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思想工作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带着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种田忙!
别看小丰村的日子过的红火,实际上新朝刚立,秩序重建,底层的百姓最是艰难。
除了小丰村以外的百姓,日子过的尤为困难,哪怕是如今有了一年的收成,不用交赋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时常有人在田野里挖野菜吃。
而小丰村周围是大家最眼馋的地方,想来野菜一定肥壮,可惜没人敢来。
在小丰村人自己眼里,他们依旧是普通的平头百姓,可在周围人的眼里,他们早已经不是一个阶层的人,是老爷,是乡绅,是和他们格格不入的人。
他们羡慕小丰村的生活,却又打心眼里觉着自己无法达到那种成就,根本原因是他们裹足不前,没有胆量。
好在总有人脑子转的快,找机会和罗三舅搭上了话,请求他将双季轮作的技术教授给他们。
罗三舅自无不可。实际上自从圣上将他们村的粮种全部收缴他就看出来了,无论是种植方法还是粮种的改良,都将迎来一系列的变化。
他自己是苦过的人,当然能理解百姓的不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要有人愿意学,他没什么问题。
来找他的是邻近村子的村长,前期的一切沟通都水到渠成,罗三舅甚至连他们的育苗问题都帮忙解决了。
可这件事在执行阶段,偏偏出了问题。
百姓们不愿意尝试,固步自封,宣传工作陷入僵局。
实在是没有办法,先头找他的村长只能再次求助罗三舅,让他去村里帮忙做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如此,罗三舅就成了十里八村的名人。
不是在演讲就是在演讲的路上,他甚至自我嘲解,朝廷应该给他颁发个奖励,不然对不起他的辛苦。
有人可能要问了,罗三舅书都没读过几天,演讲能讲出什么内容?
要是这么想,你可就错了。
罗三舅这次要面对的是百姓,普通百姓那也是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咬文嚼字对他们反而没用。
说是演讲,其实罗三舅是在讲故事,主要讲他们在山里的那段日子。讲他们对怀初没来由的信任,以及种双季粮食前后的对比。
你还别说,以前各村长吆喝半天没人行动,罗三舅的这种宣传方式反倒让许多人口风有了松动。
一个村子眼看着有效,其他的闻风而动,都找上了门来。
怀初预计的育苗棚从一个飞速的增长为三个、四个……
前面我们就说了,固有的印象让附近村子的人对小丰村从来都是近而远之,一段时间以来,小丰村在这一片都是超然物外的存在,和周围村子的来往几乎为零。
罗三舅的演说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丰村,他们的过去原来和自己并没有不同,他们也曾经这么苦过?
这样的过去瞬间拉近了大家的关系,其后罗三舅再去村里的时候,大家看到他热情了不少。
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他说的话终于有人听了。
从开始的抗拒,到身份认同,再到后面的有人好奇提问,罗三舅脚底都快磨破皮。
这一过程他自己也收获了不少,毫不夸张的说,这件事情上,他比自己家村子费的心思都多。
有人可能会问,又不是自己人,这么劳心劳力,至于吗?
罗三舅其实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甚至最开始各村村长让他去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时,他本着去去就回的想法的。
可他看到的是什么?
吃菜糊糊头都抬不起来的婴儿,衣不蔽体的孩童,还有把自己生生饿死就为省一口粮给孩子们的老人。
有些苦难不亲眼所见,是很难体会的。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村长为何一定拜托他上门帮着宣传。
若不抓紧生产更多的粮食,这样的悲剧还会不断的发生。他突然就对双季轮作这项技术的价值有了切身体会。
也就是在这一刻,使命感油然而生,没有人能坐视死亡不管,接下来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宣传中,甚至比村长都尽职尽责。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越来越多的人被他说动,决定下半年种小麦试试。
只要有人愿意试,自然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粮食这个东西它不像别的,一耽误就是一季。
为了更多人不浪费这一季的时间,罗三舅几乎是日日都在往外跑。
怀初起初也不理解,直到某次带着小豆子去三舅家串门,说起这事儿,舅妈说了一句:“他心里难受,有点事情做忙起来也是好的。”
这才理解三舅。
说来外婆走了以后,反应最激烈的反而是以往存在感极低的外公,丧事办完了以后,外公大病一场,如今还没有好利索。
怀初经常带着孩子过来,就为了哄老爷子宽宽心,转移转移注意力。
罗三舅的忙碌没有白费,怀初空闲的时候问了问他,听说现在每个村子八成的村民愿意试一试,剩下的两成他也不打算游说了,属于特别固执的那种人,他所有的宣传都被理解成了要收他育苗的钱,说再多都只一句我不试。这样的人说再多也没有用,注定了他只能跟着别人后头走。
说实话怀初其实挺佩服罗三舅的,可能是她骨子里稍显凉薄,说一遍别人不听,她绝对不会说第二遍。罗三舅能一遍一遍说到别人接受为止,她是真心的佩服。
这就好比你明明是为了他好,却热脸贴了冷屁股。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跟三舅的社牛属性有关吧?
三舅的劳动成果让怀初一下压力倍增,粗略的估计了一下明年春天,暖棚的规模还得再增加,不然不够用。
好在双季轮作从秋冬开始也来的及,罗三舅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也在于从秋冬开始轮作,往年这个时候土地本就是闲着的,试种最多浪费一点种子,大不了到时候再把田空出来。
很多人被说服,都是抱着这样的念头来的。
只有罗三舅知道,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算是成功了,后面不用他费口舌,自然就有人上门请教下一季怎么种植。
这些都是后一步的事情,眼下历时一个月,罗三舅终于把十里八村该走的地方都走了一遍,该说的话都说完,总算是能有机会在家好好休息两天。
可能人忙着的时候不觉着,精神放松之后反而容易出现问题。
这不,刚刚回家没两天的罗三舅病倒了。
刚巧前两天园子里有些地方需要调整,春日宴的计划需要安排下去,她就在城里待了两天,回来才知道这事儿。
立刻去看了三舅,听说已经找过吕老看过心里才踏实。
她自己也上手拿了拿脉,发现就是一些积劳积伤,过后没有休息,此刻全部爆发出来。大的问题没有,重要的需要休息。
怀初见他精神不错,就没有多说什么。
倒是三舅见她这么匆忙的过来,一再强调自己没事。
听的怀初想翻白眼,真没事就不会躺在这里了,看在他是病人的份上,就不和他计较了。
家里的日子平淡中夹着忙碌,时间一久,也真忘了远方的游子此刻到底走到了哪里。
他们也是万万想不到,本来以为一路顺畅的几位,这一路走的惊心动魄,什么事都给他们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