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永乐年间。
朱棣带着好奇的神情问道:
“瞻基,倘若让你挑选,你选何人?”
朱瞻基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自然是爷爷您!永乐大帝的威名,如雷贯耳。”
“五征漠北、平定安南,编纂《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
“您的丰功伟绩,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有过之而不及!”
话音未落,朱高炽立刻将目光转向朱瞻基。
好小子,这么会拍马屁。
接着他又转头看向朱棣,果然是一脸心花怒放的表情。
朱棣此时一脸得意又有些克制的表情,继续问道:
“那其余七人呢?”
朱瞻基脱口而出:
“诸葛亮!”
朱棣轻轻应了一声,有些感慨道:
“还真是流水的帝王,铁打的诸葛亮。”
若是他自己要选择八位祖宗,助力他开创盛世,诸葛亮亦是他心中的首选。
诸葛亮理财有道。
若是有诸葛亮,他出征漠北,可谓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毫无后顾之忧。
想到这里,朱棣有些不满的瞥了一眼朱高炽。
不像他的好大儿,每次要点钱都抠抠搜搜的。
此时,朱瞻基再度开口:
“孙儿自知寿命有限,若是有诸葛亮在,孙儿的儿子朱祁镇,或许就不会被后人戏称为“大明战神”。”
此话一出,朱家三代人都沉默了。
如此看来,朱氏皇族确实无比需要诸葛亮这样的托孤重臣。
朱瞻基继续说道:
“孙儿还想要华佗、张仲景、孙思邈三位神医。”
“咱们朱家人都短命,希望这些神医能给咱们家续续命。”
毫无疑问,朱家三代人又沉默了。
朱氏短命,到底是后人所说的朱家基因不行。
还是大明的太医医术不精?
朱棣长叹一声。
“你继续说吧。”
朱瞻基顿了顿,继续说道:
“唐太宗李世民、秦始皇嬴政,有他们在,大明定能张弛有度,国泰民安。”
朱瞻基思考一番之后,接着说道:
“至于最后一人,孙儿想选后世那位四渡赤水之战的指挥员。”
闻言,朱棣眼前一亮,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那位指挥员的战术,真乃神来之笔,远超历史上的诸多名将!
就在各朝古人思考该选何人之际,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为什么华夏农业才是真的厉害?】
......
各朝古人看到这个标题的瞬间,仿佛变得无比自信。
华夏农业厉害,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几千年来,华夏都是农业大国。
粮食,就是关乎华夏人生存的头等大事。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与天灾抗争,绞尽脑汁确保饱腹,不断探索粮食增产之道。
华夏后世的农业,承袭了他们这些前人的智慧,又依托了后世的科技。
若是不厉害,那才叫奇怪呢!
......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目前全人类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
各朝古人一愣。
是啊!
后人总是说,要实现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
到底什么样才算实现呢?
......
永乐年间。
朱瞻基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一定是科技强国!”
“科技既可强军,又可富民。”
“科技更是融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若是华夏科技世界第一,则可制约诸如漂亮国之类的强国。”
朱棣则是有不同看法。
“或许是经济强国呢?”
“有钱能使鬼推磨。”
他记得之前天幕就播放过一个视频,沙漠国给钱让华夏在沙漠中造雪山。
这就证明,科技再厉害,最终也要服务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
在另一时空中,嬴政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和平与共同发展,或许才是华夏民族复兴的终极目标?
在他的印象里,华夏后世热衷于搞基建。
不仅在国内大兴土木,还积极援助周边的友好国家,修建铁路、开凿运河等。
这不是妥妥的,在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实现共同富裕吗?
......
【GDP第一?科技领航?维护世界和平?重塑世界秩序?】
【这些怎么看都像是终点,而不是终点。】
【答案不在教材里,而是刻在每个华夏人的DNA里。】
【不信的话,你站在你家阳台环顾四周,想想将来一切功成名、高枕无忧之后,你还想干什么?】
【你需要的其实是一个菜园子。】
【所以你不得不承认,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目标,就是华夏人均菜地一亩半,还得是平原。】
......
各朝皇帝不禁一怔。
他们各种猜测是经济、文化、科技还是军事等等。
结果都猜错了!
华夏后人的愿望,这么朴素吗?
竟然是一块菜园子?!
......
【从最早的黄河流域氏族部落,到夏商周、秦皇汉武、各种王朝版图拓展的核心动力就是满足种地需求。】
【几千年的农耕帝国,让华夏人对种地的热爱是天生的根深蒂固。】
【即使在当今高楼林立、逼仄的城市空间里,人们对耕种的热情也未曾消减。】
【总有一些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想方设法地找地方种菜。】
【无论是阳台、窗台、楼顶、小区绿地,犄角旮旯的方寸之间,任何一块闲置的土地,只要无人阻拦,最终的归宿一定是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