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疍民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17世纪风起澳宋!
西历1624年,2月。
新澳岛的移民中转站终于开始工作了,外出探索的武装商船去大明沿海不仅收集了信息,还为新澳岛带回来了一些大明移民,这些移民大多都是沿海的失地农民,在大明地主和官府的双重压榨下忍无可忍但又不敢造反,便背井离乡成了流民。
由于板牙人水果牙人等外国客商在拉大明移民去澳宋时为澳宋打了一波广告,为了让这些移民配合自己澳宋,这些外国船长用尽一生所学的美好词汇去描述澳宋,把澳宋说的像人间最好的地方。
就这样关于澳宋的事在大明沿海广泛传播,许多走投无路的流民竟然真跟着外国船长出海想去澳宋博个好生活。
当真正的澳宋官方势力到达了大明沿海以后,沿海流民无不响应,毕竟大部分明人面孔的澳宋官方更能赢的流民的信任,而且澳宋武装商船的水手有些就是这些地方的本地人移民去澳宋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流民一看老乡去澳宋能过上好日子,那我去也能过上好日子,不仅流民愿意跟着澳宋人去澳宋,连有些还过的下去的沿海村庄也有人愿意去澳宋闯一闯。
但是这种大规模挖大明墙角的行为很快就被官府注意到了,对于这些大明官员来说逃民是不能忍受的,人逃了税谁来担?收不上来税官老爷们就过不好。
没有小民交税,难道让那些地主士绅来担当赋税吗?做你的春秋大梦吧,还敢收士绅老爷的钱,要是大明朝廷能收上来士绅的钱还至于这熊样吗?
收不了士绅的钱只能要百姓的钱,这些穷鬼跑了,为了完成税收指标就只有增加没有逃跑的百姓的税赋,等剩下的百姓也受不了这种高税赋纷纷当了逃民,税收指标更完不成,就成了死循环。没有了税收上缴,那么当地官员的乌纱帽就得落地。
因此,这些地方官员选择严格管控百姓出海当逃民,严惩敢于当逃民的百姓,一人逃跑全家连坐,一家逃跑一村连坐。
大明朝廷目前还没彻底崩溃,社会治理体系也还没有完全失效,所以澳宋新澳岛方面暂时还不敢与大明朝廷直接冲突便停止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但海岸线那么长明庭也没法完全管控,澳宋仍然零敲碎打的接走一些移民,日积月累下来也不少了。
镜头转回新澳岛,前阵子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已经从大明沿海转运了共计6000余移民上岛,而且已经用飞剪船运送了一批1000多人移民回澳宋了,估计这会儿已经要到了吧。
现在新澳岛上现存5000多移民,这些移民来了新澳岛可不是来当大爷享受的,他们将在岛上进行澳宋化改造——剃发易服,学习澳宋的语言和各种规章制度,开垦荒地并给自己建造宿舍等各种杂活。
等他们完成了基本的改造同时运力也有空闲后就可以送去澳宋了。
这种制度有不少好处,一个好处让澳宋本土接到人就可以用,而不用再去进行初步的教育改造,减少管理成本。另一个好处可以加快新移民融入澳宋社会,防止大量新移民由于对澳宋缺乏认知造成澳宋社会稳定度下降。
林登万看着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新澳岛很满意,在新老移民的共同努力下新澳岛已经有了耕地6万余亩,可以容纳接近一万人基础设施。
新澳岛适合耕种的沿海平地基本都被开发出来了,这些土地上除了一部分土地会种植水稻供给军队水手和老移民吃,其他耕地则种植产量更高的土豆番薯一类杂粮供给在新澳岛中转的新移民吃。
虽然现在岛上的移民足够眼前交差用,但是等这批移民走了以后去那里搞那么多移民又不和明庭起冲突呢?
就在林登万为远虑而忧时,他手下的船长向他提了一个建议,大明胡建和两广地区有一种人叫疍家人也许可以把他们拉过来。
听见手下的建议,林登万豁然开朗,疍民可是一个好选择,把他们弄过来,明庭根本不会管,而且他们也属于中华文化组,是可以接受的优质移民,人数也有好几万可以维持中转站运行好几年了,等把这些疍民处理好大明已经有了新变化,到时候内地遍地流民官府巴不得澳宋把这些流民弄走,那还会阻拦。
疍民是指在是主要分布在胡建、两广、海北沿海一带的水上居民,世代以渔为生,不在陆地上置业,后世学术界较主流的观点认为疍民是福建闽越族的后裔。
这些世代居于水上的疍民没有被历代中原政权编户齐民,简单来说他们就是黑户不受大明官方的保护,同时他们也被陆地上的居民歧视,多年来也不是没有疍民上岸,但是都被陆上居民赶下海了,不准他们上岸,更有甚者连鞋都不让他们穿,只要疍民穿鞋上岸有些极端的陆上居民会抢走他们的鞋子。
直到解放后他们才被允许上岸生产生活有了户口和其他人平等共存,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低人一等。
林登万相信只要自己给他们户口和平等的待遇这些疍家人会投向自己的怀抱,而且这些疍民生于海上水性都是极好的(不好都被自然淘汰了),全是优质的后备水手,虽然澳宋从大明沿海省份运回大量移民,可那些人大多是种地的农民,只要把这些疍民运回澳宋一定能缓解现在澳宋“船等人”的尴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