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无聊的醉话
中文啦 www.izhongwen.cc,最快更新昭和侦探!
有一次我和黄蜂仔在喝酒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讨论到了数学这个问题。其实我和黄蜂仔的学历都很低,但是为了表现出我高他一头的见识,就随口胡说道:“数学是一种用来描述客观世界的工具,其作为工具的本质属性应有两点似乎不容置疑,那就是‘赋值’和‘赋意’。”
“赋值”当然是很好理解的了,数学的源头是田亩丈量,客观的田亩并没有实际可被度量计算的面积,而数学规定了单位的长度和面积的值,使一个客体可以被计算和可被描述。由此引申开来的“赋意”就是在数学这个体系之下,对客观存在进行的符合数学逻辑的描述,使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状态能够被纳入到数学逻辑当中来,并再度运用数学逻辑对其进行更精确的赋值和赋意。
好像就是这么说的吧?
我不太记得了。
然后我们的话题就跑偏到讨论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上——这个我在中学政治课上还是学过一点的,于是我搬出了那条名句:“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循。”
“所以呢?”他问。
“所以世界是可知的。”我答。
“是符合数学逻辑的世界是可知的。”他说。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其实我的数学也不错,中学里的数学老师曾建议我去考普高,但是那时候我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当时的社会也没有鼓励我们这样做。生活需要我们尽快地去参加工作,养家糊口,而正好我家又有一个顶替的机会,所以中学毕业之后我就去赚工资了。
“要说区别的话,”这个小鬼子摸着下巴,眼神暧昧地看着我,“你信点什么吗?鬼啊神的。”
“我爷爷信佛。”这主要是受我爷爷的影响。
“哈哈,”他笑了起来,往嘴里灌了一口清酒,“佛陀毕竟是曾经存在过的,我们不讲祂。上帝呢?”
“哪个上帝?”我觉得他已经喝醉了。
“就是那个,你知道的,我知道的,大家都知道的上帝啊。”
“是啊。”我模棱两可地回了他一句。
“那个上帝,你说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
“你想说明什么?”
“我想说的是,这位全知全能的神是不存在于可知论范围内的。”
“因为其不能被数学描述?”我问。
“是的。”他答。
“嗯,也许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还是想要反驳你一下。在此之前我有两个问题想要提前问你。”
“好。”
“你应该不信那些什么的吧?”
“不信。”他想了想,“或者说和你一样,大概信吧,新年我也会去神社拜拜。”
“第二个问题,从你刚才所讲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假设‘上帝’存在,那祂也是不符合数学逻辑的存在。”
“正是如此,所有宗教对其描述都是如此。”
“好了,我问完了,那么以下我的话并不会冒犯到你。”
“但说无妨。”
“假如‘上帝’只是一个被人类幻想出来的概念,那么它就是可知范畴内的,这个你同意吗?”
“这个我同意,可是我们讨论的并不是这样一个假设。”我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而假如上帝是客观存在的,”我继续说道,“那么祂就存在两种状态,可知的与不可知的——正如你所说,假设其的存在符合数学逻辑,
则为可知,而不符合数学逻辑则为不可知。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宗教分子,他会承认一个可知范畴内的‘上帝’吗?”
“好像并不能,”他笑了起来,“不然这样的神就有被抽筋扒皮的风险了。”
“那他们又是怎么去描述一个不可知的‘上帝’呢?”
“我想是通过对‘神迹’的描述吧?”
“以我浅薄的宗教学知识来看也的确如此,可如果‘上帝’是不可知的,那么这些被描述出来的‘神迹’为什么又是可知的了?”
“喂喂,这可完全不一样吧,客体都已经变了!”
“这就回到你之前的那个话上面了,我说数学的基础是‘赋值’和‘赋意’,你也同意不是吗?”
“不错。”
“那你是怎么定义赋值的?”
“就是说,一个长度,我们给予它一个直观属性,比如将其设为单位‘1’。”
“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长度进行了名为‘1’的描述对吗?”
“可以这么理解吧。”他歪着头,想我是不是在给他下什么圈套。
“那么那些对于‘神迹’的描述,不就是在给这个不可知的‘神’进行赋值吗?”
“你这是在偷换概念!”他高喝一声。
“是啊。”我笑道,他的反应让我想起当年在课堂上,数学老师和我们讲起的那个希腊人和根号二的故事,“可数学,不就是在偷换概念吗?”
当然,以上只是两个醉鬼之间的醉话罢了。