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穿越当县令 > 19 第 19 章

19 第 19 章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穿越当县令!

第19章

罗玉村作为安丘县的村长,一直以来跟其他边关村落差不多,约莫四百多户人家,差不多两千多人。

平日以耕田为生,得空种些牧草,瓜果蔬菜。

为的就是填饱肚子。

罗村长一直为这件事发愁,衙门压下来的赋税一年胜过一年,别说吃饱了,能吃个半饱就算不错。

至于提高生活水平?

那更不要想。

可现在的他,却把那些想法抛到脑后了。

五十多岁的他忙前忙后,把家里的房子腾出来,挪给县令夫人以及师爷夫人住。

她们两个过来,可不是摆架子的,而是教罗玉村村民们制蜜蜂糖。

这事说做就做。

七月初五,整个罗玉村所有养蜂的农户都动员起来。

能一边种田一边养蜂的,都是村里比较勤快的人家,也是当初最先响应种油菜的农户。

其中以乡勇弓春荣为首,他们学习起来更加热情。

前几日还有人说,弓家辛辛苦苦养蜂蜜,又卖不出去,在如今的安丘县又不值钱,费这力气实在不划算。

谁想到没过几天,纪县令就说,谁说蜂蜜不值钱?

他要教大家做成蜂蜜糖!

负责此事的陶乐薇还有些紧张,她看了看相公,见他点头,开口道:“制糖也并不算难,主要就是改变蜂蜜的质地,成为硬糖。”

“咱们先做原味的,大小,口味都要统一。”

“这样方便售卖。”

这些话在陶乐薇嘴里练习过多次了,跟老师准备教学资料一样,反复练习过,所以纵然紧张,也能流畅讲出来。

渐渐地,陶乐薇发现村民们听得入神,也少了很多紧张。

这边教大家怎么制糖,怎么储存,规定了糖的大小形状等等。

不到三日,罗玉村蜂农家的妇人们,全都学会了。

大家都是做惯活的,这些事对她们来说,不在话下。

剩下的时间,就是把家中储存的蜂蜜全都做成糖了。

刚开始,各家的小孩子们还高兴得很。

蜂蜜吃够了,还能吃蜂蜜糖。

谁知道没过几日,罗玉村各家小孩,竟然主动拒绝糖果。

为何?

因为吃得太多了啊!

不少老人家忍不住笑:“哪有孩子吃糖吃够了的。”

他们小时候,一年到头吃一点点糖,都能美上半年。

各家各户的蜂蜜糖做好之后,弓春荣挨家去收,他奉了纪大人的命令,做收糖的活计。

每收一家,就会给这家写个字据,证明收了他家多少蜂蜜糖,定价多少,分成多少。

为此弓春荣还紧急学了字,人家学做糖,他在那学认字。

其实弓春荣性子直,没什么心眼,并不是很适合做买卖。

但纪楚让他做,自然有道理。

他做事实诚,跟村里关系好,大家都信任他。

罗玉村的村民热热闹闹做糖,做完之后就送到弓春荣家里,等着他送到州城去卖。

弓春荣也不辜负期望,认认真真按照纪县令的吩咐,记好每一笔账目,带着兄弟们赶了牛车前往州城方向。

不论什么糖都是好卖的。

无非就是因为运输艰难。

运到地方之后,利润微薄。

比如现在,县城有些大户就在问。

全村一起做糖,还让村里人拉着糖去州城卖,能得几个钱?

答案是,二十两银子。

还是毛利。

把那一车蜂蜜糖全卖了,一共二十两银子。

“这种小买卖,值得那样兴师动众吗。”

更有精于算计的,扣掉运费,扣掉人力,落到罗玉村三十一户蜂农头上,每家顶多得五钱银子。

就连衙门的马书吏都道:“咱们县令大人,为什么要做这样小的买卖。”

旁边做事的谢书吏头也不抬:“你家要是多出五钱银子,你高兴吗。”

肯定高兴啊!

“普通农户家里多出五钱银子,他们高兴吗。”

不仅高兴,甚至欣喜若狂吧。

这两句话回答马书吏的疑问。

对于县里大户来说,五钱不过是他们一顿酒菜。

对县衙官吏来说,或许是一个月的家用。

但对普通百姓,却是一年到头手里能攒下的银子。

所以银钱虽少,却不能不重视。

而且这只是个开始而已。

万事开头难。

开头是二十两银子,整个安丘县呢?

等到百姓们尝到甜头,以后又会是多少?

马书吏只觉得,他狭隘的目光好像被开拓了一般。

此时罗玉村的弓春荣他们,终于到了州城。

他们不敢耽搁,直接按照纪县令的指点,去了安丘县前任张县令,如今的张推官家中。

那张推官本来还有点蒙,看完纪楚的书信,大大松口气:“你们安心住下,本官会找门路的。”

“放心,糖这东西绝对不缺买家,而且你们辛辛苦苦送过来,已经解决最大的难题了。”

这话没错。

糖本身不愁卖。

只是苦于不好运输罢了。

只要安丘县解决了运输难题,轻松就能卖完千斤,甚至万斤。

当天下午,就有铺子给包圆了,甚至还道:“若还有这种质量的蜂蜜糖,有多少我们收多少。”

弓春荣立刻道:“当真?以后有几万斤呢?”

