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 > 第78章 番邦出事了!

第78章 番邦出事了!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

朱元璋听后,眼睛一亮,他觉得刘伯温的计策颇为可行。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伯温之计,甚合朕意。朕即刻下旨,封朱棣为燕王,镇守北平。同时,朕会挑选心腹大臣,暗中辅佐于他。”

刘伯温又补充道:“皇上,除了暗中辅佐之外,还需注意培养其亲信势力。可选拔一些忠诚可靠、才华横溢的官员,担任其幕僚,助其处理政务,增强其实力。同时,也可借此机会,考察其治国才能,为日后册立太子做准备。”

朱元璋听后,更加满意。他深知,培养亲信势力,对于稳固太子之位至关重要。他点了点头,表示会认真考虑此事。

接着,刘伯温又提出了一个建议:“皇上,太子之位虽定,但朝野之中,难免会有异议。为防万一,臣建议皇上加强皇权,提高中央集权,确保朝纲稳定。同时,可设立监察机构,加强对官员的监督,防止有人图谋不轨。”

朱元璋闻言,深以为然。他深知,朝纲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之本。他点了点头,表示会立即着手加强皇权,提高中央集权。

商议完毕,朱元璋看着刘伯温,眼中充满了感激与信任:“伯温,朕得你相助,如虎添翼。此事若成,朕必重重赏赐于你。”

刘伯温闻言,恭敬地行了一礼:“皇上过誉了。臣为皇上分忧,乃臣之本分。臣只愿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朱元璋听后,心中更加欣慰。他知道,刘伯温不仅才智过人,更有一颗忠诚之心。他拍了拍刘伯温的肩膀,说道:“伯温,你且退下,好好休息。此事还需你多多费心。”

刘伯温恭敬地应了声“是”,然后退出了朝堂。

就在刘伯温退出朝堂不久,一名身着异族服饰的使臣匆匆步入大殿,神色焦急,手中紧握着一封书信。他跪倒在地,高声呼道:“安南国使臣阮文正,叩见大明皇帝陛下!安南国内乱,老国王遭奸臣杀害,新王年幼,朝政被奸臣黎季犁把控,百姓苦不堪言。臣特代表安南国民,恳请大明皇帝陛下出兵,拯救安南于水火之中!”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安南之事,关乎大明之威望,亦关乎天下苍生之福祉。尔等有何见解,可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一员武将挺身而出,正是大明名将蓝玉。他拱手行礼,声音洪亮:“陛下,安南乃我大明藩属,今遭此大难,我大明自当义不容辞,出兵相助。微臣愿领兵出征,荡平奸臣,扶持新王,以彰显我大明之威!”

蓝玉之言,激起了朝堂之上武将们的共鸣,他们纷纷附和,请求出兵安南。

然而,此时文官阵营中,却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户部尚书夏原吉,手持笏板,缓缓走出队列:“陛下,微臣以为,出兵安南之事,需谨慎考虑。安南地处偏远,山川险峻,我大明军队长途跋涉,必将疲惫不堪。且安南内部局势复杂,我军若贸然介入,恐陷入泥潭,难以自拔。微臣建议,可先遣使臣前往安南,调查真相,再做定夺。”

夏原吉之言,得到了部分文官的赞同,他们认为出兵之事需谨慎,不可轻率。

此时,礼部侍郎胡濙也站了出来,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陛下,微臣以为,出兵安南,不仅关乎军事,更关乎外交。我大明与安南素有往来,若贸然出兵,恐伤两国和气,不利于日后交往。且安南内部之事,应由其自行解决,我大明不宜过度干涉。”

胡濙之言,让朝堂之上的气氛更加紧张,武将与文官之间的分歧愈发明显。

朱元璋看着朝堂之上的争论,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出兵安南之事,不仅关乎大明之威望,更关乎国家之利益。他必须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

就在这时,刘伯温再次步入大殿,他神色从容,仿佛早已料到会有此景。他走到朱元璋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朱元璋听后,眉头舒展,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站起身来,看着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尔等之意,朕已尽知。出兵安南之事,关乎大明之威望与利益,需谨慎处理。朕决定,先遣使臣前往安南,调查真相,再做定夺。若安南确有奸臣作乱,我大明自当出兵相助,以彰显正义。若此事另有隐情,我大明亦需保持克制,维护两国友好关系。”

朱元璋之言,让朝堂之上的争论逐渐平息。武将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为稳妥的决策。文官们则暗自庆幸,认为此举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武将突然站了出来,正是蓝玉麾下的一员猛将常遇春之子常茂。他拱手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陛下,微臣以为,出兵安南,乃我大明之义举。若遣使臣前往,恐被奸臣所阻,难以得知真相。且安南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大明若不出兵相助,岂不有负天下苍生之望?”

