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甲科学堂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新莞人穿越成农家子!
就样不知不觉的,时间又过了一个月,我们村的新学堂终于修建完毕,为了能让学堂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族长让我去办这件事。我于是又到县丞家里请教世潮族兄,我把我想到的几个名字和族兄说了:“南北学堂、四海学堂、神州学堂......”族兄听了我的话,就哈哈大笑说:“世龙啊,我们小小的一个乡村族学,你搞一个震惊全国的名字出来,是不是有点夸张啊?”我也觉得有点过了,只好挠了一下头说:“这也没有什么啊,说不定几百年后我们就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学堂呢!我们要敢想,才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啊,如果你从来都没有想过的话,那也就是永远没有我们想要的结果了。”族兄听了我这好像有点哲理的话,也不禁点了一下头说:“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是耽心犯众怒啊!要不我们还是想一个我们想要的目标,但又低调一点名字,这样就好了。”我们想了好久,也没有好的结果。后来我就问了族兄一个读书人的问题让他回答:“大哥,如果你现在还在读书,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当然是考取状元啊”族兄脱口而出,我接着又问:“状元的另外一个叫法是什么?”族兄回我说:“状元另外的叫法也称甲科第一名!”“甲科、甲科。我们就叫甲科学堂吧,这样的名字没有像状元那样会犯众怒,但又和状元的意义是一样的。每个学子看到名字就会想到以后自己想要的结果。”“对对,就叫甲科学堂”族兄也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附和我,我们就一致决定用这个名字。我接着又说,“要不,大哥你抽空就帮忙把学堂的牌匾写好,我叫人做好交给族长。世潮这时又说,“要不你叫你的义兄托关系找一个管学政的大官来提字,这样会更好。”我想了一下,也是啊,在我前世的时候,那一间学校或有名的大公司都是叫名人来题名的,于是我也说:“好,我等一下就去清华书坊叫人去办”。
到了清华书坊后,先是和江掌柜寒喧一番,我就开门见山的把我的来意说明,让他帮忙联系一下江公子。江掌柜说:“这个容易,我们平时只是书信往来的话都有飞鸽来传的,过一会我就把这件事和江公子说明,他现在还在京城那边做《神雕侠侣》的宣传,他收到你的信后,马上就可以办了,你可能半个月就可以收到,”“这么快啊?也好,这样我们就可以赶到元旦那一天让我们的族学开馆了!”我还托江掌柜到元旦那一天,和江公子一起来我们村参加我们族学的开馆庆典。江掌柜欣然同意,说:“好的,到时我一定和江公子去观礼的。”我把这件事办好后,就回去和族长回复了,听我和县丞世潮一起想出这个甲科的名字,也是很高兴,后来又听我说,拜托了关系让京城里管学政的大人亲笔来提我们学堂的名字,更是喜出望外,说:“世龙啊,你真是我们虞家子弟的骄傲啊!不错、不错。”
果然,过了没半个月,京城那边就送过来连江甲科学堂这块金光闪闪的牌匾,我和族长一行人就把它挂上去,并用红绸包住,等到元旦那天再揭幕。在学堂开馆前一天,我们村的理事会又召开一次会,当然也是由族长先发言,族长就说:“在全村族人的支持下,在县丞大人的关怀下,我们村的新族学甲科学堂终于修建好了,明天就是我们新族学开馆典礼,在这里,让我们县丞作学堂开馆前免励发言“。这时,世潮就开始了他那热情洋溢的发言,最后还嘱付在座所有人,明天开馆典礼除了连江县县令、县丞会出席外,还有清州府管学政的主官也会过来,还有清州府的知州也会过来,当然这些当官的会由县里面统一招待,不用村里面来招待,因此也不用太紧张,但是也不能失礼于人啊,因此每个开会的人回去后,要在自己大房里向各家各户说明这个情况,以免闹出笑话。最后还问我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我想了一下,就说:“各位长辈、叔伯兄弟,明天就是我们学堂改换门面的新一天,这也是全村各位族人努力的结果,明天清州学政过来我们这里,我是想请县丞帮忙请学政大人推荐几个水平高、德行好的先生过来我们甲科学堂任教。这一点是必需的,要不然,我们办这个学堂就失去了意义了。至于请先生过来的费用,我是这样想的,在不用增加全村族人的负担的前提下,先用我那个珠三角农庄收益的两成来支付,当然了,如果还是不够的话,我还会发动我的一些富户朋友募捐,直到村里的族产过一段时间有收益的时候我才引退。”大家想想也是这么一回事,现在建好的那些“学区房”还在那里空着,是没有收益的,只有等到学堂的知名度打开后,才会租一个好价钱,现在学堂不管是位置还是交通都是很好的,学堂到县城现在也就是一公里的路程,上次我也叫我表弟黄二强拓宽、夯实了那条路,现在可以算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了。那些学区房在开始修建的时候,我曾给过族长一些建议,房子不用修太大,但结构要合理,要有客厅、书房,也要有厨房,其他的就按现在的常规来修建就好了,这样租金不用太高,却又很多人来租,收到所有的租金都作为族产来管理,如果多的话,还可以按人口分配给族人。到时知名度打开了,这些学区房就会供不应求了,那时,我们村又可以修建学区房二期,还可以在附近修一些餐馆、旅馆的,这些都是我们的族产,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的族产就会越来越多,全村人就会走上小康的生活水平了。理事会的所有人听了,都很振奋,仿佛这些目标都已经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