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 > 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

沈凝霜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她瞪大了眼睛,向对面的女子问道:“所以,您是觉得自己对父亲的影响太大,怕成为他的软肋,就借着沈婉她们那些事儿,跑到这儿来,一待就是好些年?”说话间,她的声音微微发颤,显然是被女子刚刚的一番话给惊到了。

女子神色安然,轻声开口:“虽说不能与他相见,可只要知道他一切顺遂,我便觉得够了。”说着,她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仿佛在这简单平实的话语里,找到了属于自己内心的宁静角落。

沈凝霜却怎么也想不通,她上前一步,情绪有些激动地大声说道:“人生短短几十年,既然彼此相爱,为什么不去努力抓住呢?像您这样躲在这儿,您自己觉得开心吗?父亲又会好受吗?爱,本就该是同生共死,只要能紧紧握住对方的手,管它是碧落苍穹还是无间地狱,又有什么分别呢?”她眼眶泛红,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像是被这份深沉又无奈的爱深深触动了。

“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的性子和我不一样,所以你很难理解我。或许等你往后经历的事儿多了,会有那么一点儿感悟。”女子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是在感慨命运的变幻莫测,难以捉摸。

沈凝霜丝毫没有心软,直言不讳地说道:“我才不稀罕这种感悟。说到底,我又不是您亲生的,您心里怎么想、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对我来说,没那么要紧。可您想过哥哥吗?父亲平日里本就对他极为严苛,他在您这儿,从来就没感受过一星半点儿的温情。您知道您的孩子是怎么在风雨飘摇中艰难成长,又是怎样一步步变得顶天立地、独当一面的吗?这些,您难道就真的一点儿都不关心、不在意?等将来哥哥娶妻生子、建功立业的时候,身边没有您的见证,他心里能不遗憾吗?您自己没能享受到儿孙绕膝、家庭和美的那份快乐,您就不会后悔吗?”她的话语字字犀利,如同锐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向女子的内心深处。

女子的身子猛地一颤,眼中终于忍不住滑落了泪水,像是被沈凝霜这一番话,狠狠揭开了心底藏得最深的伤疤。

沈凝霜继续说道:“朝堂之上波谲云诡,世家的兴衰往往就在转瞬之间。要是有朝一日,沈家轰然倒塌,您再也见不到丈夫和儿子,到时候,您会不会懊悔自己错过的这些时光?我该说的都说了,您要是想通了,就派人来找我,我自有办法让您光明正大地回到沈家。”她的语气坚定有力,仿佛是在给女子递出最后一次抉择的橄榄枝。

沈凝霜走出佛堂后,又回过头,久久凝视着这片静谧的净土。

沈凝霜偏偏不信佛,她只相信自己。在这纷繁复杂、乱象丛生的世界里,她就像一位孤独的勇士,凭借着自身的力量,一路披荆斩棘,硬是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太子一路风尘仆仆赶到疆北,入眼之处,尽是一片荒芜破败的景象。干裂的土地仿佛一道道狰狞可怖的伤口,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所遭受的苦难;枯黄的草木在狂风中瑟瑟发抖,像是在绝望地哀号、呻吟。他这才惊觉,此地的灾情远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今年秋天,这儿几乎是颗粒无收,仿佛成了被上天遗忘的角落。

赈灾本就是个苦活儿,好在太子此前有过类似的经验,抵达之后,便一刻也不停歇地指挥当地衙门救济灾民。他心里清楚,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稳定民心乃是重中之重,所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赶紧开设施粥铺,先解决灾民最迫切的温饱问题,就好像在黑暗无边的困境中,为人们点亮一盏希望的明灯。

然而,当地的官员看向太子时,脸上明显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仿佛是碰上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殿下,疆北这地方,连续三年大旱,今年不光闹了虫灾,有些地方还染上了瘟疫,早就没存粮了。”官员的声音低沉沙哑,仿佛是在传递一个令人绝望的噩耗。

“那朝廷的赈灾粮呢?”太子心急如焚,眼中还透着一丝残存的希望,急切地问道。

官员默默拿起一个布袋,递到太子手中。太子接过布袋,打开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只见这所谓的赈灾粮里,大半都是砂石,这样的东西,别说是让人吃饱肚子,就连勉强充饥都做不到,仿佛一盆冰冷刺骨的水,“哗啦”一声,将太子心中那点儿希望的火苗彻底浇灭了。

“周边的余县也没有存粮吗?朝廷的赈灾银呢?拿出去换粮啊!”太子有些恼怒,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个分贝。

官员依旧是一脸苦笑,仿佛有满腹的苦衷却又说不出来,太子心底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仿佛头顶上乌云密布,一场狂风暴雨即将倾盆而下。

太子远赴疆北赈灾,不知不觉,一个多月过去了。这段时间里,朝堂上下,无不对疆北的局势忧心忡忡,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盼着能有好消息传来。可谁能想到,现实却与期望背道而驰,从疆北传回的消息,就像一道晴天霹雳,瞬间震惊了朝堂内外的所有人。据说,太子抵达之后,当地的灾情不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越发严重,雪上加霜。如今的疆北,已然沦为人间炼狱,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四处都是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甚至街头巷尾都传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吃人事例。

一时间,流言蜚语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迅速席卷了整个朝堂和市井。众人纷纷把矛头指向太子,指责造成这般惨状的罪魁祸首就是他。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说他不仅胆大包天,私自侵吞了赈灾银两,中饱私囊,还丧心病狂地勒令当地官员给他上贡,搜刮民脂民膏。更有甚者,还有传言称,他已经拟好了奏章,厚颜无耻地宣称自己赈灾的事儿已经办得妥妥当当,然而,面对那些依旧在生死边缘挣扎、“不知感恩”的流民,他竟然丧尽天良地请朝廷出兵将其镇压。

如此一来,局势已然一目了然,在众人的眼中,赈灾银早就被太子全部收入囊中,至于那些可怜的百姓,被他随随便便扣上流民的帽子,就等着朝廷军队一到,便要惨遭屠戮,血溅疆北。这般行径,当真是心肠歹毒,手段狠辣至极,令人不寒而栗!

皇上在朝堂之上听闻此事,顿时气得暴跳如雷,龙颜大怒。他猛地拍案而起,言辞犀利地斥责道:“不把百姓的性命放在眼里,就是罔顾社稷苍生,如此不仁不义之人,怎配坐在储君之位上?”怒不可遏之下,他当场直接下旨,责令太子滞留在疆北,永不得归朝,看样子是要让他在那苦寒之地,为自己的罪孽忏悔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