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 光孝寺的境遇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重生之我是大老板!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惠能六祖脍炙人口的著名的偈语。
六祖惠能就是在光孝寺的菩提树下落发,也是在这里开宗立派,成就了禅宗南宗,自此千年名刹光孝寺就成为禅宗南禅发祥地。
都说人到了寺院能洗涤心灵、安静心智,果然不假。
原本很是烦躁的心,到了这佛门圣地自然而然地静下来。
张鸢带着关灝在寺外香烛店购买了还愿所需的:香油、鲜花、檀香等物品。
才庄严肃穆地带着关灝步入光孝寺,过山门,张鸢带着关灝直接来到了大雄宝殿。
大殿神龛上供奉的是华严三圣:中间的佛像高5米多,是释迦牟尼如来佛,只见佛主结蜘跌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举起,曲指作环形,正在向众生说法。
侍立在他两旁的是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
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两位菩萨,左边是文殊师利,又叫大智菩萨,右边是普贤,又叫大行菩萨。
这一佛两菩萨三尊佛像合起来称作“华严三圣”,与其它佛殿供奉三世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身佛(法身佛、应身佛、报身佛)和三方佛不同。
还愿是有流程的,张鸢自小就信佛自然懂得。
净完手后张鸢把买来的香油供奉在供桌上去,并点起了三三得九九盏灯,名曰:佛前点灯;
又燃起九柱檀香,每点一柱香都恭恭敬敬地上在香炉中,名曰:佛前敬香;
敬香完成后,张鸢开始三跪九叩,名曰:大拜礼;
叩拜完,张鸢就在佛前开始念诵佛经,张鸢为好仔修福自然是念《地藏经》,名曰:念经还愿;
等张鸢念完经,又开始三跪九叩,名曰:还愿复礼;
最后再献上鲜花和香油钱,不过还愿流程并没有结束,只见张鸢跪在三圣前默默念着还愿的内容,直到还愿流程结束。
整个流程下来,用时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关灝除了进殿跟随张鸢三跪九叩以外,都是远远地站在一旁。
所谓心愿已了,张鸢可以放心去A国了!
两人轻松地准备离开了!
“阿弥陀佛,两位小施主请留步!”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在身后喝住了她们。
张鸢和关灝转身施礼。
老和尚看年岁应该有80多岁,长得慈眉善目,正和颜悦色地打量着张鸢。
“看女施主田宅宫开阔、天仓丰盈、寿堂高深,是个难得大富大贵又长寿的命格。不过女施主法令浅显自小与双亲薄缘,又见你驿马宫移动也是自小离家远行,时常思乡啊!”
“谢谢大师教诲!”张鸢躬身施礼。
可不是吗,张鸢自小母亲过世,父亲生死未卜不就是双亲缘分薄吗?还有自小就被家里送到A国留学不是驿马宫移动又是什么呢?
老和尚看相很准!
看完张鸢,慈祥的老和尚又目不转睛地盯着关灝看,看得心中有鬼的关灝头皮发麻,浑身不自在。
“观这位施主本来天中塌陷、印堂晦暗、人中短我看是个短寿福薄的命格,不过……你家世代积德行善,也算为你改命延寿。天机如此啊!”
“小施主,敢问贵姓?”
“大和尚,我姓关!”
“莫非是大米围东亭关?”
“正是!”
“这就对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啊!东亭关家庇佑你一生平安喜乐!”
“小施主,敢问关永忠与你何关系?”
“正是我祖父!”
“好,说起来这光孝寺也与你关家颇有渊源,老僧与你祖父也是多年老友。今日有缘一见,我就送你一件小礼物,保你潜龙出渊、遇事都能逢凶化吉。”说罢,老和尚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叶紫檀雕刻的护身符,并亲自动手给关灝戴上,一边戴嘴里一边小声念着法咒,这就是现场开光加持啊。
关灝看老和尚有点法力,了然于心,也不推辞,欣然接受。
临离开,老和尚又对张鸢说:“你是西亭张家的吧?你们的生辰八字是我看的——良配,好好辅佐他。”
老和尚说完又对关灝说:“你是杀破狼的命格,又是天煞孤星降世,有张家女子辅佐会一辈子有惊无险,成就非凡。好好待她!”
“谢谢,大师!”关灝此时已经改口,躬身施礼道。
“你们去吧,尘缘未了,我们还有见面的时日。”
两人出了光孝寺,直接驱车前往穗城蓝天机场,晚上张灝鸢将直飞洛杉矶。
国际航班需要提前3小时办理登记手续,等关灝替张鸢办理好行李托运、换好登机牌,已经到了要分离的时间了。
愣是那么坚强的张鸢此时也是眼里噙着泪花,默默地看着关灝。
“到了A国,好好保重身体!”
“你也要多保重,好好学习。”
“嗯,差点忘了,这是我妈给你的。”关灝从挎包里掏出一盒小木盒,打开木盒从里面拿出一个用绸布包裹的玉牌来。
“这也太贵重了吧?我不能收!”
“傻瓜,这是我们关家给媳妇儿的制式聘礼,你必须收下。我爸当年送给我妈的就是这块玉牌。”
“啊……”
“呵呵,这是我行使主权和标志!你必须收了。”关灝在这个时候还不忘调侃一下。
张鸢没有再说什么收下了玉牌。
“你帮我戴上看好不好看?”
“真好看,戴上这玉牌你的气质有上升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那好,替我谢谢阿姨!”
这玉牌自然是关家给嫡系媳妇的聘礼,价值连城的老坑冰种祖母绿翡翠关公玉牌了。
张鸢小心翼翼的收拾好玉牌,一把抱住关灝,默默地、紧紧地抱着关灝。
过了很久,她觉得自己情绪稳定一点,才说:“我走了!记得天天想我。”
于是拿着自己的小包头也不回地走向安检通道。
江湖儿女:我们既要相濡以沫,还要携手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