“几万斤怕什么?我家可是有商船的,把这么好的糖往码头上一拉,直接运到天南海北。”

毕竟出了西北,运到平临国繁华之地。

这些东西的价格,都能直接翻倍。

“蜂蜜我也收,只要你们能运过来就好。”

弓春荣摇头:“这路不好,运过来肯定有折损,做成硬糖就是方便运。”

那掌柜也理解,点头道:“道路确实是个问题,前些年官道还好些,这些年没人修缮,坑坑洼洼的。”

二十两银子到手,弓春荣一行人喜笑颜开。

太好了!

卖出去了!

反而张推官看得有些心酸。

对普通百姓来说,这银钱足够多了。

那些商贾不愿意跑的,他们愿意跑,其实就是用血汗来换银子。

至于他为什么会爽快答应。

还是因为纪楚的信。

或者说因为他的愧疚。

上次他在信里流露出的一丝愧疚,就被纪楚精准捕捉到。

既然对安丘县百姓有亏,那就好好补偿吧。

作为田税极重的祸首之一,或许他不是直接参与的,却也是受益的。

纪楚肯定不会直接跟这人划清界限,而是能用则用。

此事让州城户司知道后,还皱眉道:“安丘县真的穷到这种地步了?二十两银子的买卖,都要县令亲自指点。”

怪不得今年的田税那样少。

“他们县今年还欠三万一千两税款,能交上吗。”

张推官也不知道。

其他官员更不知道。

总之曲夏州官场上,对如今安丘县的印象只有一个,穷,特别穷。

这些评价纪楚自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大概会点点头,没错就是穷,大人们要不然捐点?或者减免点税款?

他现在正听弓春荣他们汇报情况。

来回十天时间,算是给安丘县硬糖买卖开了个好头。

特别是对安丘县的蜂农来说。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别说什么价格不高,能卖出去就行啊。

多一文钱,那也是钱。

罗玉村三十一户蜂农,各家拿着几钱银子,别提多兴奋了。

辛辛苦苦养蜂,确实有收获。

都是他们辛劳的报酬!

这让原本不想养蜂的农户也动心了。

既然能赚钱,要不然他们也养?

反正他们最不缺的就是力气。

安丘县其他各地也是如此。

甚至有些蜂农都打算明年不养了,毕竟养了也没收益,何必呢。

现在告诉他们,养,继续养。

只要你们有蜂蜜,县令大人就帮你们想办法卖出去,这还有什么理由不养啊。

弓春荣再次忙碌起来。

先由县令夫人他们教制糖,再由弓春荣等人前去收货,一并送到州城去卖。

第一批是二十两银子。

第二批便是一百两。

等到今年第三批,也就是今年最后一批蜂蜜糖送出去,价值整整三百两银子。

安丘县二百多户养蜂的人家,全都因此获益。

各家看着手中的银钱,眼里写着不敢置信。

辛辛苦苦一年,真的能挣到银子?

这些不是银子,是他们家人的衣食,是冬日的炭火,是终于能把家里的房梁修补修补,不再漏风漏雨。

对于他们可不是一点小钱,是让日子过得更宽裕的大钱。

八月初,县学门口挤满想要来学习养蜂的农户。

以前有人过来学,却不如现在这么多。

毕竟大家都看到好处了啊。

他们也要学!

他们也想养蜂,做糖果!

纪楚看着门口挤满的百姓,自己都傻眼了。

要知道,他推广养蜂,推广制糖。

只是种油菜的附属产物啊,只是为了让农作物授粉更充分。

赚钱只是顺带的。

现在好了,油菜还没收获呢,似乎就已经改善了不少人的生活?

李师爷正在感叹纪楚的厉害,就听纪大人道:“不好。”

什么不好?

“养蜂的人多了,农作物不够,那蜂蜜的产量就会降低。”

啊?

这是什么意思?

纪楚深沉点头:“跟和面是一个道理。”

农作物多,蜂蜜少,等于授粉不充分,粮食减产,农户们白做工。

农作物少,蜂蜜多,等于花粉不够,蜂蜜减产,蜂农们空辛苦一场。

这不就是另一种意义的面多了要加水,水多了要加面???

纪楚扶额。

别说了。

控制一下养蜂的数量。

以及继续开耕荒田吧。

此时再看向郊外的油菜田。

油菜附带的蜂蜜,二百多户蜂农因此获益。

而油菜本身,则是整个安丘县各家各户都在种的,等到油菜收获那一日,才是真正值得高兴的时候。

安丘县百姓今年能不能过个肥年,就看马上要来的九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