你这孩子……”

韦孝宽笑颜逐开,心里很是受用,对他的喜爱溢于言表。

这几年来。

他也在有意栽培小李靖,把自己一生积累的军事经验悉数传授。

李药师神童之名也不是虚的,显露出了军事方面的天赋,一点就通。

能得到“大周第一战神”的指点,那是多少青年才俊梦寐以求的事情。

何况韦孝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说是他的关门弟子都不为过。

第二天。

李药师率领三万军队返回扬州。

行军总管王鹰、元威率军两万南下庐州,与当地驻军合兵一处,训练待命。

本来,宇文衍想把行台南移至庐江城,滕王,韦孝宽,王鹰等人均竭力反对。

那里离长江太近,一旦战事不利,遭陈军围困,后果不堪设想。

小皇帝无奈,只得作罢。

十月底。

中路行军元帅王轨抵达江陵,原西梁主萧琮与他同行。

小皇帝的这个大舅哥放弃皇帝名号后,被封为梁国公。

宇文衍让他做了王轨的元帅府长史,刷上一波军功,也算是对他纳土归朝的额外赏赐了。

他是土生土长的江陵人士,对荆州之地最为熟悉,于军事行动也是有所帮助的。

另外。

元胄所部到襄阳后改走水路,坐船沿汉水顺流而下,直至江夏汉口(武汉)。

长江上游。

杨素所率的西路大军也集结完毕。

自此。

一条西起巴蜀,东到大海的千里战线形成。

三路大军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就在大周兵锋所指,陈朝江山社稷岌岌可危之时。

陈叔宝依然沉迷于丰乳肥臀,淫诗艳舞的温柔乡中不能自拔。

他就像一个行尸走肉的帝王,啥事都不知道。

凡是不好的消息,都被中书舍人施文庆等人给挡住了。

大周伐陈的诏令,以及一切军事行动,他压根不清楚。

就像一个社恐的宅男,整天沉迷在自己封闭又美妙的温柔乡中,醉生梦死。

太史令章华实在看不下去了,上书劝谏:

陛下即位,不思先帝之艰难,不知天命之可畏,溺于嬖宠,惑于酒色,祠七庙而不出,拜三妃而临轩……

长此以往,恐怕国将不国,社稷倾覆!

一个臣子对皇帝说出如此重话,已然抱了必死之心,算是死谏了。

在一帮文人狎客彩虹屁的熏陶下,陈叔宝或多或少有些幻想症。

认为自己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陈朝也是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

甚至北边的周朝也是和蔼可亲的。

特别是他们的小皇帝,很是可爱,懂事明理,而且诗文才绝,令人惊叹。

在江总,孔范,施文庆,沈客卿等佞臣的谗言下。

良臣章华被陈叔宝以“大逆不道,危言耸听,其行不轨”为由斩首示众。

从此。

再也听不到不和谐的声音,也没人敢谏言了。

寿县。

指挥大殿。

宇文衍接到了各路大军整装待命的消息。

“陛下,万事俱备,就等您一声令下!”

韦孝宽陪同小皇帝站在巨大的沙盘前。

指着部署完毕的三路大军,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

这由不得他不激动!

作为一名汉臣,实现华夏一统,是其毕生夙愿。

……

十一月中旬。

囤兵汉口的元胄率军大张旗鼓地作势要从江夏渡江。

驻守长江上游峡口的陈军将领周罗睺率军回防武昌,严阵以待。

然。

此举却是周军的调虎离山之计。

周罗睺大军一走,上游江防空虚。

西路军杨素所率大军趁机下水。

八艘五牙战舰,数百艘黄龙战船,以及上千艘“平乘”、“舴艋”等功能性战船,浩浩荡荡顺流而下。

这就是宇文衍让杨素在永安三峡打造的十万水军。

尤其是五牙战舰。

就算是水军极为强大的陈朝,也没有能与之匹敌的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