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已经等不及了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朕本无意称帝!
密集的雨声回荡在书房之内,为这原本宁静的书房增添了几分凝重的气氛。
袁绍紧皱着眉头,思考着袁赦刚刚的问题。
你的打算是什么?
他已经听出了袁赦的话外音,这句话看似袁赦在问他如何帮助曹操渡过难关,实则不然。
究其根源,因为两个人都明白,曹操不需要他袁绍的帮助也能平安无事。
所以,这句话的真正寓意,是在问他袁绍在这场事件中,想要做什么事,为自己捞取什么好处。
如果仅仅是简单捞些声望,袁绍凭借自己在士人当中的地位,为曹操说两句话,抱不平即可,也用不着找到袁赦。
就像曹操根本用不着为了平安而找到他袁绍是一个道理。
而这也是袁绍之所以此刻表现得如此纠结的原因——他,所图甚大。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轨迹,袁家最有可能登上那万人之上的至高位置,正是在大将军何进身亡、十常侍被诛,整个京城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之际。
那个时候,袁绍和袁术执掌着京城的大部分兵权,袁隗任参录尚书事,再加上袁家上百年积攒下来的底蕴,没有比那个更好的时机了。
袁绍在后世时读到这部分的历史时,就无数次怀疑过整个事件其实就是袁家为了登临大宝,蓄谋已久的阴谋。
如果翻阅史书,你会发现,何进和十常侍之间的矛盾,里面全都有袁绍的痕迹,又或者说,很大一部分是他一手撺掇而促成的。
在一开始,何进和十常侍是一个利益集体,更具体的说,他是被十常侍选出来的外戚。
当年何皇后之所以能够受宠,就是因为走了太监的门路。
中常侍郭胜是何进的同郡人,何进家里本是屠户,何皇后走得郭胜的关系才得以进掖庭,然后又因为业务能力过硬,随后被汉灵帝宠幸当上了皇后。
后来被汉灵帝宠幸的王美人生下了刘协被嫉妒的何皇后杀死了,而愤怒的汉灵帝想要把何皇后处死,在这个关键时刻,是张让等人花钱加求情才帮忙保下来的。
当时十常侍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外戚总要出现,那为什么不是我们一手扶植起来的呢?
况且何进还是一个没有任何士族关系的草包。
于是两者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利益集体,一个以太子刘辩形成的利益集体。
本来在刘辩登基后,这个利益集体更加稳固,可架不住袁绍天天忽悠何进。
忽悠的大概内容就是:
大将军您既然已经这么厉害了,大汉帝国这块大蛋糕,您一个人吃就行了,为什么还带上那帮什么都没做、没任何功劳的宦官呢?
那些宦官曾经有些人想要置您于死地您都忘了吗?
陛下年少,又常年在这群宦官的陪伴下成长,会不会以后对您这位舅舅产生敌意了呢?
try{ggauto();} catch(ex){}
这些都是伪命题。
当初企图除掉何进的蹇硕,根本就不属于十常侍的阵营,而且早已毙命。
再者说,何进与刘辩之间血脉相连,刘辩正是依靠这位舅舅的支持才得以登上高位,他又怎么可能在十常侍的煽动下对何进下手呢?
更何况,当前何进与十常侍的关系是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将这些话讲给另一个人听,对方可能会不以为意,嗤之以鼻,甚至怀疑讲述者别有用心。
但可能是何进当上了大将军有些飘飘然,又或者是小门小户、短浅目光所孕育而成的贪欲,又又又或者是袁绍蛊惑人的技巧太过高超...当然,最有可能的是何进的脑子不太好使。
总而言之,他竟然听信了袁绍的进谏,开始慢慢疏离十常侍,甚至着手策划将十常侍踢出局。
之后发生的事情自然无须赘述,十常侍见何进软硬不吃,非要弄死他们,于是先下手为强,干掉了何进。
而袁术,率领着部队,以为何进报仇的名义清君侧,打响了进攻皇宫的第一枪。
由此看来,整个袁家在这件事情里面,居功甚伟。
而袁家唯一漏算掉的,便是他们曾经的部下,董卓。
袁绍本来想搅乱这场浑水,让董卓过来帮帮场子。
结果没想到,董卓这个不讲武德之人,不念袁家对他的提携之恩,窃取了袁家的胜利果实,选择单飞,甩开袁家自己单干。
所以袁绍很清楚,如果袁家想要登临大宝,他只需要按照历史原本照常进行,之后把董卓踢除在外即可。
可注意,这里的登临大宝的,是“袁家”,而并非他“袁绍”。
大宝能轮到自己吗?
袁绍思考过这个可能性。
以他的出身来说,极小。
袁术的可能性都比他要大。
如果遵循这段历史,他为了不造成蝴蝶效应,顺应历史的大潮流继续往下忍耐,而下一次他无限接近那张宝座,便是著名的官渡之战了。
那个时候,他掌控北方,养兵蓄锐多年,兵强马壮,只要守好乌巢,拖垮粮食短缺的曹操,正面击败他,便可以顺势一扫天下。
可那个时候...他都多大岁数了,在人均寿命偏低的古代,他又有几年可活呢?到了那个岁数才当上皇帝的他又能改变什么呢?
要知道,袁绍可是比汉灵帝刘宏还要年长几岁,三国这批诸侯年龄最大的人。
他不想酿成自己钱还没花,人就死了的悲剧。
在他看世界上最大的悲剧也莫过于此了。
所以,袁绍同志已经等不及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出改变,从而尽早的为大汉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