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莽在北宋末年 > 第13章 叔侄,父子

第13章 叔侄,父子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莽在北宋末年!

县廨监牢。

最里一间牢房,县尉高志关押在此。

方毫、方七佛、仇道人一行,押着高进走到牢房外。

高进手脚戴着铁镣铐,走路时叮哐作响。

“叔父!”

隔着木栅栏,高进见到被囚多日的高志,“叔父可还安好?可有受伤?”

高进眼眶微红,声音发颤,两手紧紧抓住木杆。

“好,好,叔父一切安好......托山,你....可还好?”

高志见到侄儿也颇为激动,两眼红红,从木栅栏间隙伸出手,和高进四手相握。

见到高进手脚被铁镣铐磨得血淋淋,高志只觉剜心般疼痛。

高进咧嘴用力点头,努力不让眼泪水流出眼眶。

方毫不耐烦道:“人你也见了,本公说话算话,只要你愿意为圣教效力,你叔父就可以不用死!”

高志一惊,紧抓木栏道:“托山,不可!”

高进不敢看他眼睛,低下头,缓缓跪倒,嗓音沙哑:“高进,愿为圣公效死命!”

“哈哈!好!”

方毫颇为高兴,俯身将他搀扶起:

“入我圣教,往后便是自家兄弟!本公今日又得一将才!哈哈~”

高志死死盯紧低头沉默的高进,一字一句咬牙道:“你敢从贼,叔侄亲情自此两断!”

高进看他一眼又飞速低下头,默不吭声。

方毫冷哼道:“高县尉,你真该庆幸,自己有一位武艺高强、箭术惊人的好侄儿!

否则,今晚活祭台上,又要多一具进献明王的森森白骨!”

高志大笑数声:“贼酋方腊也曾聚兵十余万,破六州五十二县,震动东南半壁河山!

可那又如何?不过半年时间,兵败退守帮源洞,最终为朝廷官军击破!

我劝你还是莫要痴心妄想,早早收手归隐山林。

否则,迟早跟你父方腊一样,落得个兵败被俘,问罪弃市下场!”

方毫眯着眼,脸色阴沉如水。

高志浑然不惧,轻蔑相视。

高进暗暗攥拳,心提到嗓子眼,担心叔父一番话激怒方毫。

万幸的是,方毫只是冷冷嘲笑一声:“高县尉做了几年官,口齿倒也伶俐起来。”

高志重重哼了声,深深看了眼高进,回到牢房内里,往草席一躺。

“走。”

仇道人朝前引路,方毫负手跟在后。

高进瞥了眼站在身后的方七佛,那双鱼白眼令人心悸。

“万请叔父保重!”隔着木栅栏,高进跪下咚咚磕头。

牢房里,高志却不看他,翻过身面对墙壁。

高进爬起身,咬了咬牙,跟在方毫身后离开。

路过长廊居中一间牢房时,方毫停下脚步,掩住口鼻凑近木栅门,瞧瞧里面的情况。

高进认出这是几日前,关押赵莽、钱丰和他的牢房。

此时牢房里,关押的是钱丰和钱文杞父子。

一股浓烈屎尿秽臭气,伴随血腥气透出牢房。

阴暗角落里,一具肥胖尸体横倒,正是钱文杞。

钱丰跪在一旁,低着头,脏腻打结的头发遮住脸,一动不动。

他身上窄袖袍划得破烂,沾满血迹和污秽,比乞丐还肮脏不堪。

方毫道:“今日可安排‘父子竞食’?”

仇道人笑道:“回禀圣公,今日只怕不成了,那钱文杞老儿昨夜撞墙死了。待属下重新挑选几人,再为圣公表演。”

“喔?没想到那钱老儿肥胖如猪,倒也有几分刚烈性子。”

方毫略感意外,失笑一声。

自从霸占县廨,方毫就让仇道人安排钱氏父子玩“父子竞食”的把戏。

把父子同室监押,放一盆水,扔几个蒸饼,让其相互争抢。

方毫就坐在一旁看戏。

起初只是拳脚缠斗,后来扔些刀剑匕首棍棒给他们。

看到父子自相残杀,方毫感到兴奋、痛快,比玩弄那些从本县大户家里掳来的女人还要有意思。

若是钱丰父子敢拒绝厮斗抢食,就会惨遭酷刑折磨。

几日下来,钱文杞已是半死不活,不堪受辱,于昨夜撞墙身亡。

方毫突然想起来,赵莽父子身手不俗,玩此游戏一定比钱氏父子有趣多了。

只是碍于鲁达面子,不好下手,让他颇为遗憾。

仇道人道:“圣公,这钱丰留下没用,不如杀了?”

方毫想了想:“不急,每日给口吃的,让他活着。听说钱氏在杭州、秀州有些产业,留下他或许有用。”

仇道人笑道:“圣公想的周到,钱氏家大业大,还能榨出些油水来。”

出了监牢,方毫对高进道:“往后,你跟在仇道人麾下,负责训练弓弩手。”

高进抱拳:“小人遵令!”

待高进告退,方毫冷下脸来:“此人射术厉害,当日抓捕,十箭杀十人,若非七伯出手将其擒下,只怕就让他逃了。”

仇道人忙道:“圣公放心,属下一定死死盯住他。”

方毫想了想,问道:“他追踪我们多日,究竟打探出多少秘密?杭州的事情,他可知晓?”

“这....”

仇道人迟疑了下,有些拿不准,“应该....没被他发现太多....只要会稽山和杭州两处不出问题,咱们的计划就能顺利推进。”

方毫沉声道:“盯紧他,有任何异样,立即处死!高志也派人看好,不可出岔子!只要高志在手,量他也不敢放肆!”

“属下遵命!”

ps:

高进:历史原型高托山,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率起义军纵横山东各州,声势鼎盛时拥兵三十万。北宋灭亡后,继续率领义军活动于河北,后被金军击溃,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