常茂之言,再次激起了武将们的情绪,他们纷纷附和,认为出兵安南刻不容缓。

此时,刘伯温再次站了出来,他走到常茂面前,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常将军,出兵之事,需谨慎考虑。我大明虽为天下共主,但亦需遵循天道,顺应民心。若贸然出兵,恐伤两国和气,不利于日后交往。且安南内部之事,应由其自行解决,我大明不宜过度干涉。”

刘伯温之言,让常茂哑口无言。他深知刘伯温的智慧与威望,不敢再轻易反驳。

朱元璋看着朝堂之上的局势,心中暗自满意。他知道,刘伯温的出现,让朝堂之上的争论得到了平息。他站起身来,看着文武百官,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尔等之意,朕已尽知。出兵安南之事,朕自有决断。尔等需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大明之江山社稷。”

说完,朱元璋便宣布退朝。他转身走进后宫,心中暗自思量着出兵安南之事。他知道,这是一个棘手的难题,需要他深思熟虑后再做决策。

在后宫之中,朱元璋召见了心腹太监李芳,询问他对出兵安南的看法。李芳为人机敏,善于察言观色,他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出兵安南之事,确实需谨慎考虑。安南内部局势复杂,我大明若贸然介入,恐难以收场。且我大明目前正值用人之际,若将兵力过多投入安南,恐会影响国内局势。”

李芳之言,让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李芳所言非虚,出兵安南之事确实需谨慎处理。他站起身来,在后宫中来回踱步,心中权衡着利弊。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匆匆走进后宫,手中拿着一封书信。她跪倒在地,将书信呈递给朱元璋:“陛下,这是安南国使臣阮文正留下的书信,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起来。书信中详细描述了安南国内的局势,以及奸臣黎季犁的种种恶行。朱元璋看完书信后,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满。

他站起身来,看着李芳,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李芳,你即刻传朕旨意,命礼部侍郎胡濙为特使,前往安南调查真相。若安南确有奸臣作乱,我大明自当出兵相助。同时,你传令给蓝玉等将领,让他们做好出兵准备,随时待命。”

李芳闻言,心中暗自佩服朱元璋的决断。他恭敬地应了声“是”,然后转身离去,去传达朱元璋的旨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胡濙作为特使,带着朱元璋的旨意和礼物,前往安南调查真相。他一路跋涉,终于来到了安南的都城。在都城之中,他见到了年幼的新王和掌控朝政的奸臣黎季犁。

胡濙以礼相待,与黎季犁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他详细询问了安南国内的局势,以及黎季犁的执政理念。黎季犁虽然表面上对胡濙客气有加,但心中却充满了戒备和不满。他深知大明之强大,不敢轻易得罪。但同时,他也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更不愿看到大明军队介入安南内部事务。

在与黎季犁的交谈中,胡濙逐渐发现了安南内部的种种问题。他意识到,安南的局势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若大明贸然出兵相助,恐难以收场。于是,他决定将真相如实禀报给朱元璋。

在返回大明的途中,胡濙写了一封详细的奏折,将安南内部的局势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他命人将奏折快马加鞭送往京师,希望朱元璋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朱元璋在收到胡濙的奏折后,仔细阅读起来。他深知胡濙为人忠诚可靠,所言必属实。在看完奏折后,他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意识到,出兵安南之事确实需谨慎处理,不可轻率。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手中紧握着胡濙从安南带回的奏折,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沉的忧虑与愤怒。他深知,这份奏折中记录的安南局势远比想象中复杂,而出兵相助之事更是需谨慎处理,不可轻率。然而,此刻的他,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大明使臣在安南被杀!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撼了整个朝堂。文武百官纷纷议论,气氛紧张而凝重。朱元璋心中怒火中烧,他无法想象,大明使臣在履行外交使命的过程中,竟会遭到如此惨烈的杀害。这不仅是对大明的侮辱,更是对天下苍生的挑衅!

“朕的使臣,竟在安南被杀!”朱元璋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怒与威严,“此事若不给个说法,我大明威严何在?天下苍生又何以信服?”

朝堂之上,武将们纷纷请战,要求立即出兵安南,为死去的使臣讨回公道。他们声音洪亮,气势如虹,仿佛要一举荡平安南的奸臣与暴徒。

“陛下,微臣愿领兵出征,誓要荡平安南,为死去的使臣报仇!”蓝玉再次挺身而出,声音坚定而有力。

然而,文官们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出兵安南之事需谨慎考虑,不可因一时之怒而轻率行事。户部尚书夏原吉再次站了出来,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陛下,出兵安南之事,关乎大明之威望与利益,需谨慎处理。若因一时之怒而轻率出兵,恐会陷入泥潭,难以自拔。”

夏原吉之言,得到了部分文官的赞同。他们深知,安南内部局势复杂,若大明贸然介入,恐会陷入无尽的纷争与战乱之中。

然而,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听不进任何反对的声音。他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悲痛,他无法忍受大明使臣在异国他乡惨遭杀害的耻辱。他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朕意已决,大明使臣在安南被杀,此事绝不能姑息!朕要亲自出征,荡平安南,为死去的使臣讨回公道!”

朱元璋之言,让朝堂之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凝重。武将们纷纷附和,表示愿意随同出征。而文官们则面露忧色,他们深知,此次出征绝非易事,大明需做好万全的准备。

就在这时,刘伯温再次站了出来。他走到朱元璋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朱元璋听后,眉头微微舒展,但眼中的怒火仍未平息。他深知,刘伯温的智慧与威望,他的话语定能为自己指明方向。

“陛下,”刘伯温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出兵安南之事,需谨慎考虑。然我大明使臣被杀,此事绝不能姑息。微臣建议,可先遣使臣前往安南,要求安南朝廷给出说法。若其拒不悔改,再行出兵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